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休假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时间:2022-05-29 05:55:22

带薪休假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近期,在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带薪休假只是空中楼阁。”

弹指一挥间,2007年启动的假日调整方案已实行4年。4年来,年年都讨论黄金周的存废问题。近日,大概是目睹了“双节黄金周”的各种“拥堵闹乱差”,社会各界谈论恢复“五一黄金周”的热度再度提升,也许是过去几年黄金周所造成问题的累加,此次关于黄金周假期的争论也随着这几年的实际状况而愈演愈烈。

2012年10月16日《新京报》载文称,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显示,近八成市民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和强制推行带薪休假,近半数人(46.2%)表示明年“十一”还出门。而近日,也有学者呼吁:取消黄金周,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对此,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91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5.9%的人反对用带薪休假代替黄金周,认为“不切实际”;55.8%的人干脆表示,与其指望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带薪休假,不如统一增加黄金周的休假时间。

2008年1月1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开始实施,广大职工开始享受到这种法定“福利”。然而,对于很多职工来说,带薪休假目前还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对于以工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者来说,带薪休假是一种“奢侈”。事实上,不能休假、无法休假的理由无外乎以下几种:竞争激烈,怕砸掉饭碗;工作繁忙,脱不开身;薪水要打折扣;领导都不休假下属岂敢休假……正是这些原因,让不少上班族觉得带薪休假可望而不可即。

跟家电下乡和购物卡实名制一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是非常好的政策,但实行起来往往举步维艰,而且还容易“走调变味”。如陕西省永寿县发生较大范围骗领家电下乡补贴的事件,惠农政策成了“唐僧肉”。又如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也不免落入有名无实、难“卡”腐败的境地。职工带薪休假,在中国现阶段的现实环境中,离真正落到实处还有很远的距离。带薪休假在机关事业单位,以及较为正规的央企和国企里还能较好地落实,而在那些以资本论英雄的外资、合资、私企、集体乡镇等企业里,带薪休假只是“望梅止渴”的一个美丽传说。毕竟,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的环境下,《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工作支付三倍工资的规定都不一定能保证执行,又如何能保证带薪休假的实施呢?

黄金周的种种弊端显而易见,在每一个金灿灿的黄金周背后,呈现出的却是“堵车周”、“混乱周”、“唾骂周”。相信,社会各界重提黄金周,在种种现实面前做出让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黄金周和带薪休假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即使在带薪休假制度已经实行得非常好的欧美等国家也都有集中放假的先例,他们从圣诞节到元旦的假期比我们国家的黄金周时间还长。笔者认为,当前,决策者和专家们的精力不能只花在研究黄金周该不该废除的问题上,还应尽快摸准处于中国较低阶层的数亿劳动者带薪休假的实况和劳动法执行的具体环境,以及带薪休假制度如何能确保落到实处,这才是假日改革政策建议者与拟制者面对的一道民生命题。

上一篇:城市化“”已超出正常轨道 下一篇:黄金周的火爆和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