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5-29 02:41:51

浅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在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深化的背景下,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新要求。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我国教育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数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09-02

一、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利因素

1.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

在当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普遍不具针对性,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虽然很大程度上这种教育模式满足了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立足于对全体学生负责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大的不足,这种不具层次划分的传统“大锅烩”式教学模式也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全体学生都被安排在了统一的教室,在同一时间进行相同知识的学习,即使教学内容是具有阶梯式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也是较为基础的,但因学生个体差异化因素的影响,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存在天壤之别。这种教学模式会造成一部分学生掌握了知识点,但另一部分学生却未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良好吸收的情况。经过专家研究分析指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大概20%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节奏,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并良好吸收所学内容,其余学生只能参与一部分的教学活动,甚至跟不上教学节奏,在中途就出现了知识点衔接断层,这无疑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大阻碍,这种明显的因学生个体差异化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造成的严重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应被我们教职人员所重视。

2.教学活动内容的影响

初中数学教学是小学数学基础与高中数学拓展的重要衔接阶段,因其处在学生整体学习链条中的基础部分,故此无论从教学内容的紧密性还是学习的重要性,都是无可厚非的。学习基础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发展,而现实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少抱怨连连,而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枯燥乏味也是牢骚满腹。教师很大程度上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归结为教学用时太少,而很少关注到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迎合学生的兴趣,教学活动的展开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等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未能合理安排,教学密度大使学生对知识消化不良,教学活动策划不力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等等都是教学收效不佳的重要因素,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浅薄,前后知识点衔接脱节,造成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新知识应用能力差等不良影响,制约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针对学生差异化实现层次教学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普遍存在大锅烩的现象,对此,应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层次教学,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化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这需要教师确切掌握不同学生的个体资质水平,并将之建立详细的学生档案,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层次划分,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数学基础教学,重点巩固基础知识点,循序渐进地寻求提高途径;对于中等生,在数学基础巩固的同时进行提高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稳固提高;对于优等生,则分组进行拓展教学,充分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高层次的数学领域探索,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接下来,打乱学生的小组规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归为一组,通过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更具针对性的一对一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郁,教学负担减少,对全面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育思想会对其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所影响,故此,想要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必然要从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出发,进一步跟上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发展脚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时期教学理念也变得耳熟能详,它要求教师深入探索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来充实自身。其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位置体现并不单纯在于知识教授,而在于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就目前来看,许多教师的教学效果低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变化所导致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数学的应用环境,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参与其中,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新课程的数学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的综合,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能力,这也为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目标,即不单纯注重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层面,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例如,在九年级代数进行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问题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深入分析,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在教学的前一天,布置简单家庭作业,给出三个二次函数:y=x2-x-6y=x2-2x+1y=x2-x+2。同时提出问题:首先,让学生分别求出三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其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个同为二次函数却有的有两个交点?有的有一个交点?有的没有交点?并让学生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成因;最后,提出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个数和什么有关?进一步引导并明确课堂教学的主题及重点内容,如此一来,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被进一步开发。

想要发挥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要制定具有科学化的教学模式,强调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化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安排,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其自主探索能力,同时提升教师自身专业水准,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杜随山.浅议怎样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5,14:111.

[2]郭晓红. 探索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9:272-273.

[3]文宏彪. 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理科考试研究,2015,10:27.

[4]高自乐.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06:71.

[5]苏飞. 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初探[J]. 学周刊,2015, 15:82.

上一篇:浅谈河流专题的有效复习 下一篇:规范课堂教学,着力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