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低碳世博

时间:2022-05-29 09:42:11

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本届上海世博会集中展现了绿色、环保、低碳、便捷的设计、产品和技术,世博园不仅仅浓缩了文化,更浓缩了全世界的科技。在世博园试运行期间,《计算机世界》特别派遣记者前往,与世博展馆的绿色元素亲密接触。

城市未来馆:老厂房成绿色建筑

在世博园内搭乘轮渡过江,远远地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温度计,红色的LED灯显示着园区内的实时温度。这个世博园内最高建筑的所在,就是位于E片区的城市未来馆。

城市未来馆是上海世博会最受瞩目的5大主题馆之一,当然也是科技体现最集中的场馆之一,据负责人介绍,温度计是厂房的烟囱。后台系统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气象部门,获取到最新的气温后,实时调整烟囱上的显示温度和“水银柱”高度。

梦境与现实交汇

进入城市未来馆,游客立刻被带入一个“未来空间”――两侧5米高的墙面被巨型屏幕和巨大的镜子铺满,投影仪轮流播放着5部科幻电影――仿佛在空中穿行的汽车与我们擦身而过,机器人的服务就在我们四周。“这就是城市未来馆的第一个展区‘昨日之梦’。”馆内的负责人告诉《计算机世界》记者,城市未来馆总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昨日之梦、理想与实践、多种可能性,以及未来正在实现。

穿过梦境一般的喧闹,游客将迅速进入一个安静的“图书馆”,这便是“理想与实践”展区的第一部分。在这个“未来图书馆”中展厅的4角,放着4部高约1米的电子书,在书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别有3个热敏感应器,游客只要用手轻轻一点,就能像平时看书一样翻页。

在理想与实践的另一部分,摆在游客面前的则是9座雕塑作品,“这9座雕塑作品分别代表着人类总结出来的未来城市必须具备的要素。”该负责人介绍说,这些要素包括网络、和谐、基本需求、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和机会等。每一个要素的表现手法不尽相同。

以代表基本需求的雕塑为例,这个雕塑的主体是一个巨大的白色马桶,桶身上点缀着蓝色的青花瓷图案。马桶被摆在一间两米多高的小木屋上,从下方仰视,马桶又好像一只青花瓷的碗。“这代表的就是人类最基本的衣食需求。”通过小木屋上的橱窗,游客还可以看通过电脑制作的3D投影,用一个小小的“扔垃圾”故事,讲述着环保的意义。

废厂房绿色改造

除了馆内的光影和网络之外,城市未来馆本身也是一个科技的佳作。

据负责人介绍,城市未来馆是由浦西黄浦江畔的一栋老厂房改建而成的“三星级绿色建筑”。该厂房高约50米,设计师为了体现场馆符合未来城市的绿色环保,在厂房上安装了风力发电机,以及能自动跟踪太阳的八面镜光能发电机,这组光能发电机将比普通光伏发电机多产生3~4.5倍的电能。此外,八面镜光能发电机还将阳光反射为垂直光,通过特殊的锥形反射镜反射后,实现城市未来馆内部的自然采光。

同时,热泵技术充分利用了黄浦江里丰富的水资源,将水体和地下蓄备的太阳能量,分别在冬、夏季作为热源和冷源,实现展馆内部的的温度调控。

此外,城市未来馆还首次展出了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企业研发出的未来产品和技术。比如,在张江展区,记者看到了未来的智能冰箱。“随着食品追溯的完善和物联网的发展,以后任何食品都会带上RFID标签,”现场负责讲解的志愿者告诉记者,“这台冰箱就是通过读取食物上的RFID标签,告诉主人哪些食品过期了,哪些需要尽快食用。”

伦敦零碳馆:低成本零排放

原本以为,打着当下最热门的“低碳”旗号,伦敦零碳馆又会是一个光影交织的概念型场馆。但当记者来到世博园区最北端的最佳实践区时,却发现这座占地2500平方米的建筑,出乎意料地低调和朴实――从外型上看,零碳馆不过是两栋黑白色的4层建筑,像两座并不高端的独栋别墅。这让许多特意来参观的人,甚至已经站在面前,却还打听“零碳馆在哪?”

英国社区搬入世博园

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计算机世界》记者,零碳馆的原型来自位于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能源发展”社区,该社区内的所有建筑全部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从生活用电到社区路灯,从食物到用水,社区都最大程度地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目前已经能够做到零排放”。

站在其中一栋零碳馆的露台看另一座,参观者会发现,零碳馆的屋顶几乎被100%利用。其中,最显眼的是屋顶上众多随风转动的五彩“风帽”,它的造型如同放大的烟囱,利用温差和风压,一方面风力发电,另一方面实现建筑内外的气体交换。

而屋顶向阳的一面,则被铺满了太阳能板,这套装置不仅能够提供居住者日常使用的热水,还负责建筑内部的温度调节,配合利用黄浦江潮汐能的“江水源”系统,还可以控制室内湿度。

而屋顶其他的空白处,则变成了别墅必备的花园,人们可以种喜欢的植物和农作物――在贝丁顿社区,屋顶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社区内的居民很少购买食物。

此外,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通过“生物能热电联产系统”对剩饭菜等有机废弃物、一次性餐具降解,也可以为获得热能和电能。而降解后的剩余“产品”,还能用作屋顶花园的生物肥料。

成本并不高

“你一定认为,这样的社区,肯定是造价昂贵的高级白领社区吧?其实贝丁顿社区在伦敦,就像经济适用房在中国一样,是给那些低收入者提供的住宅。”在参观的过程中,现场负责人介绍说,“零碳建筑的造价并不比普通建筑高。”

在馆内的零碳展示厅内摆放的图片显示,零碳建筑既可以是城市里最常见的高层住宅,也可以是土木结构的普通民房,甚至连农村田间的小木屋也可以。而因为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零碳建筑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节省相当一笔水电费,这样算起来,反而更加划算。

不过,依靠风能、太阳能,如果在城市居住区、企业数据中心这样用电量密集的地方,零碳建筑还能够满足这样高的用电需求吗?工作人员十分肯定地表示,零碳建筑的发电量取决于该建筑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太阳能、风能、潮汐可以自由切换和组合,理论上没有能源上限。如果再配合智能楼宇的技术,可以把电量存储起来,到高峰期再使用。

以色列馆:科技提升水利用率

以色列馆是世博会试运行期间最受参观者喜爱的展馆之一。一方面因为它处在亚洲国家集中的世博园区内,距离最受关注的中国馆不远,无法预约到中国馆的游客,往往被它独特的造型所吸引;另一方面,以色列是最早面向公众开放的国家馆之一,尽管占地面积与中国馆不可同日而语,但集中了犹太人智慧的以色列国家馆,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和它拥有的科技内涵,让每一个参观者都不会失望而归。

以色列馆分为低语花园、光之厅和创新厅三个体验区。前两个体验区,主要是参观者的等待区。在低语花园,参观者将被繁茂的树木包围;而光之厅里,参观者可以看到代表以色列特色和中国友谊的油画和摄影作品,以及通过投影播放的视频展示。而以色列馆里所有的“秘密”,则集中在创新厅。

创新厅在以色列馆的石料建筑内部,里面由300个光球和以色列最新的高科技媒体球状三维播放器所组成。

在创新厅中,每一个参观者面前的光球,都会出现一个不同的以色列人物形象,他可能是医生、科学家,也可能是工程师,或者儿童。这些人物将和参观者交流互动。随后,创新厅中央的球状三维播放器将从天而降,用一段360度环形视频,展示以色列在科学、信息技术、农业等领域的创新。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创新在于以色列的医疗和农业灌溉。

在视频中,以色列馆展示了一个微型摄像机“胶囊”,患者只要像吃药一样吞下胶囊,摄像机就可以自动对人体内部进行拍摄和检查,完全没有痛苦的感觉。另一方面,以色列受自然条件限制,土地和水资源极度稀缺,因此以色列创新地发明了土地滴灌法。通过电脑联网控制,系统将根据土壤的水分、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气温等条件,在最合适的时候向植物根部直接输送水分,让沙漠和寒冷的地区同样可以长出果树,甚至对外出口。

“这不仅是我们的一个额外收入来源,也是以色列人非常骄傲和自豪的成果。”以色列驻沪领事馆副总领事、以色列馆副馆长蓝天铭认为,这些科技成果,对中国的防治沙漠化改造、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等,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城市未来馆是本届世博会五个主题馆之一,也是国内第一栋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三星级绿色建筑。

城市未来馆高约1米的电子书。

伦敦零碳馆屋顶的空白处,变成了别墅必备的花园,人们可以种喜欢的植物和农作物。

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能源发展”社区原型。

以色列馆内部的360度环影荧幕上,水科技、太阳能、人造卫星及微型摄像机等一系列展现以色列创造发明的高新技术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一一呈现。

采访手记

信息化能让世博更美好

“一半的时间在走路,另一半的大部分时间在排队,真正参观的时间少得可怜,能看到的东西也太少了。”4月23日,世博会试运行第三场,特意从北京赶到上海的张先生失望地说。尽管当天园区计划接待参观者10万人,但身处世博园内,由于园区内的信息不够透明,参观者最大的感受是混乱。

由于大部分国家展馆在当天并没有参与试运营,为数不多的开放场馆门前均大排长龙,一般都需要等候两小时以上,日本馆等热门场馆,甚至有参观者等待了近5小时。

尽管园内有不少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搭建的信息亭,但没有志愿者指导使用,不少游客都是进去指指点点几下,便讪讪地退了出来。另外,记者只在浦西的休闲区发现了两块信息牌,上面明确标出了各馆的开放时间。除此之外,就连大部分志愿者们,都说不清哪些展馆开放,哪些不开放,拥挤的人流自然得不到有效疏散和引导。

而硕大的世博园内,即便是最近的两个馆之间,也需要步行3~5分钟。从区的亚洲国家展馆到C片区的欧洲区,参观者想要搭乘园区内的免费公车,也需要步行至最近的车站。结果,世博轴上收费的摆渡车大排长队,管理人员呼吁“有行走能力的游客选择步行或到免费公车站搭车”。而更多的时候,免费公车来回空驶,大量人群在暴走。

为此,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信息化部部长周卫东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独家专访时承认:“这几天试运行,确实让我们发现了很多缺憾,目前我们正全力改善,每天都让世博园内的秩序变得好一点。”

据周部长介绍,相比北京奥运会时期采用视频安保监控外,世博园还特意使用系留气球,承载高清网络摄像头,实时监控整个园区内的人流情况。而在阴天或能见度不够好时,则采用红外等手段,通过热能监控哪里人流拥挤,哪里出现异动等。

在人流疏散上,一方面增加信息牌,另一方面将加强志愿者培训,并在正式开园后,给志愿者配发对讲机,加强园区内的信息透明度。

“此外,5月1日以后,TD-LTE 4G网络也将在园区内正式开通,到时候,参观者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等方式,实时查看各种与世博有关的信息。”周部长相信,信息化的应用,能让上海世博会变得更好。

世博园内有不少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搭建的信息亭,但鲜有使用者。

上一篇:证券行业: 实时灾备一体化 下一篇:Oracle收购Sun落定 担忧MySQL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