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金字塔”型校外会展实训基地的探索

时间:2022-05-28 08:23:18

关于构建“金字塔”型校外会展实训基地的探索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大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行为,指出会展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不足,提出构建“金字塔”型校外会展实训基地设想,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和就业服务,同时满足会展企业人才需求的校企合作平台。

关键词:会展;校外实训;金字塔;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重点强调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能适应行业和企业第一线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主张在实践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技能。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进行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生产能力和技能的重要平台。对会展专业学生而言,会展企业工作场所就是他们进行实践学习和操作的阵地。因此,高职院校与会展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实训基地成为了会展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一.会展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

高职会展专业的人材培养方式,使会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了教学的重要环节,各种形式的校外实训基地孕育而生。由于会展企业经营活动的特殊性,比如:1)会展现场工作的短期性,使学生无法进行较长时间、有规律性的现场服务实训;2)无相对固定的工作场所。拥有场馆或会议场所的会展企业相对较少,多数企业是以会展项目进行经营管理的,这种校外实训基地,无固定场所,实训活动内容具有不稳定性。3)会展企业活动涉及面广,相关性强。同一个实训基地,有时会因会展项目的不同而开展会议、展览、旅游、酒店、物流、策划和营销等单一内容的实训活动,难以形成系统性的、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的综合性实训活动。因而,会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环节上具有其特殊性。

目前已建立的会展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在合作形式上大致可归纳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校企建立一种短期的会展服务关系,即是临时性的会展服务行为。当会展企业举办某一项活动临时需要服务人员时,高职院校为其提供会展专业的学生到会展现场进行服务。会展活动结束该合作关系终止,直至下次企业需要人员时,再次进行合作。这种属于是松散型的实训基地类型。二是紧密型的实训基地,即是校企之间签订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其主要特点是企业与学校签订长期接收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活动的合同,企业提供固定的时间和实训场所。这种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由于时间与场所较为固定,学校教学能依据企业需求提前安排教学环节,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效果较为明显。三是强化型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在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企业定期派遣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学校逆向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会展活动,使教师在实践中获取行业新信息和动向,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环节。

以上三种形式在目前会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运用最广,而其中又以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最为普遍。三种基地模式虽然将校企合作关系由浅到深不断深化,但在注重与企业合作前提下,缺乏针对学生技能培养和职业规划的定向式、一体化培养目标和方案。以致学生对自身专业技能学习目的和职业规划认识不足,失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二.构建“金字塔”型校外会展实训基地的设想

针对只注重校企合作,缺乏从学生自身技能培养和职业规划整体性考虑的现状,提出来了构建“金字塔” 型校外会展实训基地的设想。“金字塔”型校外会展实训基地建设,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1.从学生维度建立的金字塔型实训基地

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基地建设。从人材培养的系统性出发,在强化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将会展学生在基地实训主要分成三个时段逐步推进。

第一阶段,大一学生大批量进入到会展企业中实训,成为金字塔型实训基地的塔基。所有的学生将按企业要求随机分配到各个岗位上,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到会展活动中的不同工作环节。学生通过不同的岗位实践,掌握该专业的学习要求和基础技能。在基地实训活动中,反思校内理论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学习。

第二阶段,二年级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和实训。此时,会展企业将根据会展活动实际的岗位需求,对专业学生进行面试,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选择部分学生进入会展企业所提供的岗位进行深一层次的实训活动。此时的实训岗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如国际展会,要求从事接待岗位的学生必须能用流利英语与外宾进行交流。而从事会展营销岗位的同学,应具备一定的营销策划能力。这种有选择性的岗位实践机会,能增强学生的竞争和优患意识,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当然,合作企业也应在此阶段尽量多地安排不同的实习岗位,以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获得至少一次的实训机会。此时,每次进入企业实训的学生数量剧减,构成了金字塔的中间层次。

第三阶段,三年级会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应聘该实训基地提供的实训岗位,并进一步争取企业的顶岗实习机会。此时,企业只根据内部正式岗位的不足,设立少量的顶岗实习职位。人数较少,形成了金字塔的上层部分。

2.从企业维度进行的金字塔型实训基地建设

与从学生维度建立的金字塔型实训基地相对应,从企业角度形成的金字塔型实训基地,具体模式如下:

首先,企业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提供最基层的会展工作岗位,由企业员工带领学生在会展活动现场服务实训。由企业管理人员或高年级有经验的学生在实训基地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岗前指导和培训。此阶段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接触到会展活动的主要工作环节,熟悉会展运作机制。这时,企业提供大量基层岗位,构成该实训基地的塔基。

接着,在第二阶段,企业提供一定具有技能要求的岗位,大二学生通过筛选进入相应岗位实训,每个岗位企业配备一个员工主管进行岗位培训、指导和管理,进入该岗位的学生一切实训活动由该主管负责,学校教师进行协调和指导。其它没有进入这些岗位的学生,由会展企业安排到基层工作岗位实训。企业提供一定量的具有技能要求岗位,形成了“金字塔”型实训基地中间部分。

第三阶段,企业提供一些核心岗位,并在三年级学生中进行核心实习岗位招聘。通过竞聘方式使少量的学生进入会展企业的核心工作岗位,如前期活动策划、展场管理、客户管理岗位等。并与顶岗实习、就业培训联系起来,使学生毕业后获得该职位,最终促使学生完成从实训――实习――就业的定向式、一体化职业教育环节。其它学生按教学要求在基地中完成普通岗位实训。这时,核心岗位构成了建设“金字塔”型实训基地的塔顶部分。

三.“金字塔”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建立“金字塔”型校外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建立“金字塔”型校外实训基地不仅能满足会展企业用人的需要,又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长期性、针对性和系统性职业岗位技能培养和规划的平台。学生通过企业提供的具有“金字塔”型技能要求的岗位实训,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地对会展专业技能进行学习。因实训模式目标明确,技能要求详实,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要求不一致的问题。而且,从企业提供的系列岗位实训中,学生明确了今后的从业方向,能提前进行职业整体规划,为今后从业奠定基础。因此,有必要建立“金字塔”型会展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从企业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来看,企业与学校共建“金字塔”型校外会展实训基地也有其必要性。基地建设一方面能解决企业会展活动中经常面临的专业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培养一批能随时进入工作状态的新员工,缩短新员工入职适应和学习时限,具有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

2.建立“金字塔”型校外实训基地的可行性

会展“金字塔”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个多方博弈的利益结合体。学生、教师、企业、学校四者从基地建设中各有所得,各取所需,并形成共识,成为了基地建设不断推进的原动力。学生通过基地实训活动获得必要的专业技能,提前对终身职业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使学生在职场中更具竞争力。教师则通过与企业间的互动活动,增强对会展行业的了解,使教学与实践能始终保持一致。企业通过学生提供服务中解决经营活动中的系列问题,并引导学生学习企业实践需求的技能,为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员工。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更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意味着就业能力的提高,那么就有更多的学生愿意来报读该专业,提升了学校的入学率,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因此,建立“金字塔”型会展校外实训基地具备现实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许凌,浅论高职院校旅游与会展实训基地的建设[J],职教论坛,2010(12);

[2]张红,关于建设高职校内会展实训基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0);

[3]朱海波,赵秋利,赵敏娟,构建“立体化”校外实训基地的探索[J],经验交流,2012(11);

[4]张静,高职旅游酒店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构想[J],工会论坛,2005(7);

作者简介:邱湘琪(1977-),硕士,助教,高级会展策划师,研究方向:会展教育、英语教育。

上一篇:乡村旅游的开发 下一篇:探讨应用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