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5-26 07:32:07

新课标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现阶段物理实验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没能很好体现出来.本文从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探讨物理实验教学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措施

一、新课标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重理论轻实验

在前几年呼声很高的课改,到现在整体情况趋于稳定,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并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一些学校实验仪器设备条件不十分完备,加之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实验教师,在物理教师工作的定量中未考虑实验这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任务,消弱了实验这一环节.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作法,加之大多数学校对多媒体的重视,不重视让学生看实物,实际操作.总而言之,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各方面能力的人才.这样的学生碰到实物就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动手.

2.实验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现阶段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呆板.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没有计划性,缺乏系统性,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观察能力和习惯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忽略了实验探索所要求的“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和论证”这几个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呈现一手包办,学生学习过程中机械的模仿,缺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分组实验来说,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写得面面俱到.然而每次实验课教师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教材讲实验目的、原理……,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跟着教师动几下,取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这样做实验,收获不大.现在正在使用的新教材中,物理实验虽然在形式、编排和内容设计上明显优于传统的旧教材,但是中学物理教师在实验的方式、方法和设计思想上还仍然保持传统的格局,没有质的改变.特别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农村地区实验器材缺乏,实验课时少,实验课更得不到教师的重视.这种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这个思维障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二、关于改进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

1.转变传统观念

要转变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看实验”的错误观点,首先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要从学校、家庭、个人三方面入手.让人们意识到教育不能只追求高分,只追求表面的效果,应着眼于培养能力型人才.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能力培养是关键,而在物理实验中尤其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应重视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

2.更新教学思路,提升自身素质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精确性等特点,更是一门带有方法论的科学.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是从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经过判断、分析、推理、归纳等构建而成,又是心理的自我体悟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认识到加强物理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紧密联系,物理教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物理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实用性.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架起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桥梁.那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篮球来研究平抛运动水平位移与竖直高度的实验、用超速的汽车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来说明摩擦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用身边的棋子、乒乓球做惯性现象的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和折射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也可以提升自己改进实验和实验考核的命题能力,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3.改变考试方式,加大实验考核力度

高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指挥棒,它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造,而不应是死记硬背一些知识.尽管这种改革具有很大难度,我们还是希望教育部门尽力投入去做.如果能在中学物理实验考试中从单一的总体要求过渡到考理论和考操作结合起来,全面反映学生实验课的基本要求;不论哪类考试原则都是把考实验和做实验结合起来.考试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两个部分组成,二者的比例为4∶6.理论考试可全面考查学生掌握实验基础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方法是在期中、期末考试卷甚至高考中加大实验理论题的比例.操作考试可以以大纲中规定必做的实验为主,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学期期中、期末前两个星期内,而在高考中可以借鉴英语口语模式另外安排时间、考场考试.

参考文献:

[1]郑桂容,孟桂菊.新课标下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2]赵凯华.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物理教学探讨,2000,4(1).

[福建省崇武中学 (362131)]

上一篇:浅论如何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的“身教”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