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观神釆 不见字形

时间:2022-05-28 08:06:28

王邕的诗称唐朝书法家怀素的狂草是“忽作风驰如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寒猿饮水撼古藤,壮士拔山伸劲铁”。朱逵则形容怀素写字时“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去,怪状崩腾若转蓬,飞丝历乱如回风”。

没想到,以布尔乔亚及艺术情调著称的上海红坊艺术区,也迎来这么一位像怀素一般胸中荡漾激情的“狂草先生”——奥赛画廊在5月19日至6月8日举办中国台湾书法家卜兹“万化之锋·醉舞旋书”个展。

东方神韵 当代精髓

几面高墙,满满挂着卜兹的书法画作,气势震撼逼人,堪称具有“排山倒海之势”。说这是画作,全因为卜兹表示:“不用费心去认作品中的每个汉字,你反而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幅幅画!”正如去年4月底在苏州博物馆举办卜兹书展时,张欣馆长引用唐朝大文豪张怀瓘的文字来高度评价他:“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

画廊一边,还播放着卜兹正在创作的一个电视视频,人们看着他用巨大笔毫,如大河奔流而气贯始终地挥洒着,瞬间成就一幅狂草墨迹。不少未曾开眼的西人看到中国书画的演示现场,常常会爆出“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事呵”之类的可笑评论。对于此种外行说法卜兹一笑了之:“若没有三几十年的苦练和钻研,又怎么可能到达一蹴而就的地步呢?”

问及他为什么练书法最后练到了这样“张狂”的境界,他说:“书法很奇妙,你看楷书就像人在端坐,而行书像是慢走,草书则像是奔跑,到了狂草,就是发足狂奔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正是个“发足狂奔”的时代,或许卜兹作品的当代性即在于此。犹如一张张抽象绘画般的作品,将中国文字的线条演绎得潇洒俊朗,笔锋所指直抒胸意,既循传统又极具表现,将书法与现当代艺术精神结合,而东方神韵仍弥漫纸上。

摆脱束缚 至臻纯粹

这个连说话都超有激情与感染力的卜兹,本名陈宗琛,1959年出生于台南溪心。卜兹近几年逐渐演变选择以东方艺术形式书法成为自我展现的艺术媒材,更以“狂草书”作为反射强烈自我主体的表达可能。他表示其创作核心价值全然源自东方哲学思想,隔空师从古代书法名家如颜真卿、怀素等人,追求“技”与“道”的浑然糅合。

书法,在许多人眼中是门传统艺术,然卜兹却并不因着书法这一形式而受束缚,“观看我的作品,先要贴近了看,你感觉到的东西,完全不是书法,而是抽象绘画的画面。然后又退回到一定距离来观看,又可把握整体的气韵。”在他看来,书法的历史是不断地向前推移的,当细腻与典雅不再是书法的全部,它将通往一个纯粹的线条与空间的新纪元。

中国台湾收藏家廖志祥收藏了不少卜兹作品,而这位藏家所挑选的艺术品通常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一种不受传统技法和观念束缚的原创性。

有评论家曾对他大为赞赏:“卜兹作品,可以拥有让你看三天三夜都看不尽的无限神秘,他的书法来自于生命法界演绎,‘神乎神,客在门’。那‘不速之客,三人来’就是‘咻’一下神来了,诸天神明来参同、来共工、来完成书法的精妙。所以卜兹书法每一旋笔,每一刻画下手都有古代圣君巫舞飞旋的神圣,就好像置身于亘古昆仑创世记的圣坛,在祭天的时候与诸天神明共舞。他的作品中呈现了一种强大而神秘的力量,既有古老的心灵美,又通向活泼的未来性精神的原始灿烂,具有一种加速度时空的动态韵律之美。那是一种来自于生命自由所释放的古老灵魂之当代舞码,在那玄化的旋律中他的书法呈现的更是一曲灵魂的远古巫歌。”相信许多观众,能同这位评论家一样,从卜兹作品中感受到这份与艺术家的“心灵共振”。

上一篇:可交换私募债试点启动 下一篇:施工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