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东北亚大国关系与朝鲜半岛问题

时间:2022-04-22 11:46:01

冷战后东北亚大国关系与朝鲜半岛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冷战后东北亚战略格局特征及其原因,描述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地缘政治特征,并且简要回顾大国因素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对外战略取向的角度重点探讨大国对朝鲜半岛问题战略以及大国之间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利益角逐。

[关键词]朝鲜半岛问题 大国关系 东北亚格局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2-0074-04

冷战后东北亚战略格局特征分析

东北亚地区地处亚洲东部,北与俄罗斯接壤,东临太平洋与美国遥遥相望,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分布在四周。东北亚地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地区,大国关系的变化是决定该地区局势发展和变化的主导因素。自南北分裂以来,围绕朝鲜半岛的东北亚战略格局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格局是典型的美日韩南方三角,在7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和中美关系的改善等国际形势的变化,东北亚战略格局一度被置于中苏美大三角关系之下。到了80年代,形成了较为松散的中苏美日四边形框架。上述战略态势的演变都属于两极体制的产物。“朝鲜半岛过去40年来一直是两极冷战的焦点,被称之为‘冷战的冰块’”,后冷战时代,朝鲜半岛上空的冷战阴云迟迟不散,被称为冷战的“活化石”,成了最后一块难以消融的冰川。冷战后,东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呈现以下显著特点:

(1)复杂性。东北亚地区集中了中美日俄等有影响大国,也是冷战残留最严重的地区,许多地区的热点问题尚未解决,成为影响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隐患。日俄有北方四岛领土纠纷;俄美有战略上的矛盾,特别表现在北约东扩和TMD问题上;日美在相互关系和亚太地区主导权问题上看法有异;则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和最核心的问题。此外,东北亚地区,还有日俄北方四岛问题、日韩竹(独)岛之争、中日之间的问题、日本的侵略历史问题。其中,朝鲜半岛南北双方长期严重对峙,是最严重的一对显性矛盾。

(2)脆弱性。东北亚的大国关系结构的非对称性十分明显,以美日军事同盟关系为一边,以非军事同盟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另一边,构成所谓“一条锁链、一条虚线”的战略态势,两股力量在东北亚再次“历史性邂逅”。美日加强军事同盟关系破坏了大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中的协调与合作的基础。冷战时期的两极平衡的安全格局被打破,新的平衡机制尚未建立,迫切需要构建新的多边安全体制。

(3)多样性。美国与日本虽同为资本主义大国;俄罗斯从前苏联演化而来,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不完全相同,正处于社会整体转型时期;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与其他大国存在巨大差异。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和地缘政治特征

“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北部同中国和俄罗斯接壤.东部同日本毗邻,西海岸距中国山东半岛的最短距离约190公里,南部距日本本州岛约180公里。朝鲜半岛不仅连接日本海和东海,而且连接亚洲和太平洋。”世界地缘政治理论学说众多,但无论从麦金德的“陆权论”,马汉的“海权论”,还是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看,朝鲜半岛都是处在东亚的心脏地带,具有中心国、桥梁国、缓冲国的性质。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部,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北以鸭绿江、图门江与中国为邻,东北角与俄罗斯接壤,东南方向,隔朝鲜海峡同日本相望。“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亚欧大陆;谁支配着亚欧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按照地缘政治边缘地带理论,朝鲜半岛处于典型的边缘范围之内。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亚洲大陆和日本列岛的天然通道,是大陆力量和海洋力量相交会的缓冲地带。朝鲜半岛既是大陆国家东向防御的最后一张盾牌,同时又是海洋国家向西进攻大陆的第一块陆基。朝鲜海峡作为东北亚门户和日本海的南大门,向东北通过拉彼鲁兹海峡,可达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向东穿过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的关门海峡进入太平洋;向西通过济州海峡,与黄海相通;向西南直抵东海。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建设和平与民主》中将朝鲜半岛视为“亚洲的巴尔干半岛”。

大国因素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发展

由于半岛独特的地理位置,自近代以来它便成为大国角逐之地,在围绕着半岛的权益问题上先后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朝鲜战争等。朝鲜半岛的历史发展一直受到权力均衡的制约,大国因素对朝鲜半岛的内政和外交影响深刻。汉斯・摩根索在谈到朝鲜半岛和权力均衡时指出:“由于朝鲜的地理位置靠近中国,凭借强邻的干预和控制,它在大部分历史时间里作为自治国家生存下来。”从近代以前朝鲜在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下的依附地位到俄国1896年后在朝鲜半岛中维持的优势地位,再到日本经过1904日俄战争于1910年在朝鲜建立了牢固的霸权并维持了36年的殖民统治,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而终结,影响朝鲜半岛国家发展的大国因素才有所下降。

二战结束后的时期本来可以成为朝鲜半岛发展的历史契机,只是在冷战背景下,苏联的大国主义情结高涨,极力向南扩张。面对苏联的进攻态势,美国将朝鲜半岛作为遏制苏联军事扩张的工具和保卫日本安全的前哨阵地。为了在东西对抗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美国积极控制亚欧大陆边缘地带的战略要点和薄弱环节,拼凑军事同盟体系形成在边缘地对大陆“心脏地带”的遏制圈。苏联在冷战时期对外战略的重点在于谋求对以美国为首的战略优势。在远东地区,从日俄战争以来大约40年时间内,苏联都一直未恢复其在朝鲜半岛的传统地位。在冷战初期和中期,苏联成为主导朝鲜半岛北方三角(苏联、中国、朝鲜)的主导因素,并与南方三角(美、日、韩)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持续对抗。到了冷战后期,中苏关系恶化及中美、中日关系的缓和使朝鲜半岛在苏联远东战略中的地位得到提升。由于朝鲜战争的刺激,日本成为了东亚美军的后勤基地,经济迅速发展。面对苏联远东扩张政策的威胁,朝鲜半岛越来越像插入日本心脏的匕首,如何防范北方的威胁成为日本头痛的问题。苏联对日本安全的威胁提高了韩国对日本的重要性,韩国成为了日本的缓冲国和桥头堡。中国对朝鲜半岛的传统影响一直未能恢复。作为冷战背景下的北方三角的一员,中国抗美援朝在维持东北亚战略均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中国重新获得一定的影响力,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确保了中国自身边界安全。

总之,在冷战时期,朝鲜民族的利益依然是不自主的。朝鲜半岛事务在根本上仍然取决于相关大国的关系和角逐力。“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国际政治环境下,使得冷战时期半岛南北双方任何谋求民族统一与和解的努力被大国利益的角逐所淹没。”

冷战后大国关系下的朝鲜半岛问题

朝鲜问题的核心是统一与安全两个方面。“朝鲜半岛安全问题包括两大基本类型:一是以朝

鲜半岛为中心的局部问题,这主要是指朝鲜半岛还残留着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南北相互敌视的状态;二是未来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这一地区至今还未能形成有关各国普遍认同的安全机制,因而隐含着相互防范,军备竞赛乃至走向新冷战的潜在可能。”除了南北关系外,中、美、俄、日等在国的对外战略、半岛政策及其相互关系对朝鲜半岛局势有较大的影响。

(1)美国因素。美国确立了在东北亚的战略目标是: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出现,确保东北亚局势的总体稳定,维护和巩固其在东北亚的既得利益和领导地位。美国希望朝鲜半岛能保持一种和平稳定的态势,避免该地区局势恶化对美国在该地区战略利益产生冲击,视朝鲜半岛为其在东北亚立足的关键支点,企图通过扩大对朝鲜半岛事务的影响来确保其对东北亚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并逐步建立起由它领导的亚太秩序。美国利用苏联势力退出朝鲜,俄罗斯在一定时期内无法恢复其大国地位来影响半岛事务,中国处在崛起中的机会,加强对半岛事务的控制能力,以期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安全与合作机制,来遏制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地区性力量。

美国对朝鲜半岛一直奉行的是“不统不乱,不战不和”的政策。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借用朝鲜的所谓“威胁”,向亚太地区搞军备扩张,为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军事优势寻找借口;二是从经济角度看,随着亚太经济的日趋崛起,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侧重点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特别是朝鲜半岛所在的东北亚地区,既有中国这样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大市场,又有朝鲜这一世界上唯一等待开发的市场。

(2)日本因素。伴随其在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日本开始调整其亚太战略,核心就是要确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为其从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奠定基础。日本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发言权与影响力逐渐增强。朝鲜半岛问题孕育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核武器问题和南北统一问题都直接关系到日本自身的安全。所以,日本力求维持朝鲜半岛的稳定,目的是确保自己的安全。日本通过“接触”加“遏制”战略,希望控制朝鲜半岛统一的节奏,以消除其想象中的“潜在威胁”。

从目前来看,确保朝鲜半岛“不战不和”的局面最适合日本的利益,因为在它看来,统一后的半岛在军事力量上可能对日本构成威慑力,在经济上与日本形成竞争,在加上朝鲜民族主义情绪的复活使日本感到不安。因此,它力图在韩国和朝鲜两国之间奉行等距离外交以求得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朝核问题上的心态又比较矛盾:一方面,它不愿看到朝鲜拥有核武器.对自己的安全构成威胁;另一方面,也希望利用这一事件为自己研制核武器提供借口。

(3)俄罗斯因素。冷战后初期,俄罗斯一度(1991-1996年)亲近韩国,疏远朝鲜,奉行对西方“一边倒”政策。俄罗斯在东北亚具体表现为对韩国“一边倒”的“亲韩远朝”的外交政策。冷战结束后,俄罗斯认为朝鲜己经失去了它作为苏联在东北亚地区与美国抗衡的战略前沿阵地的价值。况且,独立之初的俄罗斯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危机之中,它无暇顾及往日的同盟国家。这使得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事务上日益被边缘化。从1994年开始,俄罗斯奉行“双头鹰”外交,对朝鲜半岛政策相应由对韩国“一边倒”转变为南北“等距离外交”,向“朝韩并重”转变。从战略层面上讲,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格局的结束,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恶化。在西面,北约东扩压缩其战略空间;在南面,由于美国势力渗透中亚,使俄罗斯软腹部受严重威胁;在东面,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战略包围圈限制了俄罗斯在西太平洋的利益扩展并且对其远东地区的安全构成现实威慑。因此,在西部欧洲抵制北约东扩的进程,在南部中亚维持其传统利益的同时,俄罗斯必须在亚洲东部有所作为。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是其总体对外战略的一环。

俄罗斯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参与朝鲜半岛和平进程来恢复在东亚的影响力。朝核问题能否妥善解决首先关系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如果朝鲜成为有核国家,势必对俄罗斯的东部安全造成压力。同时,朝核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关系到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开发,关系到俄罗斯的能源外交能否顺利实现。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亚和里海。对急于融入亚太经济圈的俄罗斯来说,东北亚的稳定关系到俄罗斯经济复苏的实现。但是,俄罗斯经济实力的相对虚弱,使其在朝鲜半岛的作用受到限制。

(4)中国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迅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离不开和平环境。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显著特征是对内推进现代化进程,对外试图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但“现代性产生稳定,现代化却引起不稳定”。当今中国正进入改革攻坚阶段,面对地区发展差异,贫富差距,农村与城市差距,人口、就业、环境等问题,只有通过和平发展才能解决。对中国来说,确保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实现经济发展是冷战后中国战略的核心目标。

朝鲜半岛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实现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给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在美国全球战略重心逐渐从欧洲转向亚洲,并将中国明确列为美国未来最大的潜在敌人的情况下,朝鲜半岛将成为中国制衡美国霸权的战略要地。同时,朝鲜半岛和平统一有利于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朝鲜半岛从陆地和海洋面对着中国东北、华北、华东等战略方向和地区,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还对华北地区的稳定、北京的安全以及北部沿海地区的防卫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半岛的缓和与统一将缓解中国在东北亚安全和军事上的压力,可以将防范东北亚不测的军事力量缩减或转移到东南沿海,集中力量解决。同时,南北统一必将对“”以沉重打击。

因此,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在维持半岛局势稳定及无核化的前提下支持南北方独立自主地和平统一,反对外部势力以武力干涉半岛事务,并且希望最终看到一个对中国友好的中立的统一的国家。

上一篇:交流对话,实现“共同管理的和平” 下一篇:地缘政治视角下的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