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并非不妙

时间:2022-05-27 06:09:28

现在是大“市”不妙,而不是大事不妙。大“市”是跟大事走,如果大事不是不妙,则所谓大“市”不妙并不可怕。

到7月23日,欧债危机已告一段落,因为欧洲公布了对91家银行进行的压力测试的结果,成绩较市场预期好得多。

瑞信此前估计欧洲银行要注资900亿欧元,是众估计中最悲观的;高盛则估计有10家银行一级资本充足比率不足。而实际结果是,只用注资35亿欧元,只有7家银行需要注资。

当欧债危机日日上头条,大户便可以每日炒高炒低,赚到盘满钵满。跟风的散户则输得一塌糊涂,今时才发觉,原来欧债危机只是大鳄吹出来的遮眼泡泡。

另一个被大户吹出来的遮眼泡泡是美联储主席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讲话。伯南克当时讲了句“unusually uncertain(异常的不明朗)”,市场便认为衰退将至,道指跌去百多点。第二天伯南克继续在国会听证会上发言,大家都认为并无新意,但美股却升了两百多点,市场认为是当晚公司公布的业绩好。果真如此吗?信一半都死。

其实,现在是大“市”不妙,而不是大事不妙。大“市”是跟大事走,如果大事不是不妙,则所谓大“市”不妙并不可怕。

近日认为大“市”不妙者有以下理由:1. 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结果不可信,欧债危机未除;2. 伯南克说美国经济是“异常的不明朗”,美国有双底衰退危机,但美联储只说会适时出手,市场担心其已是束手无策;3.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自今年3月起,投机者一直在炒欧债危机。有人认为欧洲银行压力测试成绩太好,不可信。是否可信其实要看测试的要求是否合理。今次欧洲银行的压力测试是用以下假设:欧洲GDP在18个月内下滑3%(此即有第二次衰退),股市下挫两成,3个月利率上升1.25%,10年期债息升0.75%。这些假设不可以说是极严苛,但亦不是太宽松。在金融海啸后,GDP的下滑幅度和利率上升幅度都是在此区间。怀疑欧洲银行压力测试不合理的人似乎少谈了一件事,就是在过去18个月里,欧洲的银行已集资了2200亿欧元去充足其资本。欧洲的问题应该能解决,前景是光明的,现在是快乐的痛苦着。

伯南克称美国的经济是“异常的不明朗”,应不是指美国经济再有危机,因为大企业的滚存资金达到两万亿美元,而美国银行存于美联储去收息的资金亦达一万亿美元。基于此,美国的经济并不是缺钱,而是信心,没有信心就不敢用这上万亿美元,而宁可让之坐冷板凳。

伯南克讲过他仍有4招可用,去驱使这些资金活动。这包括:

1. 向银行体系再注资,即再向银行购买债券,使银行有更多的钱去放贷。但这可能有3个坏后果:一是美国人民不欢迎;二是美元会贬值,以后要收回这些美元便更费力;三是银行仍可能不借,而将资金存在美联储去收息。

2.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要求。今时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仍是仅仅够,要降这个比率,会使人对美银行体系失去信心。

3. 降低存在美联储资金的利率。今时存在美联储可收0.25%的利息收益,高于银行吸收存款所付的利率。如果降低利率,银行的盈利可能下降。

4. 选择性地调低利率。由于不知美联储会怎样去选择,所以不好预测。

伯南克对经济的“异常不明朗”判断和他的异常不动作引起市场的不满。不满的人似乎忘记了,美联储只负责利率及货币供应,不是万能的。但美国经济不好却是事实,只要就业问题解决不了,就将继续痛苦下去。

至于中国经济放缓,是在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的放缓,适当的减速是有利的。另外,中央已表示,下半年经济工作将以稳定政策为主基调。这意味着,政府又将开始新一轮旨在调整结构的政策刺激,这将利于股市。

上一篇:世博园里寻清凉 下一篇:QDII为何仍难热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