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

时间:2022-05-28 10:23:27

大学生生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

[摘要]生活德育,就是要把德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以生活为视角来考察和描述德育,让德育结合生活、围绕生活、在生活中通过生活来进行,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针对大学生生活德育的困境与存在问题,本文从确立科学的生活德育理念、培育有作为的双主体、构建多方联动的全员德育格局、重塑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介体、设计多维度的德育评价体系几个方面提出解决建议,以期克服知性德育由于脱离生活而导致的困境。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德育;途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德育回归生活,单纯依靠具体层面的点上的推进是不够的。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不是简单修补就能解决问题,从这场改革的广度、深度、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它更像是一场革命,必须统筹考虑,整体部署。

一、确立科学的生活德育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育起源于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人的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德育与生活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德育具有生活意义,生活具有德育价值。针对传统知性德育面临的困境,大学生德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已经廓清,大学生德育回归生活大势所趋。但是对“生活德育”理念认知上的差异使得生活德育改革实践在实际运行中困难重重。只有理论上达成共识,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德育改革的推进。

二、培育有作为的双主体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最应该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自觉地忽略了德育过程中“大学生”的本体地位,使得本该由大学生亲自去体验的动态的道德情感、价值被抽空,德育流于形式。生活德育理念突破了传统的顺向思维,从反向、逆向提供了一个视角,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二者的平等的“你-我”双主体关系。

在呼唤德育回归生活的时代,教育者一厢情愿的工作状态就不合时宜了,教育者要适当放权,有步骤、分层次地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只有思想上“放权”了才有行为上的转变。首先,教育者要把大学生当做有想法的“人”而不是“物”,去倾听、了解大学生的需要,形成朋友式的对话关系,进而才可能提供符合其需要的德育并被认同、接受、内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者对他们的一味迎合,对教育者引导、启发作用的放弃,朋友式的“我们一起走”的平行关系相比于家长式的“你到我这里来”的垂直关系更有助于发挥教育者的作用。其次,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应是互动双向的,即德育过程中,大学生是实际的参与者、体验者、经历者、实践者。通过生命与生命的沟通实现对生命发展的影响,即使沟通交流的内容双方是有异议的但也要维护彼此说话、表达的权利。

三、构建多方联动的全员德育格局

提高大学生生活德育实效性,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构成了大学生生活领域的三大模块,无论哪一模块的生活都承载着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由于大学生不同领域的生活具有不同的道德影响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冲突的、矛盾的,如果没有自觉力量的干预很可能使各部分的影响力相互抵消,易造成其道德选择困惑、分裂。这需要各方尽量保持对大学生道德影响的空间一致性、时间连续性。一方面,三个模块之间探索建立常态沟通机制,遇到问题共同寻求对策。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拥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应主动发挥沟通、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取得家庭、社会的配合,共同营造影响方向尽量一致的生活氛围。学校内部也多方联动,把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一个整体,课堂、寝室、食堂、图书馆、运动场;德育教师、专业课教师、管理队伍、服务队伍、师生、生生都应该按照德育要求行事,从总体上保持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注意大学生不同时期生活的衔接,即不违背大学生的生活顺序,按照个体成长阶段来组织、进行生活德育。德育目标、内容、方式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同时,在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念上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前后连贯。

只有三者在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怎样教育、培养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步调一致、相互配合,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生活德育质量,真正担负起德育教育的重任。

四、重塑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介体

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关注人的完善、发展、幸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传统大学生德育多局限于抽象的文本世界,忽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本文从德育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几个方面勾画了以生活为基础的大学生生活德育介体,以期克服知性德育由于脱离生活而带来的不足。

在德育目标上,知性德育把大学生当做“容器”,教育活动局限于认知领域,忽视了对实际生活的关注,影响了他们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生活德育不是为了摆脱知性德育危机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也不是教育策略和方式的变化,是一种质的变化。大学生德育培养的德行应该直指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即德育为了生活,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改善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大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通过德育使大学生过上道德、幸福的生活,并在生活中把握道德于己的意义。

在德育内容上,知性德育遗忘了人的生活价值,导致大学生德育失去了应有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因为生活德育不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尊重个体生命,建构完满精神世界的过程,只有德育内容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才会让他们产生深刻体验、情感推动,进而感受到德育价值和意义并接受教育的可能。注意在选择德育内容的过程中并不是把德育与生活等同,教育应有的引导、提升作用不容模糊。选择大学生实际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各个领域中富有德育意义的事情作为德育素材来引发道德思考、践履道德生活。德育素材不仅包括大学生经历过、正在经历的事情,也要包括即将面临的新问题。如:可以在热爱生活、同学关系、学业适应、两往、集体观念、休闲生活、成才择业、家庭、职业道德、环境道德等一级专题下选择一些关键词(运动、结束生命、宽容、尊重、信任、规则、隐私与对话、说谎、欺骗、偷窃、作弊、剽窃、性与责任、友谊和共同体、酗酒、计算机使用、孝顺、担当、媒体道德、教师道德、公民道德……)展开德育,总之,生活德育就是要尽可能面对大学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真正实现德育为大学生生活服务的目的。

在德育方式上,知性德育只注重引导大学生以间接认识的方式去学习知识,忽视了理解、体验、感悟等直接认识方式,使得他们缺少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影响了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陶行知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德育。一个能实践道德生活的人也只能在生活中通过生活才能生成。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家长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传达正能量;学校生活中,课堂、课外都要把学生推到舞台中央,参加主题演讲、小组探究、角色互换、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这都助于他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思考、感悟、体验、养成德行。除了教育育人方式之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德育介体;社会生活中,为了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在大学生道德养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应注意:完善法律法规,构筑社会完善发展的底线。加强媒体管理,传达积极信息。特别是正面人物的选择、宣传应本着可亲、可敬、可爱、可学的原则,接地气而不是遥不可及。

五、设计多维度的德育评价体系

评价是德育的风向标,评什么决定了教什么和学什么。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德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传统大学生知性德育评价与德育目标脱节,重知识认知,轻行为实践,大学生品德评定往往由德育课程考试成绩加教师经验、印象给出,导致大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目标被架空。改革大学生德育评价机制,使评价客观、真实,以促进学生发展,已是迫在眉睫。

大学生生活德育评价要紧扣德育目标,注重知行合一。既要重视课堂德育教学认知目标,更要重视实践、体验和感悟德育的目标。不仅要看大学生知道什么,还要看大学生做了什么,对大学生的道德评价“一刀切”的评价方式虽然节省了大量的人财物力成本,却遮蔽了大学生个体生命的鲜活个性。生活德育评价则应避免一考定终生、偏重某一方面的评定,注重过程性评价,尽量使德育目标整体实现。如课堂教学中大学生出勤情况、作业、测验、课堂活动参与情况以及在这些指标中隐含的大学生的道德感受、作风态度、行为实践、个体差异、精神面貌统统加以明确而非模糊的评定。同时综合性的评价需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如要实现学校的德育评价主体多元化,相关教学、管理、服务人员都有必要参与大学生德育评价,使评价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实践性。而且积极促使大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评价者,认识自己,反省并评价自己,进而进行自我批判和教育,重视大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德育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并探索大学生德育评价记录与个体发展挂钩的机制,以期通过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促使大学生把实现德育目标作为自己的积极追求。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行动与社会自我认识的关系 下一篇:动态环境下的高校内部治安防范机制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