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饰工程施工要求

时间:2022-05-27 03:31:50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要求

摘要 本文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经验,从涂饰工程施工环境条件、涂饰工程施工基层处理和涂饰施工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筑涂饰工程施工要求,希望能为建筑涂饰工程施工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要求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2-0158-02

0引言

涂饰工程指将涂料涂敷于建筑物或构件表面,并能与建筑物或构件表面材料很好地粘结,干结后形成完整涂膜(涂层)的装饰饰面工程。在现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环境条件

1.1一般要求

建筑涂料的施涂以及涂层固化和结膜等过程,均需要在一定的气温和湿度范围内进行。不同类型的涂料都有其最佳成膜条件。涂料产品及其涂膜性能一般是指在室温23士2℃、相对湿度为60%~70%条件下测试的指标。有些涂料的黏度,随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会发生较大变化,例如聚乙烯醇系涂料,在冬季低温时容易结冻:合成树脂乳液型涂料的最低成膜温度通常要大于5℃,而且在10℃以下施工时其涂膜质量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作地面罩面涂布时,在湿度大于85%的情况下施工会难以干燥,出现聚浆现象而影响工程质量。此外,太阳光、风、污染性物质等因素,也会影响施工后涂膜的装饰质量。

1.2涂饰工程施工的条件

1)环境气温:水溶性和乳液型涂料施涂时的环境温度,应按产品说明书中要求的温度予以控制,一般要求其施工环境的温度宜在10℃~35℃之间,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冬期在室内进行涂料施工时,应有采暖措施,室温要保持均匀,不得骤然变化。溶剂型涂料宜在5℃~35℃气温条件下施工,不能采用现场烘烤饰面的加温方式促使涂膜表干和固化;

2)环境湿度:建筑涂料所适宜的施工环境相对湿度一般为60%~70%,在高湿度环境或降雨之前不宜施工。但是,如若施工环境湿度过低,空气过于干燥,会使溶剂型涂料的溶剂挥发过快,水溶性和乳液型涂料干固过快,因而会使涂层的结膜不够完全、固化不良,所以也同样不宜施工;

3)风:在大风中不宜进行涂料涂饰施工,大风会加速涂料中的溶剂或水分的挥发,致使涂层的成膜不良并容易沾染灰尘造成饰面污染;

4)污染性物质:汽车尾气及工业废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硫等,均具有较强的酸性,对于建筑涂料的性能会造成不良影响;飞扬的尘埃也会污染未干的涂层。因此涂饰施工中如发觉特殊气味或施工环境的空气不够洁净时,应暂停操作或采取有效措施。

2 建筑涂饰施工注意事项

2.1对基体及基层的复查

在基层清理及修补并经必要的养护后,在涂料施涂之前,尚应注意涂饰前的复查,核查建筑基体和基层处理质量是否符合装饰涂料的施工要求,修补后的基层有否产生异常。发现问题后应逐项研究,采取纠正和修补措施。

1)外墙基层

(1)基层含水率与碱性。在对被涂饰基层进行修补之后遇到降雨或发生表面结露时,如果在此基层上施工,会造成涂膜固化不完全而有可能出现涂层起泡和剥落的后果。对于一般涂料产品而言,必须待基层充分干燥,符合涂料对基层的含水率要求时方可进行施工;施工前,应通过对基层含水率的检测,并同时保证修补部位砂浆的碱性与大面基层一致;

(2)施涂表面的温度。涂料涂饰施工基层表面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涂料的成膜质量。在一般情况下,低于5℃时会妨碍某些涂料的正常成膜硬化;但超过50℃时则会使涂料干燥过快,同样成膜不良。根据所用涂料的性能特点,当现场环境及基层表面的温度不适宜施工时,应调整施工时间;

(3)基层的其他异常。即详细检查基层修补质量及封底施工质量,包括再次沾污、新裂缝、腻子塌陷、补缝不严或疏松、封底材料漏涂或粉化等异常现象。

2)内墙基层

(1)潮湿与结露。影响内墙涂饰施工的首要因素即是潮湿和结露,特别是当屋面防水、外墙装饰装修及玻璃安装工程结束之后,水泥类材料基层所含水分会有大部分向室内散发,使内墙面含水率增大,室内湿度增高;同时在比较寒冷季节,由于室内外气温的差异,当墙体温度较低时即容易致使内墙面产生结露。此时应采取通风换气或室内供暖等措施,促使室内干燥,待墙面含水率符合要求时再行施工;

(2)基层发霉。对于室内墙面及顶棚基层,在处理后也常会再度产生发霉现象,尤其在潮湿季节或潮湿地区的某些建筑部位,如北侧房间或卫生间等。对于发霉部位可用去霉剂稀释液冲洗,待其充分干燥后在涂饰掺有防霉剂的涂料或其他适用涂料;

(3)基层裂缝。室内墙面发生丝状裂缝的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水泥砂浆抹灰面在干燥的过程中进行基层处理时,其裂缝现象往往会在涂料施工前才明显出现。如果此类裂缝较为严重,必需再次补批腻子并打磨平整。

2.2涂料使用前的准备及使用要求

1)一般涂料在使用前须进行充分搅拌,使之均匀。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也需不断搅拌,以防止涂料厚薄不匀、填料结块或饰面色泽不一致;

2)涂料的工作黏度或稠度必须加以控制,使其在施涂时不流坠、不显涂刷痕迹;但在施涂过程中不得任意稀释。应根据具体的涂料产品种类,按其使用说明进行稠度调整。

当涂料出现稠度过大或由于存放时间较久而呈现“增稠”现象时,可通过搅拌降低稠度至成流体状态再用;视涂料品种也可掺人不超过8%的涂料稀释剂(与涂料配套的专用稀释剂),有的涂料产品则不允许或不可以随便调整,更不可以随意加水稀释。

3)根据规定的施工方法(喷涂、滚涂、弹涂和刷涂等)选用设计要求的品种及相应稠度成颗粒状的涂料,并应按工程施工面积采用同一批号的产品一次备足。应注意涂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过长,根据涂料的不同品种具体要求,正常条件下的贮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出厂日期3~6个月。涂料密闭封存的温度以5-35℃为宜,最低不低于0℃,最高不高于40℃。

4)对于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涂料产品,施涂之前应按使用说明规定的配合比分批混合,并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3结论

在建筑涂饰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涂饰材料和不同的施工季节,都对应着不同的方法,各个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同一涂饰工程中可能会用到很多施工方法。由于个人知识有限,文中难免会出现不当之处,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史开清.有关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的分析[J].魅力中国,2009(24).

[2]郑吕.试论如何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9).

[3]朱锦鑫.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广东建材,2009(7).

上一篇:电力云计算研究 下一篇:一起由零序互感引起的保护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