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高盛 第9期

时间:2022-05-26 03:56:06

鉴于投资银行已成为美国公共政治的“头号敌人”,高盛案不但能使美国政府在政治上得分,也势必为金融改革的立法造势

《财经》记者 胡采苹 钱亦楠

4月16日,距离北京1万多公里的美国首府华盛顿特区, SEC发动了一场对华尔街的奇袭。

监管全球最大金融市场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16日在华盛顿特区总部宣布,对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 CO.)及其员工法布里斯・杜尔(Fabrice Tourre)提出“证券诈骗(Securities Fraud)”民事诉讼。高盛集团涉嫌在衍生性商品交易中诈骗客户,导致包括荷兰银行(ABN Amro,2007年10月被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收购)在内的多家机构在金融风暴中遭受严重损失。

消息一出,高盛当日股价从前一天收盘价184.27美元,下跌到160.7美元,跌幅12.96%。

高盛集团是全球最重要的投资银行之一,尤其在金融危机横扫华尔街过后,得以独善其身的它,光芒愈发耀眼。

许多高盛内部人士接获《财经》记者询问时,第一个反应都是:“我不相信,你不知道我们的compliance(内控法规)有多严格。”

高盛在SEC提出诉讼当天,即长篇声明予以反驳。其发言人迈克尔・杜瓦利(Michael DuVally)在20日透露,遭到的高盛伦敦分部主管杜尔已去休假。在发给《财经》的声明中,高盛认为,他“没有犯错”,在SEC调查期间不必停职。

但高盛内部,远不及其外表所表现出的镇静以至傲慢。

事实上,一整个周末,高盛员工不断收到来自全球各地集团高管的语音留言,从纽约总部的全球首席执行官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到欧洲、亚洲各个地区主管,从集团最高层核心高管,到业务、法规、内控等部门中层主管,有的加油打气,有的鼓舞人心。

布兰克费恩在周日(4月18日)的语音留言中表示,未来数周,高盛将前往美国国会作证,进一步针对诉讼做出说明。

有人统计,一整个周末,员工们至少收到了20通说明诉讼的语音留言。SEC诉讼在高盛内部引发的强烈冲击不言而喻。

即使高盛陷入诉讼,日前退休的前高盛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还是在发给《财经》编辑部的信件中写道:“高盛尽管有SEC的民事诉讼案,毫无疑问是风险管理最强的机构之一。”

高盛的每个员工,一进公司就会在员工训练中收到“老董事长”怀特海德(John Whitehead,1976年-1984年高盛董事长)所写的14条业务守则,其中第一条即是“客户利益永远优先”。

然而,这家“客户利益永远优先”的华尔街140年老牌券商,现在却被本国的监管机关指控诈骗客户。

保尔森公司找上高盛

SEC在长达22页的书中,详述了高盛交易的始末。

2006年,一家名为保尔森(Paulson &Co.Inc.省略的创始人布里顿(Mark Britton)向《财经》记者表示,高盛接下来会向法院提出撤案动议,这一过程将会持续很长时间,但高盛胜算很小。如果高盛被驳回,SEC就进入调查取证阶段,这时SEC有权向高盛索取所有的材料,包括对冲基金的操作细节。而这些材料很可能引发针对高盛其他人员和保尔森的。

SEC和高盛,正进行一场复杂的较量。高盛这家全世界最有权势的投资银行,在过去的140多年中,早已将触角深入美国政商各界。《纽约时报》政治评论家戴维・布鲁克斯(David Brooks)曾在2008年作出如此评述:“在过去的数年中,高盛已经接管了大部分美国联邦政府。在未来的数年中,他们可能接管整个美国。”高盛无疑可以雇佣最优秀的律师,动用最强大的游说集团。

SEC则一方面背靠美国司法部下属的联邦律师办公室(US attorneys’ offices),拥有最为高端的法律资源;另一方面,由美国财政部拨款,经济实力在高盛面前也毫不逊色。

由于未能发现马多夫(Bernard Madoff)的庞氏骗局以及其它风险,SEC在金融危机后饱受诟病。如果高盛成功,对它声誉的修复将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在迈克尔・佩提斯看来,美国的金融史是一部贯穿着华盛顿与华尔街斗争的历史。现实的情况是,政府是监管者,在斗争中往往占据上风。而SEC最终能调动多少资源,须看美国政府在背后发挥的作用。

但他也表示,SEC在处理这个案情时必须非常小心。“如果SEC这次输了,不但声誉受损,还会使它打击其他银行的行动变得更为困难。SEC真正的意图不是要搞垮这些银行,而是想让柜台交易变得更加透明。”

投行再进化

许多投资银行界人士认为,此次SEC指控高盛,政治意义大于法律意义。

尽管前纽约州州长、现专研证券欺诈案的联邦律师、人埃利奥特・斯皮策(Eliot Spitzer)对美国媒体表示,高盛一案与推进金融监管改革并无关联。白宫新闻官罗伯特・吉布斯(Robert Gibbs)也表示:“法律上规定,SEC是一个独立机构。”但时机上的巧合,仍不免引发诸多联想。

迈克尔・佩提斯指出,由于目前银行体系权力过大,奥巴马政府必须开始金融改革,因此找最大的机构着手,是很有象征意义的政治行为。

高盛近年极为成功,早有人称其过于傲慢。在金融海啸中,高盛获得了美国政府100亿美元的解困资金,但在2009年一季度,就交出了一份骄人的季报,并在2009年三季度积累起高达167亿美元的薪酬及分红储备。在美国经济仍深处衰退、失业率高达两位数的背景下,这样的数字不免有些刺眼。

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近期在“穿洛弗斯鞋的抢劫者(Looters in Loafers)”一文中,是以这样一幅漫画开场的。画中的老师让学生用动词“sacks”中的抢劫与掠夺造一个句子。这位学生回答道“Goldman Sachs (高盛抢劫)”。

当前奥巴马政府已将重点对准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项长达1279页的法案,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对银行力度最大的监管打击。其具体内容包括:禁止那些有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从事自营交易,限制其规模,将市场份额不超过10%的限制扩展到所有金融机构;禁止包括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几大巨头拥有、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以及提供顾问服务等。

目前,国会众议院已于去年12月通过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众议院版本。参议院将于数周内投票表决该版本。而要促成参议院通过,需赢得至少1名共和党参议员支持。但目前,41名共和党参议员全部表示反对。

高盛一案可以说为奥巴马带来绝佳的理由,减小来自共和党的阻力。李稻葵认为,“鉴于投资银行已成为美国公共政治的‘头号敌人’,高盛案不但能使美国政府在政治上得分,此案也势必为金融改革的立法造势。”

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这场造势运动刚刚开始。

日前,SEC执法部门主管罗伯特・库扎米(Robert Khuzami)已表示,该委员会将对金融危机爆发前出售CDO的华尔街机构展开认真调查,看其是否进行过与高盛类似的CDO交易。

与此同时,高盛在国际市场上也显得有些“四面楚歌”。 英国首相布朗(Gordon Brown)4月18日公开表示,高盛“道德破产”,希望英国监管机构对其展开调查;德国政府也表示,考虑对高盛采取法律行动。

这些欧洲国家政府的愤怒并非不可理解。德国产业投资银行(IKB)曾是投资上述CDO的三家投资者之一,在此项投资亏损约1.5亿美元并濒于破产,迫使德国政府提供上百亿欧元援助。而对于英国政府而言,危机爆发后其不得不施以援手的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亦是在2008年8月曾向高盛支付8.4亿美元,以解除旗下收购的荷兰银行手中持有的相关CDO头寸。

愤怒的还有华尔街同行――美国国际集团(AIG)。据《金融时报》报道,该集团表示,正在重新审查为高盛在金融危机前发行的价值60亿美元担保债务凭证(CDO)进行保险的交易。这些证券类似于SEC向高盛提出民事欺诈指控的产品。在这些交易中,美国国际集团损失约20亿美元。

而一旦奥巴马政府着手金融改革,迈克尔・佩提斯认为,未来可能制定相关法律,要求衍生性商品在柜台交易时,披露交易对手的身份。

由于目前柜台交易不需要披露身份,对赌的一方无法判断是在跟避险投资人还是投机者对赌。

黄益平则指出,由于投资银行设计商品时,可能隐匿了其中交易对手的实际企图,所以未来应要求投行发行商品时,必须自己持有一定比例,承担和客户一样的风险,以强化自律。

前述亚洲三大衍生商品银行的高管则认为,目前衍生性商品高倍数杠杆的风险必须解决,“假设一个苹果两块钱,价格掉一块钱时,你的损失是一块钱。但是我们现在突然发现,其实全世界有十亿人都出来赌这个苹果的价格了,结果苹果掉一块钱,全球损失十亿元。”他建议,未来柜台交易应该建立每天清算的机制,如此,类似德国工业银行、荷兰银行的投资人,就可以了解目前到底处在什么样的风险下。

这是否是华盛顿与华尔街对决的开始,成为本案留给世人最大的悬念。

当《财经》记者询问后续动作时,SEC公共事务官员John Heine态度模糊:“接下来走什么程序要取决于事态如何演变。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一头猪的早餐 下一篇:CDS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