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方法

时间:2022-05-29 01:50:35

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方法

摘要: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建筑企业实现盈利的重要问题,而目前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如何合理运用法规及控制方法进行工程造价确定和控制,并且运用全过程控制方法实施动态造价控制,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造价在建筑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的“三超”问题,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问题。

要解决建筑工程造价中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问题,关键在于对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按造价计划与控制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后评估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就是针对各个阶段实施动态的造价控制,使各阶段造价控制在计划范围以内。

二、工程造价控制原理

工程造价控制包括三个步骤:即确定目标标准、检查实施状态和纠正偏差。全过程控制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应以事前控制为主,即在项目投入阶段就开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控制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组织和时间等。控制的状态是动态控制。

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在不同阶段工程造价所占的比例不同。投资决策阶段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为75%~95%;设计阶段为35%~75%;施工阶段为5%~35%;竣工阶段为0~5%。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确定各种目标值,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收集完成目标的实际数据,将实际数据与计划值比较,若出现较大偏差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目标值的实现。其次,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以合理确定为基础,有效控制为核心,它是贯穿于建设工程全过程的控制。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为有效的手段;再次,要立足于事先控制,即主动控制,以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也就是说,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地控制,更要主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

三、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确定及控制方法

我国建设领域目前对工程造价的理解基本上分为两种:一是指完成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费用的总和,也就是我们讲的建设项目全费用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二是指发包工程的承包价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阶段全过程动态管理。在设计阶段主要采取3种控制方法加以控制:①控制项目前期阶段的设计决策,优化投资决策和设计方案;②建立设计阶段主动控制体系,主动地采取决策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③采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控制手段,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对节约投资的有力奖励措施。

四、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中心对造价进行动态控制。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计价的多次性,与建设过程相对应的各阶段造价是动态地反映了项目的总造价。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应当采用新型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法。针对工程招投标活动,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定额执行情况以及市场的运作情况,实行相对合理的成本价计算和工程计价办法,并按照“统一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原则考虑,即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核心所在。显然,在招投标市场中推行和完善工程量清单报价办法,可以杜绝故意压价、无序竞争,避免因计算错误等因素造成的失标或中标,真正实现“合理低价中标”,以维护发、承包商的合法利益,更好的规范招投标行为,使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

五、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实体价值形成阶段。主要活动包括:材料及机械设备购置、施工人员的招聘及培训、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施工、主体工程安装等等。施工是实现建设项目的过程,造价的90%以上都耗用在施工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要准确处理造价、工期和质量的辨证关系,把投入产出观念渗透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努力使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造价控制:①优化施工方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应组织专家对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外,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应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对项目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努力挖掘节约工程投资的潜力,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目的。②有效控制人工费。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网络计划的进度安排,月初依据工序要求合理做出用工计划数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进行包干控制,结合市场人工单价计算出本月的人工费控制指标。③科学控制材料费。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二次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杜绝没有收入的支出,把返工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④合理控制机械费。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进行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机械利用率。⑤制定合理工期,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⑥精简项目结构,节约管理费用。⑦优化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现场签证。⑧加强合同管理及索赔控制,对设计变更及临时签证管理应当及时处理,并作为结算的依据。

六、建筑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

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查。工程结算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实践证明,通过对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一般情况下,经审查的工程结算较编制的工程结算价款相差10%左右,有的高达20%。现阶段业主委托具有造价审定咨询经验的第三方咨询单位对工程结算书进行审查,是控制投入节约资金,减少价款偏差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第三方中介机构由于没有参与工程的实际施工,完全按照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可以更为客观和严谨,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因素影响。

七、结束语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即可以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避免不必要的工程花费;又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传高.浅析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J].山西建筑,2009(25).

[2]范伟思.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

[3]黄扬冰.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探讨[J].辽宁建材,2011(08).

个人简介:吴坤廷(1984.2-), 男,广西贵港人,助理工程师,学士学位,从事预结算工作。

上一篇:关于水电工程测量的探讨 下一篇:地下车库人防工程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