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全面发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异化分析

时间:2022-05-28 05:42:31

人全面发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异化分析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然而在现实中,出现了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大学生行为等方面的异化现象。出现教育异化现象属于教育的历史发展必然阶段之一,也受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大背景影响,同时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生自身也都存在原因。积极寻求高等教育异化的消解路径,需要借鉴、吸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多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实现高等教育的“软着陆”。

[关键词]人全面发展 异化 高校教育 教育权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06-04

[作者简介]莫春菊,南京师范大学讲师,博士生;罗秀山,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23)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表述,是现阶段我们在实践中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马克思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是劳动,二是教育。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人成为完整的人、全面的人、高尚的人,然而,纵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异化”已经成为描述他的“关键词”。

一、异化的表现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种偏离正确轨道的现象是“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且把我们的打算化为乌有的物质力量”。在现实当中,异化表现为我们并不陌生的工具理性、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曾被喻为“象牙塔”的高等学府,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教育存在异化现象,大学生存在异化行为。

教育目的的异化。教育目的异化即“应然的”教育目的与“实然的”教育目的的割裂,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统治。近年来,我国在教育目的上尽管表述不一,有“德智体发展”、“四有新人”等,但基本形成一致意见,即“培养、促进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应然”的教育目的。“应然”的教育目的在文件、报告、讲座、答卷上常见,但在现实中,我们切实体验到的是升学、就业,更有甚者是赚更多的钱、做更大的官。权衡一所高校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准是就业率,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是是否具备赚钱的能力和资本,这样的评价标准造就了“实然”的教育目的偏离“应然”的教育状态,成为追求培养片面的、单向度的“物质人”为目的。“实然”教育目的对“应然”教育目的的侵蚀,是教育目的异化的表现之一。教育目的异化的另一表现是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宰制,即“社会本位”教育观宰制、挤压“人本位”的教育观。教育的目的是既要适应社会的客观发展需要,又要促进学生完善的发展,这似乎在理论上已经形成共识。然而现实中,“现代教育在价值取向上过分强调经济价值、政治价值,而弱化和脱离教育的育人价值和终极价值”。似乎“为社会服务”、“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了教育的目的所在。社会缺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开设什么专业,热门专业大受追捧,人才培养发展不平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滞后,教育目的异化更甚,既脱离教育对象,又与社会需要脱节,“有人论定现有教育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有人深感教育忽视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目的最严重的异化,不具有工具理性,更别说价值理性了。

教育过程的异化。教育目的的异化必然导致教育整个过程异化、变质。教育过程异化有以下表现:首先,教育内容的异化。“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的三大使命,然而教育目的的异化,使得教育内容自觉不自觉地偏离了教育轨道,片面地强调知识获得的重要性,偏执地夸大智育的理性价值,忽视德育、美育等对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于是,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了大学生唯一的追求;考试分数与专业评比成了评奖、评优的唯一考量。这样的教育内容,培养出来的是实利主义者,教育异化为生存谋利、闻达于世的手段。其次,教育手段上的异化。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必然带来教育手段只能是单项灌输型的,学生只是被动性地接受、碎片式地参与。没有情感的投入,没有整体性的思考,必然会抹杀人的独立性,扼杀人的创造力,导致人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逐渐弱化、人格的不完满以及责任伦理的缺失。最后,师生关系的异化。异化了的教育手段必然导致冷冰冰的师生关系。单纯的对象性教与受,没有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交汇、价值的共享,学生成了没有生命体征的器物,老师也沦为冰冷的工具,教育的意义在这样平行的师生关系中渐行消解。

大学生行为的异化。由于对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没有透彻的理解,将社会片面地理解为“量”和“广度”,片面就是指只突出一项,全面就是A+B+C+D+E+……(当然是加得越多越好)。对“拥有越多越全面”的误解,导致大学生行为异化。大学生行为的异化有以下表现:首先,追求的异化。一进大学校门,很多学生就希望毕业后能进事业单位、考上公务员,认为一进编就“前程无忧”。也有人一直梦想着去外企赚大把大把的钱。许多学生视考研为找到更好工作、能过更好生活的途径,而非真正自己喜欢做研究工作,这导致了学生综合能力较差、人文素养不高。为了更好地找到工作,追求短期见效,对考各式各样的资格证的追求成了大学生的重要目标,于是学生沦为了考证的奴隶,失去了自主性。其次,消费的异化。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工业社会,部分大学生爱慕虚荣,追捧名牌,奢侈浪费。许多物品并非生活必需品,纯粹是为了占有而拥有。这种非理性的虚假需要,扭曲了大学生的人格,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异化为片面、畸形发展的人。

二、异化的原因

根据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教育应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教育的应然状态而言,“教育是一种能够让人们获得当下满足和愉悦的有意义的生活”。然而,教育背离了其原义,严重异化的实然状态让人不得不挖其源、究其因。

(一)异化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

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发展“三形态论”,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并指出,异化在前两个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现在处于主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物化所带来的异化是社会的主要表征之一。“弗洛姆把当代社会和人称为‘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的人’;马尔库塞则称之为‘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人’”。既然异化是历史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异化存在于各个域场,那么教育存在异化也是必然的。

(二)国情形成了高等教育异化的大环境

转型时期的中国异化现象严重,而高等教育置身其中。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的深刻影响,中国正处于艰难转型时期,在价值观多元化、体制不健全、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异化在各领域都无法规避。经济上,人们对物质享受顶礼膜拜,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僭妄,让人成为物的奴隶;政治上,追逐权力,,腐败横生,人民赋予的权力成为了一己的政治力量;文化上,价值迷茫,忽视德育,否定人文关怀,抹杀创造力,抛弃精神追求,低俗、庸俗、腐朽文化无孔不入。在经济、政治、文化异化的环境浸淫下,教育的价值被颠覆,功利化的名利、地位、收入成为教育的评价指标,教育的真谛被异化,成为“物质人”的工具和途径,教育的工具理性僭越了其价值理性。

(三)高等教育体制不够完善

应试教育制度越来越显现出其不适应性,弊端凸显,顽症无法消解,素质教育成为空谈,教育质量令人堪忧,异化日益严重。这主要原因有:一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依然占主导地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强调社会需要,而不是人的发展要求,注重知识技能的获得,禁锢学生的情感交流,忽视学生的美德教育,这必然带来学生价值观扭曲,追求片面拥有。二是人才选拔的标准化。应试教育造成了“分数”成了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大家孜孜不倦地追求可以量化的考试分数、荣誉奖项,忽视了能提升人的素质和情感价值的看不见的东西。这样的考核标准和选拔机制,使得教与学成了硬生生的工具,没有互动,更无需更多的人生哲理思考。按照标准答案去教,教育出来的是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的个体,而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三是教育管理缺乏人性化。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我们强调遵循规则与潜规则,强调统一性,视教育为标准化的机器大生产,不管原料的差异,按照标准流程统一打造,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经过同一流水线,结果是同质的“标准件”而非丰富多彩的生命个体。同时,我们害怕“出事”,稳定压倒一切,因此我们教育偏爱“听话”、“顺从”的学生,磨平而非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制度化和稳定性的凸显,让我们的教育管理放弃了人性化,只能按照程序指令机械地重复着工作。失去人性化这一要素,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只能悬置,异化是教育的必然结果。

(四)高等教育主体之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生理发育完善与心理发展不成熟并存,个性特征强与承受、调节能力弱同在,这使大学生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从而失去自我判断能力。尤其当今,价值观念多元化、中西文化的异质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撞击、先进文化与腐朽文化的交错,容易使大学生在辨识和选择中失去方向,挣脱道德规制,淡漠责任,放纵自我,进而引发行为失范。同时,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影响下,消费无度,攀比泛滥,情感荒化,容易使大学生失去自我本真,不知道自己的真实需要,随波逐流、畸形发展也就成了难以矫正的事实。

三、消解教育异化的路径――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视域

尽管教育异化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也不应回避问题,直面它、重视它,寻求消解异化的路径,至少我们可以将异化的程度减轻、异化的范围缩小、异化的内容减少。教育的“异化”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背离,因此,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视域来消解教育异化是必然出路。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启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类不断地沿着实践――理论――实践的路线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诉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历史逻辑。先哲们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多方面、多视角的研究,在对技术主义的批判和人文精神的反思中不断解构、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体系。在批判、继承、超越的基础上,马克思及其继承者从社会角度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占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地位,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组成部分之中,成为消灭社会腐朽的有力武器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也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所有、拥有。人全面发展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是马克思最早提到的关于人的“完整”、“全面”的论述,之后的著作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提到人的全面发展。总结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其主要内涵是:“首先,‘每个个人’的平等发展。其次,人的类特性的应有发展。再次,人的社会特性的和谐发展。最后,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而平等的,是人类整体的和谐发展与个体个性的自觉创造的结合,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理想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通过研读文本,结合时展,联系实际国情,重新思考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创新性和建设性的理论。面对教育的异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启示。首先,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方针路线和价值目标,它更是一个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合力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因此,依据社会发展状况和人类发展趋势,研究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规律是教育迫切为之努力的。其次,改变“社会本位”对“学生本位”的僭越。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是同步的,两者相辅相成,过分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需要重新重视学生的需要,而不仅仅是社会的需求,要为大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主动创新提供平台,而不仅仅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再次,教育要回归人文主义和价值主义,摆脱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僭妄。受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的困囿,教育让大学忙于攀高就业率、攀比综合排名,让大学生疲于追逐分数、名利,而忘却了教育大学生该如何“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使得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及以后的社会生活都因无法摆脱物欲困扰而不自由、不幸福地活着。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多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光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也不只是大学老师一己之任,更不仅是大学生本人努力所能达成的,它需要一个好的环境的浸润,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多方的正向合力。因此,摒弃“教育只是学校和家庭的事”这个观念,净化教育大环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打造多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外力保障。

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道出了现代教育的理念,教育既要着眼于社会的横向发展,又要着眼于人类的纵向发展。因此教育要从全局的、长远的、终极的目标出发,他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的多方助力,社会、学校、家庭,一方都不能缺失,共同打造多位一体的教育格局,营造浓厚的培育人、塑造人、发展人的大环境,以使大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慢慢地由片面向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发展关乎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命运。因此,社会所有成员、组织、机构都有责任关心、关爱大学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发展的环境,提供健全、完善的运行机制,提供公平、正义、民主的氛围,让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在数字时代,电子媒体、交互式媒体迅速崛起,并主导了社会的话语权。在日益碎片化、快餐化的消费时代,媒体扮演了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思想供应商和价值引领者的角色。因此,要求媒体应有责任心地、理性地、有见地地传播社会正能量,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关注人的内心需求和价值观念,探索发展的终极意义和社会平衡机制,引导大学生坚守理想、学会理性包容,而不是以娱乐消遣、八卦游戏来吸引眼球、赚取人气。通过媒体引导、舆论的营造,消除教育异化的生存空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每个学生个体行为的指南。学校和家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阵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家长、老师的影响最大,因此家校联合,优势互补,对大学生予以真切关怀,不仅给予物质的保障,更应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不仅教会大学生生存、生活的本领,更应塑造其独立人格、正直善良的品质。可见,构筑多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为大学生提供健康有利的教育环境,是扬弃教育异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实现高等教育的“软着陆”

如果把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异化归因为制度的缺失、管理的缺位,那消除异化的做法将是南辕北辙。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不是规章制度不完善,而是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定,不是管理得太少、太松散,而是管得太多、太死板。消除教育的异化,不是依靠生硬的制度和管理的强化来推动,而是要实现高等教育的“软着陆”,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

实现高等教育“软着陆”途径之一――教育人性化。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深入各行各业,作为培养人、发展人为目标的教育更理应如此。教育的人性化是在灵活的教育体制和科学的教育原则下,给予学生更多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空间以及平等对话的软环境,让学生自由自觉地接受教育,获得思考、创新的能力,通过自我感悟和理解,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是一群有思想、有情感的主体,人性化的教育比生硬的制度管理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人性化的教育手段、方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实现高等教育“软着陆”途径之二――教育个性化。个性化的发展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高等教育在强硬的制度下已异化为工业时代的机器大生产:标准的生产流水线,统一的配件,生产出来的大部分“产品”是失去自我、没有思考的“次品”。大学生的就业率低、失业率高就能说明这点。改“次品”为“优质品”,首先必须明确大学不是加工厂,大学生也不是没有灵魂的产品。个性化的教育是消解教育异化的必然选择。承认并尊重大学生的个性,依据个人的个性特质、内心感受以及理想目标来制定、实施教育方案和发展对策,大学生才会积极主动,自我全面发展才可能持续推进,教育也才能自然而然地回归其本质。

上一篇:关于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思考 下一篇:伯克利加州大学内部管理特点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