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球运动员左侧支撑技术训练手段的实验研究

时间:2022-05-28 04:39:18

铅球运动员左侧支撑技术训练手段的实验研究

摘要:左侧支撑技术在整个技术环节里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从全国运动员技术的情况来说,左侧支撑技术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从技术环节来看,左侧支撑技术也确实比较难掌握。本文以现代铅球技术理论为依据,采用实验研究的手段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训练手段对左侧支撑技术及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铅球 左侧支撑 训练手段

左侧支撑动作是推铅球最后用力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部动作主要包括左脚着地左侧拉紧形成交叉左腿微屈蹬伸的用力过程,其运作过程为:在滑步时,当左腿完成向投掷方向的摆动、积极下落时,左膝外展,尽快地使左脚下压着地,以取得双腿支撑。随着左腿的积极下压形成良好的左侧支撑,为最后用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左侧支撑有利于加大器械的飞行距离;有利于增大最后用力的力量;有利于掌握最佳的出手角度;有利于维持身体平衡。所以左侧支撑的技术非常关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昌市体校投掷组的20名运动员配对后平均分为两组即1组和2组两组水平相当。确定1组为实验组,2组为对照组 。在实验前测得运动员身体素质及技评,并经统计学检验,可以从表1中看出两组学生在这几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表1实验前运动员身体素质及技评情况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P

立定跳远(M) 2.739±0.057 2.749±0.25>0.05

100M跑 (S) 13.63±0.23 13.63±0.225>0.05

铅球后抛(M)15.02±0.22314.99±0.233 >0.05

技评(分) 80±1.51 78±1.58>0.05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法。采用对比实验法,两组学生由同一教练任课,运动负荷的安排大致相同。每周六堂课的训练,每次训练课实施相关训练手段。

2.访谈法。对多名铅球教练进行了访谈,分别是对目前南昌市体校铅球运动员左侧支撑技术的现状调查,了解到每位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并且对于采用辅助训练手段进行了探讨。对每位运动员进行了访谈,了解到他们对于左侧支撑技术的理解、感觉。

3.文献法。查阅了大量的国内有关文献资料, 包括田径教材和教科书,了解到目前国内的一些训练手段及研究现状。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

经过四个月的实验研究,对两组队员进行相关指标重新测定(见表2),并且对两组学生进行了严格的考核(考核由多名专业铅球教练员技评,达标女子采用四公斤,男子采用六公斤铅球)。并对考核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处理(见表3)。

经过统计学检验,我们可从表2中看到,两组队员的身体素质未出现显著性差(P>0.05),可从表3中看到两组学生的达标成绩以及在技评上呈现显著性差异(p

表2实验后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情况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P

立定跳远(M) 2.86±0.055 2.85±0.056 >0.05

100M跑 (S) 13.53±0.229 13.55±0.19>0.05

铅球后抛(M)) 15.88±0.275 15.82±0.299 >0.05

表3两组队员技评,达标成绩对照表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P

计最高成绩 9285

评 最低成绩 7268

(分)平均成绩 85.87±1.6180.47±1.62 <0.05

达最高成绩14.50 14.19

标最低成绩 13.56 13.28

(m) 平均成绩 14.56±0.178 14.38±0.187 <0.05

(二)实验分析

1.滑步节凑及用力顺序

滑步节奏,按照用力惯性,是前慢后快,逐渐加速的过程。滑步并不是越快越好,是一个适合自己并有利于发力的节奏(已有论文论证①)。滑步节奏是建立在正确的滑步用力顺序上的。对于滑步用力顺序目前普遍认为是先团身―移动重心―摆出左腿―右腿蹬伸―收右腿―左脚插落(已有论文论证②)。当滑步节凑及用力顺序出现问题时易导致重心往后坐,引起上体后仰,重心往左侧移,不能形成正确的预备动作,所以掌握合理的滑步节奏及滑步发力顺序是为了形成正确的预备发力动作是为了保证左侧支撑到位。

2.上体“扭紧”

上体扭紧,是当滑步落地后,上体留在后面与髋腰形成十字交叉形成超越器械。如果在落地后髋腰与上体不能形成十字交叉扭紧动作,不能形成最后用力的超越器械动作。这样整个身体就会呈现出较“散”的状态,就像橡皮筋一样没有拉紧就弹不出力来。所以上体扭紧能够形成超越器械使铅球远远地落在身体的后面从而加长最后用力作功距离并且扭紧上体也是左侧支撑所要求的。所以在滑步过程中上体一定要扭紧、留住。

3.关于左腿落地

左侧支撑技术的到位与否,首先是建立在是否形成了正确的准备动作。左脚堵在右脚前面是指左脚(后脚)落在右脚前面(前脚)。一旦左脚堵在右脚前面,只能靠撤左侧,或者是“跑上体”把铅球推出去。左脚的正确落地是左右脚在一根线上,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脚前后的距离在半只脚之内。左脚是以脚掌内侧,落在圈中心线的右侧,靠近抵趾板。落地时形成原地投的动作,整个身体形成了一个最后用力前的良好预备动作。

三、训练手段的设计

(一)滑步顺序及节凑的训练手段

首先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然后是做相应的辅助练习。让实验组的运动员扶着一个固定物或者是同伴的手做原地团身―移臀―摆左腿―蹬右腿―左腿插落动作,进行循环练习。让运动员体会用力顺序及发力部位。

(二)上体“扭紧”的训练手段

训练手段是从提高滑步能力,纠正滑步上体乱动的错误动作开始,首先持标准球连续滑步模仿,然后做顶髋留上体的动作形成“反弓形”的超越器械动作,这样有利于帮助运动员找髋腰用力的感觉和左侧支撑的感觉,形成髋腰用力的动力定型。最后结合滑步模仿做完整的技术动作,从滑步预摆,到最后出手动作,让运动员体会完整的技术动作,以至于在经过多次模仿后不会导致用力脱节,停顿的现象。这样从分解到完整的模仿既做到了分解时动作技术的准确又做到了技术动作的连贯性。

(三)左脚堵的训练手段

出现左脚堵的情况主要是核心肌群稳定性较差,运动员在滑步过程中出现重心起伏不稳定的情况,导致左髋会往下沉造成左脚堵在右脚前面。所以,只有核心稳定了,才能解决左脚堵的问题,这样就保证了左侧支撑,右侧发力。主要是加强髋腰的稳定性及灵活性,具体的训练手段是负重转髋、直臂深蹲、侧卧挺髋、仰卧挺髋、起跳转髋、练习髋腰的灵活性。

四、结论与建议

左侧支撑在整个铅球技术里,是一个比较重要而又相对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左侧支撑制动是推铅球最后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滑步结束后左腿快速主动的积极下压支撑不仅能保持滑步取得的预先速度而且由于左脚主动积极着地形成有力的制动。推球时左侧支撑增大了推球的半径增长了工作距离提高了推球的速度。但是左侧制动并不是左侧不动而是左腿积极蹬伸从而加速右侧的转送发力。在投掷课练习中往往出现只注重右侧的用力而往往忽视了左侧的用力。所以在平时训练时一定要加大力度注重左侧支撑的技术练习。利用多种辅助手段帮助运动员尽快掌握左侧支撑技术动作,更好的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丁国华.我国三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技术特征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4).

[2]吕崇东.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左腿摆动问题的探讨[J].河套大学体育系.2006.3(4).

[3]肖开提,百合提.浅谈掷铅球最后用力中的左侧支撑[J].新 疆 教 育 学 院 学 报.2001.17(2).

[4]孔祥弟.浅析"左侧技术"在投掷铅球过程中的作用[J].科技教育.

[5]高鹏程.铅球最后用力中左侧支撑的技术分析[J].训练研究.

[6]赵建党.浅析青少年推掷铅球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2009(6).

[7]苏平,蒋燕.关于优化推铅球左腿支撑技术结构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1).

[8]王锋.对少年运动员推铅球技术的节奏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

[9]陈纪阳.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要点及其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学院.2006.5.

上一篇:浅析跳水训练中的技术误诊给运动员带来的伤害 下一篇:2010射箭世界杯上海站裁判员执裁状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