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健康体检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2-05-26 08:53:40

吉林油田健康体检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吉林油田健康体检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吉林油田总医院检验科,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 通过对吉林油田地区18 460例健康体检患者贫血状况调查,了解本地区职工贫血状况,为加强贫血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成年男性贫血率为2.2%,女性9.3%;男性50岁以上贫血率为4.4%,女性30~40岁贫血率为11.0%,高于其他年龄段;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占总贫血率的72.5%,为主要贫血类型。

[关键词] 贫血; 体检; 患病率; 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1-93-02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为了解吉林油田地区职工贫血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工人的健康水平,现对2008~2009年在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18 460例血常规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4月~2009年8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职工共计18 460人(男12 018人,女6442人;年龄20~60岁)进行血常规检测。

1.2 方法

静脉采血2mL,加入含10μL 15% K2-EDTA抗凝剂的塑料管中。采用BECKMAN-COULTERLH75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按标准进行校准,以全血模式检测RBC、HB、HCT、MCV、MCH、 MCHC、SD、CV,收集所得资料。

1.3 贫血的诊断

采用WHO推荐的标准: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为贫血。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果与分析

2.1 贫血与性别的关系

由表1可见,在18 460例受检者中,男性贫血率为2.2%,女性贫血率为9.3%,经统计学检验P

2.2 贫血与年龄的关系

由表2可见,男性贫血患病率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高于其余各年龄段;由表3可见,女性贫血患病率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40岁的女性贫血患病率高于其余各年龄段贫血患病率。

2.3 贫血分类

见表4,根据MCV、MCH、MCHC对贫血进行形态分类,可见在贫血的863人中,有72.5%的人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构成比明显高于正细胞性贫血(15%)、大细胞性贫血(2.8%)以及单纯小细胞性贫血(9.7%)。

3 讨论

贫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多原因引起的疾病。WHO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成年男性贫血发病率约为30.0%,女性为42.3%[1];中国男性发病率为12.8%,女性为18.3%[2]。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吉林油田地区成年男性发病率为2.2%,女性发病率为9.3%,可见,由于近年来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膳食结构得到改善,吉林油田地区贫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国外及国内的发病率。从结果中我们能看出:(1)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比如月经、妊娠、哺乳、内分泌以及减肥等因素有主要关系,其次Alayne等[3]通过对中国育龄期妇女调查发现,缺乏叶酸和B族维生素也是引起女性贫血的原因。(2)在男性调查者中,高发病率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人群,这主要与此年龄段人群属于多种疾病高发人群、身体状况有所下降有关;而在女性调查者中,高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30~4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人群处于生育年龄,除有周期性生理性失血现象外,还经历过妊娠期、哺乳期,个别女性还有节食、挑食、偏食的现象,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造成贫血。(3)从贫血形态学分类来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占所有贫血患者的72.5%,为主要贫血类型,这与国内的许多报道一致[4、5],可见缺铁性贫血仍然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综上结果,我们应该加强对贫血高患病年龄段人群的营养健康教育,重视合理的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增强预防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WHO/UNICEF/UNU. Iron deficiency aneamia: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S]. Geneva, World Health Oragnization,2001(WHO/NHD/01.3):251.

[2]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3(7):478-480.

[3] Alayne G,Marlene BG. Anemia and deficiencies of folate and vitamin B6 are common and vary with season in Chinese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J]. Journal of Nutrition,2000,25(130):2703-2710.

[4] 王金木,王跃进. 河北省城乡人群缺铁性贫血情况调查分析[J]. 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45(4):154-155.

[5] 陈紫鸾. 女性职工贫血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21(8):1239-1240.

(收稿日期:2010-02-0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85例结核病死亡临床分析 下一篇:柯达X-OMAT湿式自动洗片机疑难故障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