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建设中的“涟漪效应”分析

时间:2022-05-28 02:06:55

高校班级建设中的“涟漪效应”分析

【摘要】高校班级是对学生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但目前高校仍存在着班级建设的领航者——班主任对班级的认识和自身能力不一致、班级建设的核心——班干部工作能力和自身影响力不对称、班级建设的基石——班级大众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式不衔接、班级建设的重点——学生宿舍的重要性和功能体现不因应等,使传统的班级管理陷入尴尬境地。借助“涟漪效应”,通过促使班主任宏观把握,合理创设班级建设的关键条件;让班干部提升能力意识,打造班级建设主要条件;吸引大众学生积极参与,奠定班级建设个人条件;发挥宿舍功能性作用,构建班级建设基础条件,从而促进高校班级建设,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班级建设;涟漪效应

1 高校班级建设与“涟漪效应”

高校班级(即班集体 ,下同)是对学生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活动的基层,是学生展示特长、弘扬个性、发展自我的平台。

班集体作为一种组织体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作用无以替代。大学班集体不是学生个体简单的集合,不是中学班集体的简单复制和延续,更不是一个单纯以效率为主的管理体系,而是一种具备教育、管理等功能的综合体制。

八十年代末,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把“涟漪效应”定义为: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未见对这种不良行为的及时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是人群中的领导者,那么波及人群的效应就更加严重。国内将其理解为:由一个点引发周围的点持续震动,震动会慢慢减退,但如果没有任何阻力,震动会波及很远距离的点,特指在社会上有某些现象引起社会波动,如不受舆论限制,将会波及很远的人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其良性发展关乎整个社会的协调运作。因此,促使高校在社会运作中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成为当务之急。需要我们加强对高校学生基层工作的管理,引入“涟漪效应”,发挥其榜样和号召的力量,创造功能健全的班级集体,构建一套具有创新性质、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班级建设体系,进而建立一个优化的班级管理体系。这不仅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发扬大学生的民主精神,展露大学生的天性等诸多方面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新形势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注入鲜活的动力,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发挥班级建设作用,提高高校班级管理水平,推动高校学生基层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 “涟漪效应”视角下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在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些消极、不道德的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了极大的影响,对高校班级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尤其是近年来,各高校连年扩招,使在校生人数激增,而高校内部实行学分制、运用流动教室、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措施,更是进一步加剧了班级建设的难度,使许多在传统教育管理体制下形成的工作方式、方法,在新形势下受到了严重冲击。这些问题诸如班主任对班级建设的认识不足、班干部的影响力不够等,逐渐放大了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弱化了班级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班级建设的领航者——班主任对班级的认识和自身能力不一致。

高校班主任的工作,极富挑战意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仅使大学校园受到了冲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高校班主任也须应对不断升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班主任年龄趋于年轻化,富于激情。近年来,高校班主任渐趋年轻化,学历很高,多为硕士或是更高学历的博士。他们带有青年群体特有的的激情,工作热情高,理论知识强。二是班主任对于班级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近年来,总体来说:高校班主任似乎成为一种尚未着力开发而又被“闲置”的有效资源,是学校想管又不屑管,能抓而又没下力气去抓的薄弱环节。同时,班主任的科研、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他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不需要施加干涉,只要没有特大问题就行,从而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定位在召开班会等琐碎事务上,主要精力则投放在其他地方。总体来说,他们对于班级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自己独特的想法,也没有意愿进行过多改善。

高校班主任的这种对班级认识和自身能力的不一致,在学生中逐渐形成了班主任在有事时才接触,无事不照面的印象,使得高校班级建设工作缺乏领航者,所得成效不明显。

2.2 班级建设的核心——班干部工作能力和自身影响力不对称。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是班级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班干部来说,无论是被同学推选出来的,还是自告奋勇走出来的,都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影响力,但是这种能力和影响力在很多时候是不对称的。

有一部分班干部,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在思想作风和道德水平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学生中形象暗淡,缺乏大家的信任。他们把参与班级管理作为锻炼自己、发展自我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他们把荣誉和前进的机会看得很重,想借助班级的跳板进入到下一个更高层次的平台,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服务同学、构建集体的职能。还有一部分人,善于运用非权力的方法,通过自己的才能品格影响其他同学的思想和行为,但是组织和管理能力不佳,缺乏活力和创新。随着“考研”、“考证”等现象的逐渐升温,大学生自觉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业的加重而不断下降,主要表现在活动参加的热情度低,参与率低,有的即使参加也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这直接影响了班级凝聚力的提高和班级建设的发展。部分学生干部形象不佳,能力欠缺等因素是加剧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

班干部这种工作能力和自身影响力的不对称,使得作为班级建设主要条件的他们,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组织效果不明显。

2.3 班级建设的基石——班级大众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式不衔接。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231.7929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影响力也巨大的群体。新的形势下,他们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思想意识趋于独立化。当代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趋于理性对社会观点的分析更加表现为自主性。特别是在处于现代科学和文明前沿的高校,其独立、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价值观念趋向现实化。在趋于“金钱化”的时代,大学生对价值的追求更加走向实用性,对学校的生活、学习、发展环境等提出的意见进一步折射出他们的现实化趋向。三是个体需求日益多样化。大学生对各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呈现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四是行为方式凸显个性化。大学生对于个体行为方式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学校的统一要求,而是更多的倾向于个性化。[1]

上一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 下一篇: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