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囊肿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治疗

时间:2022-05-26 09:17:16

肝肾囊肿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对于肝肾囊肿的治疗效果,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提供良好的临床证据。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肝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方法,试验组患者则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对上述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进一步对相关指标(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字2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P值

【关键词】 肝肾囊肿; 超声引导; 穿刺硬化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4-0129-03

在临床上,肝肾囊肿常表现为一种良性病变,大部分患者多是由于先天性遗传性获得,同时也有小部分患者为后天性获得。其囊肿的大小不均,小的直径不足1 cm,但大的可以达到10 cm米以上[1-3]。该疾病多见于独立性囊肿和多囊肝两种形式,其中独立性囊肿患者在患病早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表现,一旦囊肿较大时患者会表现出恶心、腹痛、呕吐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对于多囊肝多是对患者行开窗术以进行压力减轻,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患者可以接受肝移植手术从而对疾病进行彻底治疗[4]。目前临床上针对肝肾囊肿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多存在操作复杂、创伤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高等一些缺点,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痛苦,这也直接导致无创性手术方法在肝肾囊肿的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该方法已经有被其他治疗方式取代的发展趋势[5]。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其设备的不断更新,超声介入治疗技术对于肝肾囊肿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目前在临床上,由于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技术具有简单易行、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治疗效果显著等优点,因此对于肝肾囊肿的治疗更多的是使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液硬化治疗的方法[6]。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肝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方法,试验组患者则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液硬化治疗,进一步探讨分析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并硬化治疗对于肝肾囊肿的治疗效果,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提供良好的临床证据。现将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肝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5~72岁,平均(43.2±2.6)岁,平均病程(10.9±1.3)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28~70岁,平均年(42.5±1.9)岁,平均病程(11.2±1.5)年。所有100例患者中,肝囊肿患者48例,肾囊肿患者52例。单发病例89例,多发病例11例。通过超声探查结果,所有100例患者囊肿直径大小在6~16 cm之间,并且大部分患者出现压迫症状或体征,其中肝囊肿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肿胀和闷痛,肾囊肿患者主要表现为背部的胀痛和血尿,严重者表现出肾积水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方法,试验组患者则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其具体方法可以概述如下:所选仪器为西门子S2000型成像超声诊断仪,其探头频率为3.5 MHz。其中手术用品穿刺架自带,日本八光18-21 GPTC针作为穿刺针选择使用,聚挂醇作为硬化剂。在进行手术前,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四项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凝血等,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检查,并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酒精过敏,同时对患者进行严格选择,对于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应该排除,如果本身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在手术前应该嘱咐其正常用药。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根据囊肿的部位和大小以及其临近关系来决定,在一般情况下,肝囊肿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姿势,而肾囊肿患者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姿势,另外穿刺的地点应根据术前超声检查的结果来确定,应该是以囊肿最接近皮肤为原则,同时需要避开邻近的大血管和脏器。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使用5%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麻,并再次通过超声检查对穿刺途径以及穿刺点进行确定,同时测量其进针的深度。沿穿刺针槽将穿刺针插入,一旦穿刺针穿过皮肤,则叮嘱患者屏住呼吸。在超声实时引导下,沿着穿刺引导线将穿刺针缓慢逐层的刺入到囊肿中央部位,如果囊腔中央在超声图像显示可见针尖强回声,则可以将针芯拔出,并接上注射器将囊肿内液体抽出,此时患者可以平静的进行呼吸。尽量将囊肿内液体抽取干净,并对抽出的囊液总量和颜色作好详细的记录。在囊液抽取干净同时超声确认穿刺针尖仍保留在囊肿内后,则可以将聚挂醇缓慢注入到囊肿内,其注入的体积约为囊液总量的1/4左右。每次注入聚挂醇后应该进行反复的冲洗,如果患者状态较差,可以适当减少冲洗次数。在冲洗过程中,应该使囊壁与聚挂醇充分进行接触,3 min后抽出聚挂醇并注入等量的聚挂醇。最后保留5~10 ml聚挂醇于囊肿内,同时快速将穿刺针拔出,并对穿刺口进行局部加压包扎,如果患者在30 min后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则可以出院。

1.3 评价标准

囊肿消失或直径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愈例数、有效例数、低效例数、并发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86%。试验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例,占2%,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7例,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法比较,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并硬化治疗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该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少。进一步通过字2检验,其统计学结果表明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我国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及健康体检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肝肾囊肿患者被发现和证实,该疾病已经成为腹部囊性病变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肝囊肿主要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而且男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7]。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肝囊肿主要是由于肝内胆管的胚胎发育障碍而引起。作为一种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单纯性肾囊肿在所有肾囊性疾病中的发病率居首位,而且任何年龄人群均可以发病,在一般情况下还是以50岁以上人群多见。肾囊肿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肾小管憩室,其泌尿系统发生一定的梗阻以及肾小管的基底膜发生退行性变化[8]。

通常情况下,肝肾囊肿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只有当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压迫症状,另外,如果囊肿内有感染情况发生,则患者常常会表现出发热、畏寒以及白细胞增多等症状[9]。目前对于肝肾囊肿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开放性手术、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经皮穿刺抽吸以及腹腔镜下开窗术等。由于开放性手术对患者创伤大而且并发症多,目前已经慢慢由介入治疗和腹腔镜下治疗所取代[10]。另外腹腔镜下行开窗术,虽然手术创伤有所减少,但是仍然存在对患者有创伤,同时并发症也无法避免,目前该手术方法主要是在硬化治疗失败者或肝边缘性囊肿患者中使用。临床资料结果表明,如果单纯采用抽吸或引流囊液的方法来治疗囊肿,其疾病复发率达到41%~78%,因此单独的方法已经很少使用[11]。目前认为,经皮穿刺抽吸并使用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方法是治疗肝肾囊肿最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手术过程中,使用聚挂醇作为硬化剂,其治疗原理主要是聚挂醇具有使囊壁上皮细胞发生凝固和脱水变性的作用,同时能够使膜蛋白的功能降低或消除,进而改变生物膜上脂质和蛋白的比例,导致膜对氨基酸的转运能力降低,并造成钙离子的内流异常,引起细胞发生死亡,最后终止囊液的分泌,同时由于会产生无菌性的炎症反应,使得囊壁发生黏粘和纤维组织的增生,有利于囊腔发生闭合,促进囊肿的消失[12]。

为了使得穿刺抽液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成功率提高,应该注意以下5个方面:(1)应该选择最短的穿刺路径,同时也要避开邻近的大血管和脏器,另外经肋间时要防止对胸膜造成损伤,如果经肋下则应该防止对胃肠组织造成损伤。(2)在进行穿刺时,针尖应该达到囊肿中间位置为佳,同时应该注意囊腔的回缩避免其针管的脱出。(3)如果患者在术前表现出有紧张和害怕疼痛等现象,则对患者行局部麻醉后应该主动与其交流以缓解其紧张的情绪。在进行第一次注入聚挂醇时,注意动作要缓慢,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先给与少量利多卡因注射,对疼痛缓解后在行硬化剂的注射。(4)在对囊液进行抽吸时,如果发现抽出液体为黄绿色,则需要证实穿刺没有触及到胆囊,然后继续注入聚挂醇。对于肾囊肿患者,需要对术中抽出的囊液进行蛋白定性的试验,如果其结果为阳性,表明囊肿性质为单纯性肾囊肿,则可以继续注入聚挂醇。(5)在囊液抽吸过程中,尽可能将其抽吸干净,从而保证注入的硬化剂的浓度,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比较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并硬化治疗的方法简单易行,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黄敏,郭建峰,邓学东,等.超声引导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方法再探[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11(4):490-491.

[2]刘松华.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肾囊肿48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98-99.

[3]黄万鹏,徐立胜,黄碧苍,等.经皮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治疗168例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129-130.

[4]宋书邦.肝包虫囊肿介入性超声微创治疗的研究现状[J].中华医学超杂志(电子版),2012,15(5):490-492.

[5]吕明德,杨建勇.腹部外科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90-591.

[6]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80-482.

[7]马立康,房世保,王立新,等.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囊肿[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15(4):250-252.

[8]贾译清,姜玉新.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16-420,687-690.

[9]夏克良,吴晓艳,李霞.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卵巢囊肿[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2(12):161-163.

[10]张庆,钱林学,贺文,等.单纯性肝肾囊肿三种酒精硬化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3(10):1555-1557.

[11]刘吉斌.现代介入性超声诊断及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53-55.

[12]史宇恒,周华.超声引导下肾囊肿无水酒精固化疗法临床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3(2):113-114.

(收稿日期:2014-08-13) (编辑:金燕)

上一篇:关于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思考――以杭州市为... 下一篇:典雅茶会馆融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