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合金相图讨论式教学方法

时间:2022-05-27 08:28:58

铁碳合金相图讨论式教学方法

摘 要:铁碳合金相图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打破原有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式教学新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掌握铁碳合金相图的学习内容。

关键词:铁碳合金相图 讨论式教学方法 编写 顺序安排

铁碳合金相图是表示在缓慢冷却(或缓慢加热)的条件下,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状态或组织随温度变化的图形。铁碳合金相图课堂教学的难度较大,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比较总结出一种讨论式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讲述铁碳合金相图

在讨论前,教师要先指出第一部分为铁碳合金相图的组成,主要讲述铁碳合金相图研究的范围(Fe-Fe3C的部分)其含碳量仅从0~6.69%。含碳量高的铁碳合金,脆性很大,加工困难,没有实用价值。第二部分为Fe-Fe3C相图的简化。第三部分为相图中点、线的含义,主要讲清6个点的含碳量、所处的温度及含义、6条特性线的物理意义,并根据对这些点和线的分析,填写出相图中各区域的组织。第四部分为铁碳合金的分类,钢和白口铸铁的概念及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的含义(含碳量的范围及存在的组织)。

二、编写讨论题目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化的Fe-Fe3C相图(下图),将事先编好的讨论题目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要课前进行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然后交老师审阅。编写的题目内容如下:

第一,对照Fe-Fe3C相图说明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渗碳体及莱氏体的意义。它们各是合金组织中的哪一种。第二,Fe-Fe3C相图中A、C、D、E、G、S各特性点的温度、成分及意义。第三,Fe-Fe3C相图性线的物理意义。第四,什么是共析反应?是否只有S点的合金才会发生共析反应?第五,在ESKFC区为什么会析出二次渗碳体(Fe3CⅡ)?它与一次渗碳体(Fe3CⅠ)有何区别?第六,什么叫共晶反应?为何有高温莱氏体和低温莱氏体之区分?第七,是否所有铁碳合金都会发生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第八,根据含碳量、组织转变的特点及室温组织,铁碳合金的分类如何?

三、安排课堂讨论

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做如下顺序安排: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按小组进行讨论,以进一步完善预习报告和发言提纲。二是每组由一名事先指定的代表发言。三是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补充或相反意见。四是教师根据同学预习报告和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关键点。

四、实施课堂讨论

一是通过铁碳合金相图的讨论,让学生知道以下内容:所有铁碳合金在冷却后的组织,都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组成。铁素体是强度、硬度低、塑性、韧性高的柔软相;渗碳体是硬度很高、塑性极差的硬脆相。当含碳量为0.8% 的钢通过共析反应生成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相珠光体后,珠光体的强度就远比铁素体高,而塑性和韧性比渗碳体好。

二是编好讨论题目,在讨论中做好启发引导。编写讨论题目要较全面地包含所学内容,讨论题目的内容除应在书中找到外,还要有一部分思考性内容。在课堂讨论时如果要使讨论气氛热烈,教师就必须在讨论课前,摸清学生答卷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讨论时,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启发和引导工作。

三是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在讨论中,学生由教师讲授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预习,并对讨论内容写出学习笔记,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单位:洛阳轴承高级技工学校)

上一篇:现代学徒制在汽车专业应用的探讨 下一篇:有机化学教与学的几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