关于初中阅读教学课型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29 05:22:25

关于初中阅读教学课型的几点思考

前一阶段参加了宿迁市教研室组织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讨会,会上各个县区的初中语文教学领军人物上了一些示范课,还有几位专家进行了讲座,确实让我受益匪浅。现如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作为初中学生需要借助课外阅读来填补课堂学习中的空缺,吸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有必要利用课堂主阵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到底如何在课堂中指导学生阅读?阅读教学和普通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前必须给课堂先定好位,弄清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想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还是想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这一点在一节阅读课的课型设计上很重要。如果教师之前没有处理好课型设计的问题很容易把这节课上成“四不像”的一节课。那么一节阅读课到底都该处理好哪些东西?我认为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读前,读中和读后的指导。

一、读前的指导要让学生有所欲

学生现在的学习压力大,很少去接触名著,即便有时间也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上网和玩游戏上,古典名著对其没有什么吸引力,所以教师要通过课堂的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冲动,让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有一定的期待。名著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有其一定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其主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还有其优美的语言和历史的穿透感。而我们的学生之所以不愿意看,是因为我们之前没有引导好,没有让他们真的静下心来,粗粗的翻看几页就弃之一边,当然找不到其中的乐趣。其实我们学生已经对名著有一定的了解,我们教师不妨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方式和视角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名著中的经典片段,也可以把一些经典的片段改编为戏剧,让学生自编自导,尽情投入到其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学生有了激情,教师再慢慢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名著。如果把阅读名著当做是一项硬性的任务,简单的规定学生每天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找不到阅读的兴趣,把阅读当做一种任务来完成,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读中指导要让学生有所得

在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以后,如何指导学生读书也很关键,初中的学生平时所能抽出用于读书的时间毕竟不是太多,教师必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对于名著的阅读都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这里做简要的介绍:

1.翻阅简介法。一本书的前页会介绍关于作者的生平简介、书的主要情节、它所要表达的感悟或观点、人物性格、故事分析、写作技巧、写作背景、写作特色、等等。

2.研究目录法。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这就像是在出发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图一样

3.粗读。就是对文章做鸟瞰式感知,用较短的时间通读一遍,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总体的印象,概括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或观点、材料。

4.跳读。是在阅读中,有意识的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句段或篇章而抓住读物的关键性材料的速读方法。

5.精读。这是关键的步骤,必须认真阅读文章,圈点批注法、评语批注法,心得感悟法弄清词句含义,理解内容,理清线索,把握主题,用语特点、品味语句。并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摘要,抄卡片,写笔记,列提纲,绘图表等,求得切实具体地解决问题。

三、读后指导要让学生有所悟

通过读书了解人,了解事,然后再悟人,悟事,再将所悟所思应用于生活学习中,是读书最大的用处。而我们大多数的同学在读书的时候更关注的是名著中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而对于名著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悟不够,更不用说通过读书来浸润自己的思想,滋养自己的生命了。我们教师不仅应该引导我们学生读书,更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让快乐读书,快乐成长成为学生生活的常态。为了能让学生读书有所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读书时做好评语批注,就是读书时给文章加上批语和注释,写下阅读心得、评语。阅读心得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走进阅读,把阅读谱成一首歌,歌到情处泪泉涌;走进阅读,把阅读沏成一杯茶,茶香醉人笑语浓;走进阅读,把阅读写成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穷;走进阅读,让时间一分分慢下来,让人生的意蕴随着墨香一起酝酿、弥散、升腾……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学)

上一篇:治疗耳鸣小窍门 下一篇:探寻促进学生初中语文课堂参与度有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