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角度浅析新闻模糊语

时间:2022-05-27 03:29:13

从语用角度浅析新闻模糊语

摘 要:准确性、及时性和简明性是新闻的三大特点,然而模糊语却大量地存在于新闻文体中。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模糊语存在的原因,从五个方面对新闻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怎样在新闻中更好地应用模糊语。

关键词:新闻;模糊语;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67-01

一、引言

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洁,客观事实在新闻作品中要求以再现的方式准确真实地反映出来。然而瞬息万变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仅靠使用精确的言语来描述是行不通的。某些时候,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事物发展的随机性,以及记者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得记者只能运用模糊性语言来达到相对准确,而且有些时候,模糊性语言反而可以达到精确语言所达不到的效果。

二、新闻模糊语存在的原因

1.模糊词语本来就是语言系统中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而语言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用有限的语言符号去表现无限的客观世界,模糊性就不可避免。况且万事万物也没有绝对精确的界限。

2.人类能够进行模糊思维。经过长时间的进化,人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体现在人不仅能够在科学技术领域进行精密思考,而且还能运用模糊思维能力处理一些模糊信息。在日常交际中,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即使使用模糊语言也能够明确表达出来。

3.新闻自身的需要。新闻报道自身的特点使得新闻报道中模糊现象得以存在。在新闻中为了将重点突出,会对有些不必要的细节进行模糊处理。而且有些新闻报道本身就只是对未来局势的一种预测,因此也不大可能使用精确的表达方式。

三、新闻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缺少详细信息。个别信息如时间、范围、程度、数量,新闻作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一一精确核实,因而采用新闻模糊语。但这些模糊语的使用对其要体现出来的主旨没有丝毫影响,同时从繁就简,反而达到了突出层面的效果。

2.避免新闻的负面传播效果。像一些犯罪案件新闻中的犯罪过程,不是很重要的时间、地点和电话号码等具体数字,或涉及相关人士的权益时都必须做模糊化处理。

3.特殊语境的需要。对于有些语境,新闻中使用模糊语来表达特殊含义,可以起到安全保密,减少刺激,法律维权和人文关怀的作用。法律维权与人文关怀在近些年里体现得比较明显,例如被视听媒体上大量隐去的真实姓名与面貌等,既符合法律上的隐私权也体现了对人格的尊重。

4.礼貌原则。根据G. Leech 提出的“礼貌原则”,模糊语的适当使用,可以使话语更加得体,委婉含蓄,礼貌客气,以免冒犯他人。在涉及政治外事的新闻报道中,往往掺杂了大量的模糊语言,其作用就是将过于对立和锋利的语言表达得委婉一些, 以达到回避和掩饰的作用。

5.自我保护。新闻报道者使用模糊语留有周转的余地从而起到自我保护作用。像一些来源不便指出的报道往往采用“据悉”或“有评论指出”等。这些表达虽然模糊,却可以帮助报道者免去某些可能要其承担的责任。

四、在新闻中更好地应用模糊语

1.区分模糊语言与含糊语言。模糊语言是指表象模糊但本质明确的语言;而含糊语言是指模棱两可、表述不清的语言。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模糊性语言只是一种写作的方式和技巧,在没有准确调查采访的情况下就用含糊语言来取代模糊语言则是不可取的。

2.杜绝乱用新闻模糊语言。若不分场合地随意使用模糊语非但达不到新闻预期效果,还会影响新闻质量。模糊性语言的不确切或不精确是相对而言的,不是不正确。新闻报道中出现模糊语言时,必须遵守新闻的真实性,它是记者最大程度地还原事实真相和多方面衡量之后的最佳选择。

3.与精确语言搭配使用。语言的精确性和模糊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新闻中巧妙的搭配使用模糊语与精确语能够使新闻更好的发挥其公共作用。从大量的新闻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模糊语言在新闻中的使用还是比较频繁的,如“近年来”、 “据了解”等词语,还有一些类似的模糊语句,如“介于……之间”等。

五、结语

总之,新闻中不仅可以存在模糊语言,还能在模糊语言的帮助下增强自身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模糊语言的这种特殊语用功能使新闻报道更具有弹性,避免绝对化,从而更有效地向广大群众传递新闻信息。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新闻中的模糊语言,不仅对语用学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而且对新闻报道者或新闻媒介正确使用模糊语达到成功的传播新闻意图也有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Channell,Joanna. Vague Language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M].London: Longman, 1983.

[3]刘进.论模糊语言的言语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上一篇:浅谈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从委婉语看中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