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景观建设探析

时间:2022-05-29 03:09:38

校园植物景观建设探析

摘要:校园植物景观是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植物景观建设不仅要体现育人功能,而且要表现一种校园精神和文化内涵。本文就如何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选择丰富植物品种,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在保持生态效益的情况下,提高校园的美景度,给新建或扩建校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校园 植物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校园景观是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组成部分,又是校园精神建设物化的表现。校园植物景观对发挥校园环境的生态功能,创造各功能区景观空间,提高环境品质,塑造人文环境等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校园各功能区的植物品种和配置比较单一,所以走到哪里都感觉似曾相识,导致了千校一面的现象。本文就如何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选择丰富植物品种,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在保持生态效益的情况下,提高校园的美景度,给新建或扩建校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1.概述

植物景观是以园林植物为基本素材,运用园林艺术手法,根据植物的特性,设计者的思想创造出一个可以满足人们某方面需求且美景度较高的空间。校园景观是由建筑、街道、广场、树木、小品等基本物质构成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校园植物景观是为了满足校园师生的各种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及校园文化,根据植物本身的特性,运用艺术手段,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营造出一个具有意境美,具有教育意义及某种物质用途的空间。

2校园植物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校园植物景观合理的规划

大多数新建或扩建的校园忽略了植物景观规划,植物景观总是作为建筑的附属存在。平面规划布置时,部分规划设计单位采取“建筑先行,绿化填充”的模式,引起的配置土地预留不当,或者二次建设时造成原规划破坏,从而导致校园园林植物培植的难度和敷衍了事。另外,建设和施工管理单位对植物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够重视,存在着重景观、轻生态和重效果、轻过程的思想。

2.2植物选择尚不科学

植物景观讲究春花、夏绿、秋实、冬干。可是目前校园植被配置时,骨干树种以常绿树种为主,乔木灌木比例失调,地被植物选择单一,季相景观不明显,与建筑的实际使用功能、风格、色彩等不协调,导致反复配置、多次设计和设置、翻建等不科学的做法。

2.3植物多样性不够

园林植物种类单一,多样性相对贫乏。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校园常用绿化树种较为单调,树种间的配置模式单一,大量重复,特色不够鲜明;已有人工植被群落大部分结构单一,往往是大树加草坪,缺乏中层灌木和下层地被,达不到垂直层次的丰富性,绿地的防尘减噪效果也有所降低。对许多优良的园林树种未给予足够重视,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相对偏少,一部分适应性强、观赏性高的园林植物没有得到恰当的运用。

3校园植物景观建设对策

校园植物配置与建设总体上应做到有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的理念、符合“适地适树”的种植、体现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植物的观赏特性。校园植物配置与建设应从提升校园环境品质的高度,在进行校园规划时预留面积的绿化场地,以供集中绿化配置。

3.1校园周边的植物配置

考虑校园周边交通的噪音,在校园靠围墙边选择种一些落叶或常绿的乔木,最好是本地普遍栽种的适应性较强的生长快的的植物。这些物种起到屏障的作用,把校园与城市相隔,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既要防尘、隔音,又要起景观作用。考虑防护种植上可以采用行植 1~2 行,在树种的选择上选用经济实惠的,比如小榕树、玉兰树等。另外绿植也可以对墙面美化,以藤类植物覆盖墙。为了实现与校园内景的景观过渡,在围墙内的防护带里种植花灌木,比如说大红花、鸡蛋花、剑麻等。

3.2校园道路的植物配置

校园道路主要用于人车流通行和疏散,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作为校园脉络的校道,在体现校园的文化性的基础上,道路树木要有主基调,要结合建筑物的位置和朝向配置绿植,增强景观空间的层次感。道路两侧的种植通常选用同等距列植的方式,结合校道边的建筑物的立面和色彩,选择造型和色调合适的植物。建筑离校道远的,以草坪为底色,则配置其他灌木,花坛等,考虑美观中间设置几组带状花坛,如大红花,再配以较低的常青灌木,利用植物色彩、高低形状对比,丰富景观空间层次。

3.3教学区的植物配置

教学区指的是教学楼、科研楼、实验楼、图书馆、行政办公楼等,是校园的核心区域。校园主要的景点都布置在这里,主要特点是人口密度大、活动比较集中、出入频繁,要求环境安静、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在教学区周围应种植分枝高的大乔木,如木棉树、小叶榕等,落叶树夏季提供凉荫,冬季又不遮挡阳光,种在教学楼朝阳一侧,两种树取长补短,自由结合运用。教学区的门厅前方作为学校的中心绿地,设置中心花坛,四周铺设草坪,两侧种植四季花木和地方特色的树种如玉兰、海棠、桂花、棕榈、油棕、老人葵等,形成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色。

3.4校内庭园的植物配置

此处是校园植物景观的最美的地方。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地方特色,选择多样的绿植的表现形式,达到“嘉则收之,俗则屏之”的效果。庭园内可设亭、廊、座椅等建筑和小品,从景观设计角度,局部采用单株大乔木,和低矮灌木结合形成围合空间。为了增加垂直绿化,花架、亭廊可采用藤植,夏季阴凉消暑,冬季枯枝缠绕期间。亭子一般可视为游园的主要景观,周围可以用不同的花衬托,美人蕉、桂花、月季等花团紧簇,再配绿色常青植物加强对比,使得莘莘学子走近自然,感受花香,使紧张心情得以放松。游园除路面和其他运动场所之外,应以草皮覆盖表面,选用耐践踏的草,如结缕草,草坪使游园更整体,活泼生动。

3.5学生宿舍区的植物配置

学生宿舍区批的是宿舍、食堂、礼堂等,是学生休息、生活的场所。该区域是满足学生的休息、交往等的地方,植被配置要求有利于学生心理、生理的健康,满足学生对环境绿化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该区域配置时应营造舒适开阔、休闲轻松的氛围。地面硬化相对较大,根据这种特点,绿植应采用小花坛的形式,花坛中用花宜选用多花性、开花时间长、花色亮丽、矮生性的品种,常用的有玉兰、银杏、马褂木、蝴蝶槐、金丝垂柳、月季等。再配常绿的观叶的植物,情趣盈然。

3.6运动场的植物配置

运动区较易形成尘土,因此在配置植物时要选择一些吸附尘土、净化空气能力都很强的树种,如夹竹桃、泡桐、榆树。为了防噪音,体育运动场区和教学科研区要有一定的绿化隔离带。运动区周围可种植高大遮荫乔木,如香樟、水杉、小叶榕等,尽量少种灌木,以便留出较多空地供人们活动。

4总结

植物因其无处不在,在景观中的位置十分突出,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武汉大学的樱花,成为人们争相观赏和传颂的对象,所以植物配置也正在由注重配置方式延伸到既要从微观的形式入手,以人为本,符合学校办学理念,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结合美学原则和多样性原则,选择相应的配置形式,创建出高品位的生态型校园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梁永基,王莲清. 校园园林绿地设计[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2

[2]胡译文, 王瑞辉. 浅谈校园绿化中植物材料的选择[J]. 企业家天地,2008(2)

[3]王英姿,陆海芬.校园绿化中植物配置实践的探索[J].中国园林.2002(2)

作者简介:1.邱锡寅,男,广东茂名人,硕士,园林工程师,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

2.钟庆红,女,广东乐昌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建筑工程和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上一篇: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 下一篇:小议越南经济环境和越南电力市场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