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散加减治疗石淋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29 08:32:21

八正散加减治疗石淋38例临床疗效观察

关键词 石淋 八正散 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

38例均经B超、腹平片确诊。其中男36例,女2例。年龄23~56岁,平均39岁。病程1年7例。结石最大直径0.7cm。肾结石13例,输尿管结石10例,肾、输尿管混合结石14例,膀胱结石1例,合并肾积水9例。本组病例均无明显肾功能损害,且有不同程度的腰或下腹疼痛,小便不利及尿中带血等症。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治疗原则。八正散为基础方:木通6g,车前子(单包)15g,瞿麦15g,蓄15g,山栀10g,滑石20g,金钱草60g,海金沙20g,鸡内金15g,王不留行10g,牛膝20g。血尿甚者加白茅根10g,小蓟10g;便秘加大黄10g(后下);气滞加川楝10g,降香10g;脾肾虚加山萸12g,黄芪20g;肝肾阴虚加熟地30g,丹皮10g。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250ml,将2次药液混合,分早晚2次温服。30天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有关标准。①治愈:症状消失,结石排出,经腹平片、B超复查,证实无结石。②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肾积水减少或消失,结石减少,减小或下降1个椎体以上。③无效:结石大小位置均无变化,自觉症状不减轻。

结 果

本组38例治愈27例,治愈率占71.05%,有效9例,占23.68%,无效2例,占5.26%,总有效率为94.73%,排石最短3天,最长36天,多为16~29天,平均23天。

例:患者,男,37岁,企业会计,2005年8月16日就诊,自述结石1年4个月,3天前晨起腰腹绞痛难忍,溲赤。在当地卫生院治疗不见好转,经患者介绍前来就诊。症见:腰腹绞痛,小便灼热,窘迫难出。患者辗转不安,大汗淋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紧。左肾扣击痛阳性,左下腹压痛。B超提示左肾积水,肾中极结石0.7cm,左输尿管上段结石0.6cm,右肾上极结石0.3cm。尿常规镜检:红细胞10~15个,白细胞3~5个。证属湿热蕴结。即刻肌肉注射654-2药物10mg。治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八正散加减:木通6g,车前子15g(单包),瞿麦15g,蓄15g,鸡内金15g,山栀10g,滑石20g,金钱草60g,海金沙20g,牛膝20g,小蓟15g,白茅根10g。连服3剂,疼痛及溺血止。方中去小蓟、白茅根,加王不留行15g,降香10g,川楝10g,服药至6剂时腰痛1次,加猪苓10g,续服2剂时感尿流不畅,尿道有阻塞感,用力后排出2粒小结石。尿后滴血。去猪苓,再服3剂以善后。B超复查肾无积水,肾及输尿管未见结石声影。

讨 论

石淋多由湿热交蒸,膀胱气化不利,煎熬尿液杂质凝结而成石,临床最为多见,清除湿热,通淋排石是治疗石淋的重要环节。本病的病机有两个方面,一是湿热蕴结,二是气滞血瘀,两者病位都在下焦,根据病机制定用药原则。一是重用清热利湿,涤石通淋之剂,淋症治疗当以苦寒清利药为主。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疗下焦湿热的代表方,方中集木通、车前子、蓄、瞿麦、滑石,为利水通淋之品,山栀清泻三焦湿热为基础方,其作用是提高输尿管压力。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可松散裂解结石,促进结石的排出,加猪苓增加排尿量,有如冲击疗法般之作用,一举将结石冲下。二是佐以行气降气化瘀通络之品降香、川楝、牛膝、王不留行,且有加强输尿管平滑肌的蠕动,迫使结石由静变动,从而促使结石的排出。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以八正散为基础方,配合行气降气,活血化瘀和松散裂解结石的药治疗石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佘靖,主编.52种疾病中医诊疗与质控标准.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1992,12:27

2 罗和古,等,编.结石病.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311,313,314

上一篇:中药配合妇科诊疗仪治疗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128... 下一篇:自拟通气汤配合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排气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