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语录 第4期

时间:2022-05-28 01:27:15

读书语录 第4期

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说过一句很动人的话:“我想象,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古往今来,总有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留下来、传下去。其实对于那些爱书人而言,这并非他们绞尽脑汁想出的“劝学文”,而是读书人对于读书本身发自肺腑的深情。小编收集了古今中外各位名人关于读书的只言片语,打乱国别、时代,并置在一起,也许这样的方式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读书本身超越时空与民族界限的至高价值。

(编 者)

古今中外,“劝学文”汗牛充栋,你我都听了,效果如何?那么多人真心诚意地“取经”,但真管用的很少。这里推荐章太炎的思路,作为演讲的结语。章先生再三强调,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10年”条有言:“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而在1912年的《章太炎先生答问》中,又有这么两段:“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曲园先生,吾师也,然非作八股,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合起来,就三句话:学问以自修为主;不明白处则问之;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相勾连。借花献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读书的诀窍”。

――陈平原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一部经典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这些微粒抖掉。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卡尔维诺

我奉劝各位要带着审慎的眼光去看坊间很多的畅销书,特别是那些非虚构的、非文学性的畅销书。你觉得你在看一个很新鲜的东西。看完之后,你觉得他很有道理,说得很对,他说得那么新鲜的东西我竟然觉得很有道理,而且我都看得懂,这个时候你就很愉快。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你学到一些你不知道的东西,但为什么你看得懂呢?其实他说的事情你早就知道了,他换一种说法说,于是你以为你过去不知道。你那么容易地、轻快地就看到一些你以为你过去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你特别骄傲、而且自豪――哼,我也是聪明人!内心深处、潜意识里面觉得自己是明智的、精明的、优秀的、熟练的读者。所以我们总结一下,畅销书的规律有三个:第一个规律就是把你已经知道的事情用你不知道的说法说一遍;第二个规律就是把刚刚的说法重复一遍,再举一些例子;第三个规律是再重复一遍进行总结,就成功了――这就是畅销书。

――梁文道

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朱熹

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众口一致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别忘了批评家也会犯错误,批评史上许多大错往往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毛姆

其实读书是各式各样的,在有一种情况之下废寝忘食地,一本书不读完不罢休,这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比如我写作,要是老是一天写作,也很呆板,也很疲劳,这个时候我写两个多小时了,我又找出一本书来看,又看上半个小时,然后又回到电脑前继续写,这个也是有可能的。我还有一个朋友,就是三联书店的老的总经理范用,他给我介绍他读书的经验,我特别佩服,因为他最爱读书,很多写书的朋友都给他送书,他说他的特点是读书不过夜,接到书,如果好书就认真读下去,如果不是特别好的书,翻一翻拿到一边,基本上一天收到十本新书,十本新书他全看完,这个您听着不可思议,但是我特别佩服,完全可以做到,如果说这个书不错,留在这儿等我有功负再读,第二天这个书不错,我下个月看这个,你要这么放下去,到年底,案头已经放了二百多本书了,您一本都没看。而这位范老哥,他就可以做到来书不过夜。

――王蒙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黑塞

读书太慢的人驰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做事就是呆子。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培根

一个人与书籍接触的越密切,他越能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世界。

――茨威格

读书应当考虑着作眉批,在书的天头加自己的评论。看一本书,如果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可以说你没有好好看,你好好看,总会有些意见的。所以最好在书眉,又叫天头,即书上边空的地方作些眉批。试试看,我觉得这本书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合适,都可以加上评论。从前我念过的那本《马氏文通》,上边都写有眉批,那时我才26岁,也是在清华当研究生。我在某一点上不同意书里的意见,有我自己的看法,就都写在上边了。今天拿来看,有些批的是对的,有些批错了,但没关系,因为这经过了自己的考虑。批人家,自己就得用一番心思,这样,对那本书的印象就特别深。自己做眉批,可以帮你读书,把书的内容人吸收进去。也可用另外的办法,把记笔记和写书评结合在一起,把书评写在笔记里边,这样很方便。准备一个笔记本,一方面把书里重要的地方记下来;另一方面,也把自己对书里的某些讲法的不同意见记下来。

――王力

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 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他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了。”其实那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

――梁启超

所谓的阅读,就是让人得到自由,让作品得到自由。

――布朗基

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不滥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发行了数版的书籍都是,不管它属于政治或宗教性还是小说或诗歌。你要知道,凡为愚者所写作的人是常会受大众欢迎的。

――叔本华

我自十多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没有什么成就,就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作前车之鉴.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旧书,不外乎考据辞章两类.我的嗜好,在考据方面,是偏于诂训及哲理的,对于典章名物,是不大耐烦的;在辞章上,是偏于散文的,对于骈文及诗词,是不大热心的;然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并且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都没有读通.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勤笔:我的读书本来抱一种利己主义,就是书里面的短处,也不大去搜寻他,我止注意于我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这本来不算坏,但是我的坏处,就是我虽读的时候注意于这几点,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 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若是有时候想起来,除了德文书检目特详,尚易检寻外,其他的书,几乎不容易寻到了。

―――蔡元培

上一篇:姥姥 第4期 下一篇:本版主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