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抽象问题的趣味化

时间:2022-05-26 02:53:39

生物教学中抽象问题的趣味化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了笔者在生物教学中遇到的几个案例,探讨了生物教师应如何使抽象问题变得趣味化,并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上生物这门学科,提高其学习成绩。

关键词:生物教学;抽象问题;趣味化

生物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抽象的问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学起来就觉得索然无味。如果在教学时适时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话题,那么就可以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案例:

案例1:在讲蛋白质代谢中转氨基作用所需转氨酶时,笔者在医院里找到一张肝功能化验单,印发给学生,和学生一起探讨转氨酶指数可以作为肝功能疾病诊断依据的原理。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人生、关心人类生存的环境、关心生物科技进步,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用、能用,从而提高其思维品质的积极性,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案例2:在进行《细胞呼吸》教学时,教师讲述:我们知道,水果储存太久后就没有甜美的滋味了;萝卜放久后会空心;过了冬的蒜瓣会变轻,这是为什么?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会有烫手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对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反应,在此基础上,顺势也将学生引导到本节的教学内容上。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便会兴趣盎然。

案例3:如“光合作用”,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难想象和理解的。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我们营造一个形象的光合作用过程,设计成一个动画,将这一个过程可视化、拟人化。把叶绿体描述成一个“工厂”,水和二氧化碳是这个“工厂的原料”,当这些“原料”欢快地进入“工厂”加工后,出来的是“工厂的产品”:氧气和养料。学生通过这个贴近他们生活的动画,很快就能理解光合作用,认识光合作用对于植物的重要性。这种学习方式,易被学生接受。

案例4:在《细胞增殖》这一节,学生对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这几个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什么时候存在染色单体,什么时候不存在,染色体和DNA的比值什么时候是1:1,什么时候是1:2这些抽象问题学生一直弄不明白,在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学过程更有趣,笔者从家里拿来毛线,用毛线和其他一些材料做成存在染色单体和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染色体,有了这些实物图,那些抽象的问题一下子具体化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5:如“遗传的概率问题”,让学生自己就身边的遗传问题着手调查,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上课之前,笔者首先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全班分十大组调查多个父母是双眼皮,孩子是单眼皮这样的家庭,得出后代双眼皮和单眼皮的比例是多少,很多组想办法去把这个比例凑成3:1,实际上这个比例要大于3:1,通过上课的讲解,他们知道自己问题的所在,同时也很容易地接受了这个知识点。

案例6:如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中就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活中我们常听说人的遗传与基因有关,基因与DNA有什么关系呢?提出课题让学生探究:基因=DNA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四则材料再提出相关探究的问题,如思考这些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DNA与基因的关系?你如何运用这些材料进行推理?等问题进行探究,当然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来进行探究。这样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这些抽象问题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探究。

案例7:在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后,笔者在课堂中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精细胞?”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信口而答:“4种”。显然,学生学习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得到了这样的一个错误答案。当时我没有评价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接着又问:“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精细胞过程中,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2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尽管对笔者这样的设问感到意外,但大多数学生开始回忆相关的知识。有反应快的学生回答:“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相同的。”“假如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产生4种精细胞,那么按照上面的理论,这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就能产生8个精细胞了。”至此,学生才幡然醒悟刚才的结论错了,正确结论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但是,笔者并没有因此满足,趁热打铁,继续顺势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卵细胞?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精细胞?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卵细胞?”可见,抓住契机、富有技巧的问题创设,会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问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总之,通过科学、合理、有效、丰富并充满乐趣的方法来完成整个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抽象教学,是新课标理论指导下的新一轮教学创业。学以致用,教以树人,新课标理论的科学内涵正是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知识的有效传播才能得到更好地实行。

上一篇:初中科学“家庭小实验”的研究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如何使初中英语“师徒结对”更具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