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致肛周脓肿1例

时间:2022-08-06 07:03:41

[摘要]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疾病,多继发于肛周皮肤感染、损伤、肛裂、内痔、药物注射、骶尾骨髓炎等。本文对临床中遇到的1例异物(鱼刺)致肛周脓肿的病例进行报道和讨论。

[关键词] 肛周脓肿; 鱼刺

[中图分类号] R65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1-98-01

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发展成为的脓肿,多继发于肛周皮肤感染、损伤、肛裂、内痔、药物注射、骶尾骨髓炎等。按其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旁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等。本病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疾病,占外科疾病的3%~5%,占肛肠疾病的8%~25%[1]。笔者就鱼刺致肛周脓肿1例进行报道和讨论。

1 病案资料

葛某,男,53岁,因“胀痛不适5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3℃,可触及左侧约4cm×3cm、右侧2cm×2cm大小的皮下肿块,有波动感,局部皮肤深红,压痛,肤温高。查血常规:WBC 11.3×1012/L,N%为89%。予以骶麻下脓肿切排引流术。术中双侧脓肿共引出约90mL脓性液。术中探查发现,双侧脓腔在肛管后间隙成马蹄形贯通;在左侧脓腔中探到面积约2.5cm×0.1cm的鱼刺状异物。术后予以抗炎补液支持治疗。

术后追问病史,患者有长期便秘史,8d前吃鱼时不慎吞下鱼刺。

2 病案讨论

异物进入直肠的途径主要有:(1)从口腔入:绝大多数为正常饮食时误食入,常见的异物有骨刺、牙签、鱼钩、义齿、瓜子壳、果核等,这一比例达到65%[2]。(2)从入:因被他人伤害,塞入木棒、酒瓶等;因自虐、自己塞入器、钢笔、石子等;目前由于致直肠异物有增多的趋势。(3)医源性:主要为手术遗留,如缝针、纱条等。(4)其他。

本案例患者因鱼刺致肛周脓肿,属直肠异物所致的肛周脓肿。推断患者在吃鱼时不慎咽下的鱼刺运行到直肠下端时嵌入肛窦或肠黏膜;而患者因便秘用力排便时,随着粪便的挤压、推移,鱼刺刺入肛周组织,继发感染,形成肛周脓肿。

笔者在查阅1989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后发现,关于直肠异物所致的肛周脓肿的报道并不在少数。异物多为误食入,包括骨刺、枣核、鱼钩、辣椒籽。其特点为异物较为尖锐,能刺入肛周组织。有1例蛲虫所致的肛周脓肿则较为少见。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应提高工作责任心,在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对其病史进行详细的问诊,以免漏掉任何有意义的病情资料。

[参考文献]

[1] 丁义江. 肛周脓肿和肛瘘的病因病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

[2] 覃宗升,张尤亮,陈汉桔,等. 直肠异物的特点及其诊治和预防(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广西医学,2006,28(5):725-726.

(收稿日期:2010-01-19)

上一篇:椎弓根系统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体... 下一篇:1例婴儿卡介苗误种肌肉后成功处置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