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感”成因与对策

时间:2022-05-26 09:36:54

[摘 要] 习得无助感是对人们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的特殊心理状态。由于它的存在,会使人们在学习、生活及其它活动中,产生不适应及身心疾病。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习得性无助感的预防与消除对策,为认识、克服、防止与消除习得性无助感提供指导,对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习得性无助感;消极影响;素质教育

一、表现与危害

第一,动机障碍。当个体在获取了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后,最初个体的动机水平会有所提高,个体会尽力去控制外部事件,但是,当个体感到自己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了外部事件时,动机将会受损,积极反应的要求降低,失去学习在新情境中进行反应的欲望,反应的自发性大幅度下降,表现出被动、消极,意志也随之减弱。

第二,认知障碍。无助感使人产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倾向,形成外部事件不可控制的心理定势,很难从成功中尝试体验,使认知功能受挫,抵制后来的学习。在进行智力活动时表现出极大的困难,本来能够学会的东西也难以学会。

第三,情绪障碍。无助感最大的影响莫过于情绪上的损害,当产生无助感时,情绪失调,意志消弱,出现消极的反应,表现出忧虑、烦燥继而变得冷淡、悲观、颓丧、畏惧、退缩、沮丧、神经过敏,陷入抑郁状态之中,产生学习或社会行为的不适应及身心疾病。

二、过程与原因

无助感的产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个体获取某种体验。(2)在体验基础上产生某种认知。(3)形成某种期待。(4)认知和期待对后来的学习发生影响。

谢切洛夫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反射是个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反应活动,而这些反应又往往带来一定的结果。

在人们进行某种行为时,常因屡遭失败.频繁的负强化是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重要原因。具体分析,常有以下原因:(1)失败。人若常常处于失败的情感体验中,将产生“对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使自信丧失,精神颓废。(2)批评。批评甚至指责,本是对人行为强化的必要手段,但过多的指责与批评,易伤害人的自尊心,消弱信心,产生逆反,拒绝活动,且使人丧失对活动结果的美好期待,消极对待活动。(3)依赖。依赖常使个体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创造的精神,创新的能力。(4)否定。否定自我,缺乏自我概念,凡事看不到有利的一面,看不到自己闪光的一面。

三、预防与对策

1、正确而积极的归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成功与失败,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原因解释,即自我归因,将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体验与期待,对其自身学习活动影响很大。因为良好的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工作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发动和维持其成就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对学习上成功与失败要作不同的归因:成功之后作内部归因(能力因素和努力因素)是非常必要的,而失败之后最好作可变归因(运气与努力不够),将有助于增加信心,增强勇气,消除无助感。

2、增强自我概念。哲人说: “希望是成功的一半,冷漠是死亡的一半。”当人没有了信心,缺少了自我概念,将对行为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从前分析可知,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加之挫折的影响,习得性无助感便适时而生。因此,消除无助感,首先应消除自卑感,增强自我概念。

增强信心是克服无助感的重要对策。自信自强者对自已的动机、目的有明确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有恰当的估计,从不随意说“我不行”,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在认识自我的前提下,是没有不可战胜的。

3、强化动机,体验成功。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学生要想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功,就要使其提高动机水平,增强内激励。如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愿望、需求、好奇心、求知欲。这些动机的产生,内激励的形成,将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使学生在进行学习,尤其是复杂学习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人有多方面的追求,学生也如此,要为学生提供多方面成功的机会,如演讲、竞赛、担任社会性工作等,激发、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的努力产生效果,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喜悦,增强信心。

4、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极为艰苦、富于创造的过程,没有意志的参与,将难以解决问题,继而全面完成任务。

美国学者英格尔斯认为,现代人应具有“坚信能克服来自社会与.自然的一切困难”的品质。当今社会的竞争性与市场经济的复杂性,每个人应多一些顽强拼搏的精神,孜孜不倦、锐意进取的意志品格,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作风与意识。这不仅是实现目的,完成任务,获取成功所必需的,也是成就大事业的必备条件。当人有了成功与喜悦,在积极、肯定情感的体验中,学生的信心必将加强,无助感也将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参考文献:

[1]刘启珍,丁勇《激发学习动机与维护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湖北大学学报》1997.3).

[2]周国韬《习得性无力感理论浅析》(《心理科学通讯》1988.6).

[3]董泽芳《教育社会学》(华中师大出版社1990.9).

[4]易法建等《心理医生》(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1).

[5]周贞瑞 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6.12).

作者简介:蔡玲娴,湖北省十堰艺术学校。研究方向:教育学。

上一篇:浅析庾信《小园赋》创作特色 下一篇:对新媒体文学树立多元批评观念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