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小开窗单B-Twin植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症

时间:2022-05-26 12:26:42

【摘要】目的:探讨B-Twin(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在重度退行性腰椎问盘疾患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对18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症患者,行后路“小开窗”式腰椎间盘摘除同时并单B-twin植入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症状消失,神经功能恢复,术后随访B—Twin在腰椎间隙植入融合良好,未发生松动和滑移现象,椎间融合。结论:后路小开窗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B—Twin置入失稳椎间隙达到即刻稳定腰椎,维持/恢复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弯曲,手术创伤小。B—Twin为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膨胀后显狼牙棒状,稳定性好,无须钉棒系统辅助内固定,植骨量大,融合率高,本文认为它是目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开窗;B—Twin;植骨;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症为后路小开窗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禁忌症。往往需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和/或椎间融合术。我院于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通过在‘小开窗’同时应用以色列B—Twin置入融合器治疗已有椎间隙改变及失稳患者1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作一初步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8例患者均为脊柱科住院病人,有不同程度下腰部疼痛和患肢放射性痹痛,以及不同程度足拇背伸肌力或跖屈肌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所有患者均辅以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双斜位x线片、腰椎间盘CT扫描、脊髓造影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半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而最终选择手术。均为单间隙病变,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4~73岁,平均56岁;L4/5间隙12例,L5/S1间隙6例,术后进行6~28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

1.2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后,患者俯卧于脊柱外科手术架上,常规消毒铺巾后,在患者病变腰椎平面棘突中线处开3.5 cm纵形切口,沿病侧显露至椎板间和小关节突,行C形臂X线透视定位,常规椎板间小开窗手术操作,减压完成后,用神经根拉勾将神经根拉向内侧,充分显露椎问盘,环锯切开腰椎问盘后侧纤维环和后纵韧带,髓核钳摘除腰椎问盘组织后,依次使用7号~11号槽刀扩大椎间隙及刮除上下椎的软骨板及椎间盘组织,生理盐水冲洗椎间隙。将取下的椎板及关节突骨粒修剪成大米大小后,使用植骨器将骨粒植入椎间隙,用髓核钳将骨粒推向椎间隙中央,先用试模测试椎问融合器的大小,后将一枚B-Twin在c形臂透视下放入椎间隙,逐级打开其膨胀环,两侧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置橡皮片引流。

2结果

手术时间2.0 h~2.5 h,手术出血80 ml~ 15O ml,切口缝合3~4针,一期愈合。无感染、血肿和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平均卧床时间7 d。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患者腰腿疼较术前明显缓解或消失,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椎间隙高度保持良好,手术后无塌陷,植骨已融合,按Nakai标准均达到优良。

3讨论

经后路椎板间‘小开窗’行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成熟,临床应用广泛。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有椎间隙高度改变和腰椎失稳表现的患者,为‘小开窗’禁忌症,需在开窗切除椎间盘同时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来恢复椎间隙高度、脊柱序列及椎体稳定性。而此术式创伤较大[1、2]、并发症多、且恢复慢[3]。患者亦往往亦难以接受。Molinara RN等[4]对单枚融合器植入与双枚融合器植入两种术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在植骨融合率和临床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生物力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单侧单枚融合器斜向植入能满足后路椎体间融合的物质力学要求[5 。为能在‘小开窗’同时处理椎节失稳,不额外增加创伤,所以我们应用后路“小开窗”式腰椎间盘摘除同时置入单枚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in)以期在减压同时能早期恢复椎节稳定性。B—Twin为以色列研制的新型钛合金植入材料,其体积小,膨胀前仅为直径5mm,长度22 mm~30 mm,可选择,占有空间小,手术置入时神经根牵拉范围小,损伤神经组织的可能性降低。使用其槽刀可同时刮除上下椎板的软骨面及破碎的椎间盘组织,与髓核钳交替使用,彻底切除病变间隙椎间盘。再直接将骨粒置入椎间隙,使用植骨器敲紧,较cage内植骨量大,接触面大,打压植骨更确定。植骨粒为取下的椎板及关节突骨粒,不需髂骨取骨或使用异体骨。因其植骨粒已敲紧,后其左右置入B—Twin,不会发生植骨粒掉落。B—Twin膨胀后为立体多方位支撑,即可获稳定,固定牢固,只需腰围保护3至6个月。经随访,未见间隙变窄及融合器内陷或移位。

本术式创伤小,出血少,即刻达到稳定,植骨量大,融合率高,恢复快,并发症少。无须再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减少了对病人的手术创伤及经济负担,为外科医生提供了一个能显著减少PLIF手术风险的新融合方式。早期随访取得满意效果,有多间隙应用报道,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Kuslich SD, Ulstrom CL, Griffith SL, et al. The Bagby and Kuslich method of lumbarnterbody fusion: history, techniques and 2 – year follow- up results of a United States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trial.Spine, 1998, 23: 1267- 1279.

[2]Eck KR, Bridwell KH, Ungacta FF, et al. Analysis of titanium mesh cages in adults with minimum two- year follow- up. Spine, 2000, 25:2407- 2415.

[3]陈亮,唐天驷,杨惠林,等.后路BAK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并发症分析.中华骨科杂志,1994,14:60.

[4]Molinara RN,Sloblda J,Jobstone FI.Are 2 cage needed with instumented RLIF Aomparison 1 versos 2 interbody cages in military population[J].An J orthop ,2003,32(7):337.

[5]赵杰,王新伟,侯铁胜,等.斜向单枚BAK植入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10(4):209-211.

上一篇:开展优质化服务搭建融洽的工作平台 下一篇:免疫荧光微菌落法快速检测药品中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