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化感知失配与对外汉语教学

时间:2022-05-27 03:12:50

最小化感知失配与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对学习者的动机、目的与需求的研究在汉语作为二语教学的研究中意义重大。在研究的过程中,易忽略根本之处――学习者的动机、目的与需求的变化源于感知失配。通过将Kumaravadiveliu的“最小化感知失配”@一概念进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以期引起研究者与教师们的重视。

[关键词]感知失配;对外汉语教学;协商;多元视角;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2005605

0引言

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总是存在着一种悖反的现象,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着差距,也就是说,教师所教的内容学生可能部分或完全地不感兴趣。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感知失配现象。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感知失配也许是造成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第二语言教学更好地发展,教师们必须具备深刻的洞察力与敏感度,及时认清师生之间存在的感知失配问题并及时寻找办法将其最小化。Allwright讲述的一个事例正好说明了学习者对教师的意图及教师创造的学习机会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一位教师(以英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经常习惯性地在会话课中对话训练,要求学生们首先进行对话,然后再展开讨论。一次,他如往常一样,先发给学生1份对话的材料,但是部分学生很快就其中的1个话题讨论起来,这种热烈的讨论大约持续了20多分钟――这是这位教师希望看到的,不过学生们平时很少有这样的表现――1位女学生举手问这位教师:“请问老师,我们的会话练习什么时候开始?”[1]这个事例告诉表明,教师的意图及其希望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机会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认同和接受,这也同样表明一个问题,即教师的输入与学生的获得之间存在距离。教师的输入是指教师通过提供口头或书面的语言材料或其他形式的信息,并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学生应该在本堂课中学习并掌握的。学生的获得则指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参与或其他的学习方式得到的东西,不局限于语言材料等所提供的现成信息。基于这样的分野,感知失配问题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被逐渐意识到。

1感知失配问题的研究

关于第二语言教学中感知失配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研究集中于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与学习需求,却很少注意到师生之间的感知失配问题。而在国外的二语教学界,这样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Slimani针对以英语为外语学习的阿尔及利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许多情况之下,教师设计的许多教学细节并不符合学生的真正需要,而且学生学习之后的体会和领悟与教师的期望也大多相反。最重要的情况还在于,在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要点之中,学生仅仅能注意到44%,而其他大部分的教学要点则由于教师的安排不合理而被学生忽略[2]。因此,Slimani的研究证实了上述提到的师生之间的感知失配问题。Block将西班牙MBA的学生作为调查的对象(这些学生把英语作为外语来进行学习),最后发现“学生在思考上具有自主性,而且教师与学生们在‘看待’课堂教学及其各项活动上存在着现实的差距”[3]。Barkhuizen1998年对南非高中(学习英语作为二语)的教学研究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看法,并指出:学生对教师的好意似乎并不领情。因此,Barkhuizen感到不可思议,比如教师们很难相信学生会对机械的语言训练情有独钟。基于这样的现实,Barkhuizen建议:“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特别是要重视了解学习者的感受和认知。”[4]

以上3位学者的研究共同表明了这样的事实: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无论英语是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或者是其他语言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上述研究都证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确实存在着感知失配问题。为此,库玛指出:“我们越了解学习者的个人学习方法和个人性格特征,我们教学干预的效果就会越好,越有效。”[5]然而,这只是老生常谈,关键的问题在于去探索是什么样的因素造成了师生之间对于教学活动、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目的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Kumaravadivelu在1989~1991年的调查研究指出了导致师生之间感知失配问题的10大因素,它们分别是:认知失配、交际失配、语言失配、教学失配、策略失配、文化失配、程序失配、讲授失配、评价失配和态度失配,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6]。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感知失配的存在并不只是阻碍语言教学的因素,相反地,这种失配的存在可以让汉语教师更好地去探索失配的根源并进行有效处理,终而将之转化为又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因为不同的视角、知识与学习策略,往往会激发出矛盾,而在这种矛盾解决的过程中,新的认知视角,新的知识与学习策略又会被创造出来。这就要求汉语教师们须具备多元的视角,进行角色或身份的转变并积极与学生沟通协商。

2感知失配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感知失配问题的存在,教师不应仅将其当作阻碍的因素加以处理,而应积极探索并将其转化为最佳的学习机会。基于国内关于感知失配问题研究的忽视,本文引进“感知失配”这一概念,希望能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一点微薄的启示作用。

2.1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中心地位,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操纵者,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学习者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角色的转变则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此种意义,汉语教师不再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操纵者,而是变为辅助者,从而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精神。在这个角色的转变过程中,教师必须接受并关心学习者自身以及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认真地对待他们,乐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并鼓励支持他们,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习者才会感到非常轻松,没有任何焦虑,最终才会亲近教师并与教师自由愉快地交流。“因为只有在教与学上共同探索、研究的师生,才能在课堂中创造和运用学习机会,这样的互动过程能够尽可能地发挥教师和学习者在课堂上的作用。”[5]因此,在角色互变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变为孤立的客体,而是成为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的合作者,其合作意义则是为创造最大化学习机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2多元的视角

学习者不同的视角,知识和策略必定会带来认知上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在某种意义上不只局限于一件毫无意义的事件,因为在解决这种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新的视角下,认识和策略又会被重新创造出来,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社会文化背景的融入,有了社会文化背景的融入,学习者就能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建构他们的自我意识、主体性,并可能进行身份转变。正如weedon所指出的那样:“语言就是这么一个场所,在这儿可以定义和比较社会组织真实和可能的形式,以及它们可能形成的社会和政治效应,在这儿也可以建构我们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7]此外,还必须注意到,“假设当学习者说话时,他们不仅是在与母语使用者交换信息,而且还在不断地提醒自己的角色以及与这个社会的关系。这样一来,在目的语中的投入也是学习者对自身身份的一种再认识,这种身份将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8]在这样的假设中,教师视角的转变则变得异常重要,因为海外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不再是单纯地局限于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更多地倾注于语言背后的认知问题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海外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过程也就是自身身份、文化观念和价值认同的转变过程,而其能否成功地进行转变,则有赖于教师的多元视角的建构。此外,由于学习偏好、学习动机与学习需求的差异与多元性,在教师多元视角建构的过程中,Gardner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许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Gardner认为,每个学习者在不同程度上至少拥有9个智能:(1)言语――语言智能。有效地使用词汇、抽象推理、阅读和写作等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很好地使用推理的能力等;(3)音乐智能。对音乐的敏感性;(4)空间智能。对图片的敏感性,诸如线条、形状和颜色;(5)身体――运动智能。使用身体表达情感的能力;(6)自我认知智能。自律、自我理解和自我尊重的能力;(7)人际关系智能。与其他学习者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能使用言语或非言语行为与其他学习者交流的能力;(8)自然探索智能。探索大自然现象的能力;(9)存在智能。思考生命存在或死亡的能力(哲学思辨能力)[9]。

根据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对外汉语课程计划设置时,结合Gouws关于将基于效果的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相互融合的建议[10],在教学内容确定之后,可以将下列问题引进课程计划之中。

1) 言语――语言智能。我应该如何组织演讲词。

2) 逻辑――数学智能。我如何引进逻辑推理。

3) 音乐智能。我怎样才能引进音乐。

4) 空间智能。我怎样使用视觉教具。

5) 身体――运动智能。我如何使用整个身体动作来表达感情。

6) 自我认知智能。我如何唤醒或激发学生个人的感情。

7) 人际关系智能。我如何使学习者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并积极交流。

8) 自然探索智能。我怎样引进大自然,使之与课堂关联。

9) 存在智能。我如何引进哲学问题。

因此,汉语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之前,应该摒弃传统的观点(即学生只拥有前两种智能),以多元的视角来帮助汉语学习者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2.3有效的协商

协商是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法,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学习对象的国别性、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差异性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其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当各种各样的感知失配现象出现时,师生之间的协商沟通可能成为最佳的教学与学习的途径。Ellis指出:“如果合适的话,与学习者一起商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允许学习者形成他们自己的语言学习观,并尊重他们的观点,向个体学习者提出你的建议并予以指导。”[11]这样的行为或许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的自主性,但问题在于教师的教学目的可能会因此而无法实F,由学生来主宰教学的局面也可能由此产生。这既是一种矛盾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机会,关键在于教师们如何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来实现自己教学的目的,达到两不耽误的效果。因此,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为了解决感知失配问题而一昧地迁就学生,否则就失去教学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就可能顾此失彼,本末倒置了。由于在解决感知失配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角色乃至身份的转变,具备多元的视角并与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商,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但新的问题又可能同时出现,针对这样的现象,表1与表2的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则会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3.1学习者的理解

学习者对教师、教学活动和教学目的的理解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关键性的一环,其理解的方向与教师的期望是否一致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输入与学生的获得之间的关系。表3是针对学习者理解这一项目所设计的问卷调查,表4是具体的微观策略。

3.2教师态度的感知

学生对教师上课时所产生的一系列行为的感受直接影响着学生们与教师之间的亲和力、信任与尊重,最终则会影响教学地成败。为此,针对教师态度的感知这一项目,设计了相应的问卷(见表5),意在使师生更好地相互理解。

4结束语

教学过程中的感知失配一直是教师难以察觉而又无时无处不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汉语教学效果的提升。只有对师生的感知态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才能真正地理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差距。也只有了解了这种差距,教师才能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而要寻找师生之间存在的理解差距,就必须进行协商和沟通,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角色,以多元的视角来帮助学生理解同一问题,最终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这样的现实,引入了Kumaravadivelu的“最小化感知失配”这一概念,并描述了相应的微观策略,但最小化感知失配的实用价值及有效性,则有待于汉语教师们的进一步实践。

⒖嘉南

[1] Allwright R L.Classroom observation: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M]//Das B K.Patterns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Southeast Asia.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er,1987:88102.

[2] Slimani A.The role of topicalization in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 [J].System,1989,17(2):223234.

[3] Block D.A day in the class:teachers/learner perceptions of task purpose inconflict [J].System,1994,22(4):47386.

[4] Barkhuizen G P.Discovering leaners′perceptions of ESL classroom teaching/learning activities in a South African context [J].TESOL Quarterly,1998,32(1):85108.

[5] 库玛.超越教学法:语言教学的宏观策略[M].陶键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3.

[6] Kumaravadivelu B.Language learning tasks:teacher intention and learner interpretation [J].ELT Journal,1991,45(2):98107.

[7] Weedon C.Feminist practice and oststructuralist theory [M].London:Blackwell,1987:21.

[8] Norton B.Social identity,investment,and language learning [J].TESOL Quarterly,1985,29(1):931.

[9] Gardner H.Multiple intelligence and education [EB/OL].(19970512)[20160601].http:///mobi/howardgardnermultipleintelligencesandeducation/.

[10] Gouws F E.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 in the outcomesbased educational classroom [J].Africa Education Review,2007,4(2):6074.

[11] Ellis G,Sinclair B.Learning to learn English:a course in learner training.teacher handbook[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10.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learners′motivation,intention and need is conducting hotly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n the time,the research on Chinese learners′cognition is very important.However,we neglect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 that is learners′different motivation,intention and need is originated from the perceptual mismatch.Therefor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minimize perceptual mismatch" which is from Kumaravadiveliu into the field of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and hoping to stimulate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attention.

Keywordsperception mismatch;TCSL;negotiation;multiple perspectives;role transformation

上一篇:比烟花寂寞――观电影《她比烟花寂寞》有感 下一篇:从《金色舞鞋》浅谈舞者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