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时间:2022-05-28 12:56:28

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小区的环境污染面临着一些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应时而生。文章主要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宅理念,提出了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原则,从而结合某生态住宅小区安全,进一步针对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要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粗放型增长使得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消耗及浪费日益严重。而世界资源消耗第一的行业正是住宅业。在我国住宅的消耗已达到全国总消耗的四分之一,而同样条件下每平方米的能耗竟是欧美日等地区的3倍。因此,为了保证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政府根据我国的现状制定了加强环境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以达到人口、社会、环境、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1 绿色生态住宅理念

绿色生态住宅同园林住宅、山水住宅等具有不同概念,是人、自然健康和谐发展的体现。绿色生态住宅也被称为生态住宅、绿色住宅等,是以生态学作为基础、人与自然为核心、实施可持续发展、在住宅的建设及使用过程有效地运用技术成果和自然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打造自然、健康、舒适的生态住宅。其基本思想就是指在设计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场所和建筑设计中树立完整的生态观。

2 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原则

生态住宅小区除了要注意达到舒适、健康外,还应体现生态效益,并呈现出一种新的人类生活方式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其规划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协调建筑物同周围环境, 使房间有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

(2)简洁适用的室内装修, 降低化学污染以及辐射量,达到规定指标。

(3)按规范做好房屋的围护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隔热、御寒、隔音、密封功能。

(4)小区内应设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且小区的绿化程度要高于40%以及无的地面。

(5)制冷、供暖及炊烧等方面尽可能地用环保能源及自然能源抑或是可再生能源来。而部分日照达两千五小时/每年的地区应装使用太阳能的设备。

3工程实例分析

3.1概述

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7万m2,以多层和小高层框架结构的住宅为主,总建筑面积近10万m2,小区定位为现代生态型高尚住宅区。

3.2规划组织形式

整个小区规划遵循了中国传统的南北朝向的建筑布局结构,汲取了江南传统的造园艺术,针对地段的特殊位置,采用其特有的系统设计的概念进行空间的组合,以景观主轴为人流交通中枢。并通过主轴进入每个组团形成一个崭新的空间序列:住户――宅间绿地――组团绿地――公共绿地;建筑南北向以小高层、多层为主,加上东西向的围合,高低错落,这一规划打破了传统的或现有的居住小区规划的模式,,同时住宅建筑的布局也打破了以往的小间距、狭长、闭塞的空间感觉。整个小区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向心围合的、开敞多用途的绿色大宅院和住户日常生活是最直接贴近的交往、休息、活动空间,而且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条件,增加了户外活动的内容,丰富了邻里之间的社会交往,还给现代居住模式提出了新的理念。

3.3规划设计要点

3.3.1规划结构功能定位

将概念模式翻转成一个空间模式,利用小区交通路网和绿化带将小区分为用地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商业区和绿化休闲区。分区明确,联系便捷,形成以绿化休闲区为核心的家园模式。同时,园区内的空间设计包括从公共到私密形成多层次性的、完整的空间序列。我们在寻找着这种等级及等级间关联的体现和建筑及场所空间的归属感与参与感的相关特性,从而避免归属感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在园区内设置了相应的景观空间节点,从而使其产生一种明确的归属感和场所的可识别性。注重处理好各个交接处的呼应与延伸,从而较好地完成了引导作用。空间集合与节点的相依相成,使规划结构完整、严密。

3.3.2交通组织

强调交通组织的多元性和平等性。采用环路网状将小区的多个清晰的结构加以分区并成网状向各个目的地延伸。尽可能减少设计小区内机动车流与人流活动的交叉和并行长度,利用环境暗示的方法多重限速。特别注意消除车流对社区绿化系统的穿越,以保证整个步行系统的维护。另外,为方便残疾人,在园区内还设了残疾人坡道。

3.3.3景观空间

整个小区由两岸的景观所带动,并着力于对景观视线的组织安排、分析和组合视景,小区的主入口景观轴线与沿江景观轴线交会于中心活动广场。景观与人及为人所用区域和空间的联系,确保功能和景观的相互和谐,是我们努力探索的重点。同时开阔的景观空间设计,使小区内部空间视觉走廊畅通,并对视线产生持续的向心性吸引力。

3.3.4绿化系统规划

注重点、线、面的结合,在城市干道周边及小区主干道上,多以常绿树种为主种植,形成结构线型绿化,削弱城市噪音干扰,保持小区内及私密空间的安静,减少扬尘污染,同时又可美化环境。结合休闲绿化林荫路及建筑周边绿化等构筑小区内绿化网,广场绿化及过渡空间呈点状分布,常绿植物及落叶植物相交,并配置灌木及花草。自然生态环境再造区可调节小区的小气候,形成富有特色的小区园林环境。此外,贯穿景观轴线的水体既是景观环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绿化工程的重点。

3.3.5水系的引用

人工水体导向设计是本方案的重点特征之一。把河水引入小区内,贯穿整个景观主轴线,并运用曲线有节奏地引伸至湖面。不同的水体形态连接了景观的点和面,使水、绿、路、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局面,体现了江南的文化特色。

该小区在水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对小区建设所涉及的水环境体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景观水体系统、绿化用水系统等,进行了周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小区景观水体布局合理,水景与公共绿地融合为一体,环境优美,与自然和谐,水面高程分级合理,充分利用多种池内自然净化措施,较好地利用了雨水作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充用水。该小区雨水利用以渗透为主,通过合理规划雨水径流途径、设置多种渗透设施等措施,充分利用雨水,为小区内大面积绿化和景观水体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用水。

3.3.6照明系统

小区内的照明系统由高位照明、低位照明、景观照明三个部分组成。交通干道上的照明应符合车行和人行的不同的要求。车行干道用高位照明,人行干道用低位照明,景观园区用园林照明,以两条景观轴线上的景观为重点,强调了景观的趣味性和怡人性。并按道路级别及功能的不同性质确定不同的亮度,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灯光组织,展现整个小区层次丰富的空间氛围和突出小区夜晚的景观。

3.3.7环境装置系统

环境的装置系统不仅要求在其使用功能上强调合理性,同时在造型上亦追求个性化及趣味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配合广场休闲绿地适当安排中小型雕塑,提高小区的文化品位,增强小区内的艺术氛围。

4 结束语

总之,居住区生态环境设计宗旨在于表达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对自然的尊重,通过对居住行为的深刻理解,然而只有把小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对小区的内外建筑空间中的物态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让能源、物质能在小区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序地循环及转换,实现自然生态的平衡,得到一个无污染、低耗、高效、无废的生态小区,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李强. 冬奥会影响城市发展的效应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32期

都灵冬奥会官方网站 www.torino2006.it

美国洛杉矶奥运基金会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 下一篇: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