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乡村 第6期

时间:2022-05-27 07:24:55

回眸乡村 第6期

我从乡村来,又到乡村去。每逢假日,几个乡党会不约而同地发出邀请:今天回乡下,你去吗?时间久了,就变成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皈依。

在中国,市民多数是从乡村走向城市的,拥有乡村情结在所难免。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情结越发浓郁。因为怀旧,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尽管面对的乡村早已面貌全非,但我们总在一些细枝末节中寻觅消逝的风景。麻雀飞走了,拐跑乡村的新娘;游鱼富贵了,专咬上等的饲料;良田长出蒿草,开发区里养肥猪……准城市化的新农村令人目眩。如果说不好,实在有点矫情;如果一定说好,还真有点难以开口。

回乡村者,大多是拾梦族。许多人在乡村时,拚命地赚钱,然后在城市里弄个户口,再买套房子,以为是城市人了。后来发现城市离自己越来越远,越来越格格不入。特别是早期逃离土地的乡民,这种感受郁积于胸,非一日能够消释。而我们的子女已成为真正的城市人了,他们不屑于乡村那种杂乱和零碎。

乡村情愫,田园意识,从陶渊明躬耕南山时就有了。多少倦客,放下官印,回归乡村,流连山水。我们这些已然疲倦的过客,又何尝不是如此。

几个老哥们终于凑到一块,结果孩子在半路上接到电话,说是同学们好不容易逮着机会,要到方特去体验一下惊心动魄的游戏。人生是需要游戏的,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仍然是。没了孩子的相伴,这个长假多少有点落寞与孤寂。

提前下车。我们被一条小河缠住了脚步。这里留有童年的梦想和嬉戏的身影,有过懵懂青涩的情感和回味无穷的憧憬。我们长久地凝望,那一串串歪歪斜斜、深深浅浅的脚印——如果能够留下这些脚印该有多好啊!

水,清洌洌,在流淌;树,绿油油,在摇摆。时间永远在流逝,我们感觉少了什么。少了什么呢?我们彼此张望,心中漫漶着莫名其妙的惆怅。河水里流淌着树影、鸟影,哦,还有我们的身影。捣衣的村妇哪里去了?牧牛的童子哪里去了?河上的板桥哪里去了?

白云芳草,天上人间;小河无人,水自空流。那么多的人都到哪去了呢?我们迫不及待地返回乡村,而乡民们却趁着长假奔向城市,还有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们早已不想回到家乡了。如果不是父母健在,他们连春节也懒得回来。在他们的眼里和心中,春节只不过是一种符号、一个特殊的日子。传统浓郁的年味再也唤不回来,它正悄悄地与我们挥挥手——谁也不愿先开口,说再见。

记忆里,乡村的“三节”(春节、端午、中秋)最赋有诗意,它们是流淌的诗,永恒的诗。虽然物质匮乏,但人们心中永远憧憬着希望。大家都努力把日子过好,过好日子是每个人的精神企盼。今天的节日被我们贴上了文化的标签,而真正的文化却渐行渐远。

人是一种很贱的特殊动物,我也少不了犯贱的时候。想当年,我多么想从农村奔向城市,把户口转到城里。可是现在的我很疲倦,时常怀念人烟渐少的乡村。真想找一片绿油油的紫云英,躺在上面,感受温馨的气息在身体里氤氲、弥漫。有花香,鸟鸣;有阳光,雨露。如果逢雨天,穿上蓑衣,戴上斗笠,漫步在板桥上,若无其事地望着河水里若隐若现的倒影和穿梭的小鱼,那是何等的惬意!

你们回来了,孩子们呢?我们无语。再过几个月,这里就是一片厂房了。

上一篇:村支书要乐于承担、勇于挑担 下一篇:集体财产随意卖这个主任忒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