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时间:2022-05-28 02:44:53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型”的人才,首先必须有创造性的思维特点,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性的思维,具有鲜明的主动性和独创性。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途径。几年来,我在阅读教学中就培养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了一些探索。

一、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的教学,课堂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这样,学生就有思维的兴趣。《落花生》一文第一节中有句话:我们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有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一般来说,应讲“果然”收获了,但课文却说“居然”收获了。是不是用词不当?通过讨论,学生得出这样的认识,用“居然”,比用“果然”好,用“居然”更能反映作者的惊喜心情,为后面进一步认识花生打下基础,这样的提问,学生有了各抒己见的机会,不但搞清了“居然”的意思,还理解了作者用这个词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矛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平淡的讲解常常使学生厌倦,课堂上要注意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如教《草船借箭》一文。课文讲完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草船借箭”中的这个“借”字用的不太恰当,因为诸葛亮并没有向曹操借箭。问题一提出,课堂就热闹了,学生也争论开了;有的认为这个“借”字用的准确,有的认为文不对题,有的认为用的妙极了。因为这个“借”字,反映了诸葛亮的光明磊落,神机妙算。他一不抢,二不输,而是擂鼓呐喊,大大方方地向曹操“借”的,临走时还说:“谢谢曹丞相的箭”呢!讨论中,学生弄清了课题的含义,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1. 三、提供想像机会,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想象在创造性思维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有意提出一些想象性的话题,让学生亲自想象,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了。如自学《琥珀》一文时,让学生展开各种各样的丰富的想象,描述自己的推理过程。尽管有些想象是幼稚可笑的,但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却作用很大,同时还引导学生打破了思维定势。创造出新的假想,推断出新的结论。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应注意:1教师备课时,必须特别注意动机的激发和提问的启发性。2.上课时,教师不能过多地讲出和示范出所有答案、解释、联系等,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有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3教师要愉快地接受学生的回答,不要怕学生有错误的回答,因为有些回答似乎是不近情理的,但它可能是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后的创造性答案。

上一篇:语文教学的点滴思考 下一篇:如何培养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