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冷战时期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时间:2022-05-29 09:09:07

后冷战时期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摘要]文章认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应是: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神韵,广泛吸收不同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后冷战世界中,通过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不断实现自身充实和发展的一种新文化。主要理论依据是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这一理论对于分析后冷战时期在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文化;“挑战与应战”;冲突与融合

[作者简介]赵业丽,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2-0120-04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把世界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就是所谓“后冷战时代”。在后冷战时期的世界中,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不断加强,同时也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化何去何从,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本文拟从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的角度对后冷战时期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初步探讨。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的第十三章谈到著名的“挑战与应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来自于不同方面的挑战推动着文明的进步,这种挑战包括自然的挑战、异族的挑战等等。这种挑战要有一定的力度,不能太弱,否则,不足以使人们对原有的文明进行调整。另外,人们要对这一挑战采取积极的措施应战,从而促进原有文明的发展。汤因比在这本书中说,“创造是一种遭遇的结果”,一次遭遇的结局是不能预测的和事先决定的,而是产生于遭遇本身,如同一次新的创造。这里我们且将遭遇理解为一种挑战,这种挑战是不确定的,多变的。如果能成功地应对遭遇和挑战,则实现了一次创造。汤因比在这本书中还举例说:“一个依靠猜测和直觉在无法预料的战争中屡战屡胜的人是军事天才。历史上的大多数军事天才,比如像克伦威尔和拿破仑那样具有多方面素质和远见的统帅,都明确地承认兵力、火力以及情报和战略并不是给他们带来胜利的法宝。在把所有可以衡量和把握的因素充分估算之后,也就是在强调‘上帝站在庞大的军队一边’,‘上帝帮助那些事在人为的人”’。胜利就是成功地应对遭遇和挑战。

这个理论运用到文化发展中也是同样的原理,文化的每一次前进和发展,都是人们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遭遇积极应对的结果。就像美国当代学者和思想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所说:“对我来说,文化是想对生存困难提供一系列内在一致的应对的努力,所有人在他们的生活过程中,都会面对这些困境。”

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

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文化也不例外,中国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有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内部的矛盾,也有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中的冲突,这里笔者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所面临的矛盾和冲突分为显性挑战和隐性挑战。

(一)文化冲突――显性挑战

从发达国家的威胁(外部的挑战)和国内文化建设(内部的挑战)的曲折经历来看,中国文化自近代以来,至少经历这样三次大的挑战:鸦片战争、和改革开放。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上,西风东渐,新旧激荡,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古老中国的冲击日益广泛深入。鸦片战争时期,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惊醒了中国人民,中国被迫应战。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文化面临了规模空前的挑战,这场战争也使国人在反思,中华泱泱大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什么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却显得如此不堪一击。中国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上下求索,什么样的文化能够拯救千疮百孔的中国。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向外夷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林则徐主张:“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魏源说“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中国的科学技术不如人,中国文化的“器”和“用”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形势需要,必须加以变革,提出了要向西方学习,“以洋人为师”的历史性要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学习西方、追求进步,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这种向西方学习的动力,最初是来自外来的冲击,缺少自身的文化批判与文化自觉。在经历了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与冲击后,中国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深入,就是中国文化实现由“外在冲击”向“内在转化”过程的转折点。

通过由“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的历史转折,中国人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从而达到了文化自觉的高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国际性的学说,它能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超越时代和民族的局限,成为指导中国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传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形成一次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与马克思主义实现更好的融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文化面临的一次遭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是中国文化前进和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三次:改革开放。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启了与西方缓和的大门到如今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开放,国门向世界开放,西方政治、经济、文化随之传入,中西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也日益理性和科学,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需要我们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一切精华,同时挖掘、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华民族21世纪的新文化。这个过程需要耐心,更需要大智慧。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智慧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应切忌急于求成的心理。

(二)文化融合的困境――隐性挑战

文化的冲突是一种挑战,文化融合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为一种挑战,这主要是基于在文化的冲突和交融的过程中,一些民族或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所考虑,文化融合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对这些民族和国家的一种遭遇或者挑战。

1.全盘吸收

文化在融合和交融的过程中,不免要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在借鉴和吸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种不可取的情况:不加筛选的全盘吸收。不计后果地泥沙俱下、全盘吸收的借鉴和融合的文化势必不能适应不同民族的具体情况,甚至会出现冲突和矛盾。因为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的,有些异质文化相互交流可能会产生互斥的现象,所以就需要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认清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不要盲目地全盘吸收。

2.阶段性困境

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许会因为某种原因暂时不能为我所用,随着人们理性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各方

面制度的不断健全,即可超越这个阶段,但是在此阶段却存在着困境,笔者将其称之为“阶段性困境”。有些政治、经济制度比较落后的国家这种情况更为普遍,笔者认为,这种“阶段性的困境”对于落后国家和民族文化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或冲击。针对此困境,首先应意识到挑战的存在,并对自身作出相应的调整,积极应战;其次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本民族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积极的措施应战,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后冷战时期中国文化对挑战的应对

(一)后冷战时期的特点之一: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文明既是冲突的,又是可融合的。“在恩格斯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3]㈣’’这里的“恶”不是道德上的意味,而是哲学上的辩证法,意思是:只有活的因素注入事物体内,才会让死气沉沉的事物焕发生机,发生质变,正是因为有了“恶”,有了这些活的因素、新鲜的因素,历史上的每一次民族之间的冲突,最终都走向了融合。不同文明之间之所以能够走向融合,是因为异质文明之间通过相互吸收和借鉴这些“恶”或活的因素,达到了互相交融的目的。文明必须通过交融才能发展,没有交融也就没有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

融合和交融在世界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冲突和碰撞也是交融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也一度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交融和融合正是在冲突的形式中进行的。原始人群的冲突推动了文明的产生,例如,中国古代黄炎大战的神话传说就记载了华夏文明产生之初的冲突场面。与此同时,文明也在通过冲突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融合,中国古代的一些发明创造曾经通过战争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西方的文明最初也是以冲突的形式传到东方,传人中国。

(二)中国文化应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借鉴和吸收

冲突不可避免,融合也势不可挡,我们应该理性地面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从世界各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与实践中不难发现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文化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世界各民族文化也正是在互相交流和融合、相互借鉴和促进中获得繁荣和发展的。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一支的“中国文化要获得发展,那就必须以开放、宽容的健康文化心态,自觉地积极置身于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大潮中,冷静而严峻地正视它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交流与融合”。

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应抛弃民族悲观主义的论调,既不要夜郎自大,也不要全盘西化,中国文化应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中,相信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博大的相融力,并虚心借鉴和吸收外来有益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综合创新。其次,在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的世界,文化应该是多元共处,求同存异的,依靠公正合理的契约精神和社会规范秩序,呼吁全世界应为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

三、后冷战时期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后冷战时期,世界各民族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中国文化应向何处去?笔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应是: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神韵,广泛吸收不同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后冷战世界中,通过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不断实现自身充实和发展的一种新文化。

(一)中国文化的发展要有民族精神和神韵,即要有民族文化之魂,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文化具有民族性,反映特定民族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及价值观念等,所以,某个特定民族的文化具有独特性。文化的民族性是指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类型中,反映民族精神、民族特性、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人格、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等,是思想文化积淀的个性特征。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民族精神,如人们常说的中华民族精神、美国民族精神、英国民族精神、法国民族精神等,这些都表现出了文化具有的民族性差异,文化具有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涵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现代话语,由西方学者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学术界关于民族精神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民族精神是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概念,要想准确地表述其深刻的内涵,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论。笔者更为认同从应然的、动态的、系统的视角来界定民族精神概念。民族精神是指处于某一共同体的主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即在主体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提炼和化育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产物,这种精神产物能够被这个共同体所广泛认同和接受,维系和推进着共同体生存和发展。它集中表现为处于这个共同体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等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地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历史继承性、自觉能动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2.民族精神内在地蕴含着文化认同

中国文化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特点,而不应该盲目地崇拜西方。对于文化,笔者认为,不存在优劣之分,而是要有本民族的特色,是否更适合本民族的发展,能够使本民族达到文化认同。“文明是一个文化的复合体,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在这个复合体中,许多人享有一些共同的元素(commomelements)。”许多人之所以能够和愿意享有这些共同的元素,是因为他们认同这些共同的元素,认同这些共同元素背后所承载的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文化,也就是达到文化认同。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道,“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在这个新世界中,区域政治是种族的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的政治。文明的冲突取代了以前的超级大国的竞争”,比如美苏争霸等等。在这个新世界中除了有文明的冲突,也有文明的融合和交融,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具有文化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相互合作,而且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上的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更为成功。

(二)中国文化通过借鉴吸收实现自身发展

民族精神具有开放性,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同样也是开放和包容的。中华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盲目自大,固步自封,在发展具有本民族精神和特点的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的先进成果,充实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使本民族的

文化在与其他文明或文化的不断冲突和融合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里不仅包括对外来文化借鉴和吸收,也包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合理成分的继承和发展。

正如亨廷顿先生所说,冷战后的世界,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面对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日益冲突与融合的趋势,笔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应该融入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大潮中,应该说当今的中国文化已经具备了理性和科学地对待东西方文明中优秀文化传统的实力和机遇。中国的哲学思想的合理成分,如整体宇宙和谐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和平发展观以及悲悯众生的慈悲情怀等。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如古希腊的哲学思想、罗马的法治思想、基督教的平等观念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民主、人权、法治、公平等政治理念和文化传统,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发掘和借鉴的。

所以,中国文化除了保持自身的民族性,具有特定的民族精神以外,还应不断地通过借鉴和吸收实现自身综合创新和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又能使其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保持其生机和活力,从而构筑起中华民族新世纪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历史在前进,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中国的崛起,最关键的是中华文化的崛起,在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后冷战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刻不容缓。建设任何一种新文化,首先离不开国家和民族的基础和土壤,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同样也离不开中华民族这个基础和土壤,或者说这个实体承担者。即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要有民族精神和神韵,民族文化之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内聚力的象征,是联结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当然,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的思维方式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社会,需要在某些方面作出适当的调整,目的是为了发扬光大我们的民族文化。同时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冲突和融合,外来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冲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这就需要我们敞开胸怀,博采众长,增进对异族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了解,广泛接触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成果,虚心学习异族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加快本民族文化前进的步伐,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与时俱进和综合创新。

上一篇:论《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形象的讽刺艺术 下一篇:中国文化吸引力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