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5-26 11:18:13

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随着其规模的不断壮大而不断增大,为了防范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商业银行必须完善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本文在分析目前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不足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个人理财业务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受到各商业银行的重视,也由于银行在市场中网点众多、客户众多,使得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呈现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目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半数以上的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通过银行销售,据统计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9176款,发行规模为16.49万亿元人民币。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属于表外业务,避开了有关银行风险管理中对于资本充足率等的要求,而随着规模的增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对银行整体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为了防止个人理财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对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是极其有必要的。风险既是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一)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部运营法律风险和外部法律环境风险两个方面。运营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运营个人理财业务时不合法律规范而带来的风险,主要是市场准入、未按规定揭示风险和披露信息、收费失范、证据丧失等导致的法律风险。法律环境风险可能是由于多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例如经营管理失范、不同法律的矛盾与冲突、法律的变更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所依附的金融工具的汇率和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这一风险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可以分为两类咨询业务和综合业务,咨询业务面临的风险较小,而综合业务的主要风险既是市场风险,综合业务中可以将产品分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当市场汇率或利率发生波动时,保本型产品超出本金的损失就需要由银行来承担,使得银行面临市场风险。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合同双方中一方毁约,给另一方带来的风险。如果标的物质量发生严重下降,投资者面临损失巨大,其可能就不愿或无法履行合约,这就会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违约都会给银行带来风险,因此信用风险一直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银行信用体系的完整程度决定了银行是否能够很好地应对信用风险。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操作过程、系统、人员或其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个人理财业务运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操作风险,只有严格控制各个操作环节的质量才能有效地控制操作风险。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时间不长,其在系统设计、管理制度、专业人才、计量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这就给操作风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地防范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以上四种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本文借鉴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分为五个子体系,即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度、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风险管理的工具选择、全面风险管理的资源配置。风险理财措施包括七大策略,即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等。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企业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要素。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一)风险管理策略方面的不足

1.对投资者资格审查流于形式化。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银行在办理个人业务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客户的个人风险偏好,即客户是风险偏好者,风险中立者还是风险厌恶者,但在实践中银行常常在营销成功之后,在对客户的风险认知和偏好进行调查,使得投资者资格审查流于形式。银行可能会因为客户没有意识都自己面临的风险和风险承受能力而面临客户违约带来的信用风险。

2.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评估和披露不足。银行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往往对其预期收益率、期限和投资金额进行了研究,而对风险评估方面则是欠缺的,缺少合理的风险管理有限性标准和工具,风险评估只是定性的,而定量方面则很少进行。这主要和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有关。这也就导致了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披露方面存在不足,银行一般只对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期限和投资金额进行说明,而投资风险的说明更多的是定性说明,而缺少定量预测和评估,不能完整地向客户呈现个人理财业务投资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由于专业型人才的缺少和为充分披露可能使得银行面临着操作风险和因客户而带来的法律风险。

(二)风险理财措施方面的不足

据报道,2010年度商业银行发行的13002款理财产品中仅有599种个人理财产品采取了风险理财措施。这表明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的意识是严重不足的,采取的相关措施也严重不足。因为银行缺少风险控制措施,就可能使得面临的风险成为银行现实的损失。

(三)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方面的不足

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风险管理相关的职能部门,但是并没有相关的个人理财风险管理直接相关的风险管理部门,只有保障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建立及其独立性才能保障其职能的实施,通常由风险管理部门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负责,保障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制定和实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缺失给银行带来的损失是全面的。

(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的业务已经离不开信息系统,为了保障银行和客户的安全,各银行银行在信息系统上的投资是巨大的,为了满足国家相关规定,各银行也建立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个人理财业务为表外业务,因此对国家要求的资本充足率等相关指标没有影响,因此其风险管理常常被忽视,银行缺少个人理财业务相关板块的风险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控,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对市场利率的监控和设定的风险预警指标对市场风险进行最快速度的监控,通过建立客户信用体系对客户的授信额度进行管理控制信用风险,通过严格的权限管理控制操作风险,正因如此,缺少风险管理系统对很难实现对风险的监控,建立风险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五)内部控制系统方面的不足

个人理财业务内部控制缺少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造成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人是个人理财业务的最后执行者,是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缺少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对操作人员的监控不足。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将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纳入银行风险管理整体中去

在银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下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相关部门,专门负责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包括从产品设计开始对产品设计、销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将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纳入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去,建立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预警系统、客户信用系统和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实现对相关风险的监控。在银行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加入个人理财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防范内部控制制度不足带来的操作风险。

(二)引进和培养复合型投资人才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复合型投资人才更多地集中在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相比而言,银行在人才方面处于弱势,银行应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引进复合型投资人才。此外,银行应该对已经在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员工进行培训,这些员工包括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者和销售者,可以请相关专家到银行对其进行培训,甚至可以将重要的有发展潜力的员工送到有关培训机构或大专院校进行培训。通过人才队伍的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

(三)加强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最根本决定因素,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最终是否会成为现实的损失,除了外部因素之外,主要还要看银行各个层级的个人理财业务相关员工和客户的风险意识。可以通过宣传将个人理财业务面临风险的意识深入人心,从而使得银行员工和客户都能清晰地认识到风险,银行可以做到严格的信息披露,客户也知道自己购买的产品面临的风险,做出理性投资。

参考文献

[1]刘熠熠.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的规避与控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章煜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01).

作者简介:谢承恒(1972-),男,福建省周宁县农村合作信用联社主任,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商业风险管理。

上一篇: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为何叫好不叫座? 下一篇:转变经营理念,优化自动柜员机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