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单眼手术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5-27 08:59:56

眼科单眼手术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眼科 武汉 430064)

【摘要】目的:提高护士对眼科单眼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降低眼科手术患者跌倒发生率,加强对患者住院安全管理。方法: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 结果:对照组发生2例,观察组无跌倒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达到100%。 结论:提高了医患家属参与安全防范的意识及主动性,从而降低了跌倒发生率。

【关键词】眼科;单眼手术;跌倒;风险评估;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57-02

我院针对单眼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对危险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倾听患者对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见,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杜绝眼科患者住院期间跌倒、摔伤等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5月60例年龄≥50岁单眼手术患者设为干预组,2010年9-12月60例年龄≥50岁单眼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比较

表3 干预组患者或家属对护士预防跌倒满意度情况(n60)

1.2 方法

1.2.1 跌倒预防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跌倒护理干预措施,在眼科患者手术后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口头宣教,介绍护理安全措施,使患者及其家属引起注意,防止跌倒。干预组使用眼科手术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依据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2.1.1 制定眼科手术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 评估内容包括:年龄、意识状态、单眼术、双眼术、平衡能力受损、步态不稳、有眩晕发作、6个月内跌倒史、有晕厥史、眼用镇静剂、扩血管、利尿剂等。存在1项风险因素计1分,总分2分,有跌倒风险;总分≥3分为跌倒高危风险。

1.2.1.2 建立预防跌倒护理干预措施: 对跌倒风险患者给予特殊护理干预:如陪同患者去厕所,加防护床栏,保证呼叫器畅通,在病人床头挂醒目“防跌倒”标识,物品放置于易拿到的位置,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发放图文并茂的预防跌倒健康教育小册子,内容包括跌倒发生的原因、危害,强化病人、家属的安全意识,责任护士实施24小时小组负责制,加强巡视,及时协助。

1.2.2 评价方法: ①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②患者或家属对护士预防跌倒满意度调查。出院时对干预组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发放问卷60份,收回6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跌倒发生情况: 干预组60人无发生跌倒事件,对照组60人,发生跌倒事件1起,占1.67%(表2)

2.2 干预组患者或家属对护士预防跌倒满意度情况见表3

3 讨论

单眼手术患者的安全在临床上容易忽视,实施眼科手术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清晰指引护士,专科化预防跌倒水平的提高。以往,护士对跌倒高危人群识别,评估不足,缺乏针对性和预见性。预防跌倒专科表格的设定,使跌倒风险评估具有统一的标准,更加规范,给护士预防跌倒的护理以具体的指导,护士能主动采取评估―得分―判断―护理干预―评估反馈的工作方式,进行分析判断,对跌倒危险性进行分类,重点关注,重点交接班,预见性防范管理落实到位,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关注与支持,可操作性更强。通过这些举措,降低了可能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患者或家属对护士预防跌倒满意率达98.33%~100%。

参考文献

[1] 廖晓春,廖淑梅.老年人跌倒的评估及预防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64-66.

[2] 唐晓英,蔡学联,郑芝芬,等.住院患者跌倒普防和专科化预防研究及效果[J].护理杂志,2009,26(1):59-61.

[3] 蒋文珍,刘薇群.跌倒风险评估表在护理病房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社区卫生保健,2010,9[3]:223.

[4] 王虹.设立病房专职健康教育人员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J].护理杂志,2005,22[12]:97-98.

上一篇:某市售胎膜早破试纸在我院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下一篇:76例原发高血压3级的患者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