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研究

时间:2022-09-16 09:41:45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而形成的,其中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也有较大的关系,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本文将详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开设的指导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但是不少高校并没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所以其就业率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提高。部分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由于刚刚起步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完善,所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就存在着许多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课程体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就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进行解决,所以高校应该采取教学课程以及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相应的改变,并且针对社会的实际需要来完善教学方法,不断改善教学内容,促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样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会得到更高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相应的解决,并通过这些方法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

一、教育理念应该以学生为本

高校的教育理念应该以学生为本,但是在大学生实际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开展。大学生的就业应该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调整相应的课程,避免由于课程建设的缺陷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率降低的事情发生。而且高校也非常关注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率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影响高校的声誉,而且对于高校的招生有较大的影响。虽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并不是学生的主要课程,但是对于学生的就业有着较大的帮助,所以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当然高校的就业处在该课程的建设中应起主要作用,并且营造出较好的就业氛围,使得学生在课程中积极学习,不断进步。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所指的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相关的教学,使得教学的目的得以体现,所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对于自身的能力以及社会的需求做出一个正确的评判,因为多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没有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那么就非常容易出现就业不稳的情况。学生在不同的职业之间徘徊,对于就业感到迷茫,那么在其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为了使得学生更好的规划职业生涯就需要在大一期间就让学生充分了解该专业的培养方向以及其自身的兴趣爱好,并且不断加强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到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当然在引导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楚自身的能力,同时还要知道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做到这两点高校大学生就能够较好的给自身做出准确的职业规划。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还应该包括提高学生的专业课程动手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专业课程动手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社会上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性人才,而是需要动手能力较强的实践人才,但是现今的学生动手能力都不是很好,所以在其就业过程中就会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过程中就要不断的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积极地利用现有的岗位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尽可能的促使学生更好的就业。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向学生讲解如何更好的就业,而不是如何更好的创业,正是因为如此才限制了学生的创业意识,但是现今的大学生岗位较少,所以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易使学生就可以独立自主创业,避免由于社会岗位不足而造成大学生就业率偏低的情况。而且高校在一味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同时忽视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从而造成了较大的滞后。当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并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去创业,所以在提倡其创业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避免由于在激情创业之后而使得自身陷入较大的困境,所以要做到理性创业。

二、提升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涵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并不是仅仅需要高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而是需要其有较好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而这两样是大学生就业中非常重要的内涵,那么为了有效突出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就需要不断的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内容。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学生更好的就业,但是不少高校大学生没有较好的职业素质,所以无法有效提高其就业率,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当然较好的职业素质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需要较长时间来不断养成。所以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就要训练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即不仅要教导学生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教导学生应该如何提升其职业素质,这样其在应聘过程中就会多一些胜算,而且现今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更有益其就业。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提高其求职技能,因为有的学生拥有较好的职业素质,但是其并不擅长求职,在面试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表现出自身的优点,那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就可以进行情境模拟,学生就可以通过模拟来提高其求职能力。求职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较好的沟通能力,通过情境模拟学生在求职方面将会更加自然。

高校领导在确保大学生就业的同时还要保障其职业可持续性发展,高校不能盲目的追求学生的就业率,而是应该认真考虑学生所从事的职业是否能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如果达不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学生也会在以后面临着失业的问题。而不少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就业率提升了就代表着其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完善,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的就业率,实际的就业率并没有达到如此,教师应该多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就业率升高的问题上。

三、创新教学方法是课程建设的关键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非常灵活的课程,其并没有规定的教学套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加灵活,而且大学生就业也是一件非常灵活的事情,呆板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就业指导课程,那么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就要在把握教材整体的情况下,进行专项的教学。找工作是一件较为灵活的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学生就不能够从就业指导课程中学习到较好的经验,这对于其就业是一件不利的事情。所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方便其更好地进行就业。

当然教师在教导的过程中是没有固定的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就是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方便学生讲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密切地结合起来。另外不少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现今的教学,因为那些知识过于传统,对于现今大学生就业没有实质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合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调整并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受用。创新教学方法主要是运用鲜活的社会事例来进行辨析,分析该事件中学生无法有效就业的原因,这样学生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并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四、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好的理论素养才能够进行相关课程的建设,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并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所以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对于课程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课程建设的保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较大的难度,因为该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知识素养以及教学素养,不然是无法有效的来进行教学。基于这种情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才能够更好的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首先得提高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每一位大学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素质,政治素质的高低也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要用科学的世界观来讲解,教师通过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就可以在思想上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教师对于学生思想的影响较大,如果教师的政治素质达不到相关的要求就会使得学生的思想素质也会产生偏差,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情况,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的世界观。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政治素质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如果教师没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就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主要为学生讲解相应的专业知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向学生讲解了相应为人处世的道理,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所谓业务素质就是指的是教师讲解的素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应该更高,其不仅要向学生讲解最近的就业技巧,同时还要将社会的焦点问题向学生反映,从多个方面来为学生讲解不同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还将社会的各个职业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估,方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加以参考,避免学生的就业岗位过差,同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还应该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各类就业问题加以解决。

大学生就业是高校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且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那么为了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就需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

上一篇:略论日本文化的海洋性特点 下一篇:清末民初欧美留学生的女子教育观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