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思路探析

时间:2022-05-26 07:33:13

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思路探析

[摘要]可持续发展关注自然与人文生态,重视传承,这样的发展观适合生态脆弱的河西走廊地区。本文根据资源的重要性、现状、承载力现状,将河西走廊的旅游资源归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类,省、市、县级常规保护类,非重点经营类,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关键词]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50-02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运用

可持续发展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基本原则,其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可以从两个维度界定:其一是纵向时间维度,它要求代际间的公平与传承;其二是横向要素维度,对旅游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如在旅游过程中要求旅游者“除了足迹什么也不留下”,在旅游开发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等。可持续性是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其核心就是强调旅游发展不应该以牺牲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要通过旅游的开展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从而达到人、环境、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关注自然与人文生态,重视传承,这样的发展观适合生态脆弱的河西走廊地区。荒漠问题一直是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长期制约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给西部的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荒漠生态的警示使人类开始重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性、持续性等基础理念贯穿于旅游发展中已得到人们的广泛支持。西部旅游业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这将有助于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促进生态脆弱区旅游业整体层次的提升。

二、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实现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从一般规律来看,对实体资源开发利用越深入或者资源承载的经济效益越重,资源受到破坏的机率就越高、程度也越重,资源原始状态以及资源所兼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越轻,但是,一些级别比较低或者边缘化的旅游资源则需要以开发利用来促进其保护,经济效益的实现能够逐步促进此类资源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其原因在于这些旅游资源的现状差、价值低、保护必要性弱,通过旅游开发反而能重新激活这类旅游资源,展现其价值。所以,可以根据资源级别与保护要求确定两种持续利用的思路:对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类旅游资源,效益诉求体现在社会效益(人文类)和生态效益(自然类),资源保护重于直接性的经济效益产出,利用价值指向于宣传依托、区域形象塑造、历史文化延续、科学研究、民族自豪感提升、群众教化等,是旅游发展之“源”;对保护级别较低、现状较差的旅游资源,要通过开发利用促进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实现。此类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生产的直接贡献者,是“蓝领”级旅游资源。政府应该出让相关权属,加快推进资源的市场化经营,随着非重点、经营性旅游资源经济效益的实现,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会逐渐得到体现。

三、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宏观思路

根据资源的重要性、现状、承载力现状,对河西走廊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可粗略地归为三类:国家级、重点保护类,省、市、县级常规保护类,非重点经营类旅游资源。由于各类资源的数量、效益倾向、保护权限、资源权属、利用指向与措施、价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又兼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可以分别确定不同的开发利用宏观思路。

(一)国家级、重点保护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对国家级、重点保护类旅游资源,实行“保护第一,政府主导,重社会、生态效益,代际传承”的总体原则。国家级、重点保护类旅游资源包括重要石窟、壁画墓群、重要城堡遗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水源流地等,具体如敦煌莫高窟、榆林窟、嘉峪关关城、悬泉置遗址、张掖大佛寺、雷台汉墓、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此类旅游资源数量少、保护要求最高,以实现社会与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此类资源不直接承担河西走廊旅游业经济生产性质,使用体现在宣传载体、区域形象塑造、历史文化、科学研究、自豪感、群众教化等方向上,就如同中医所讲的“药引子”,突出此类旅游资源“源”的作用。利用权限低于保护权限,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要将整体资源列为“国家重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高限利用,慎重经营。

保护措施方面,首先,要大量减少游客,降低旅游行为对资源的消耗与破坏,迁移安置景区内的居民,拆除不协调的建筑,保持资源的原始风貌;其次,通过新的科学技术创新开发利用手段,如敦煌莫高窟三维数字陈展厅建成后,游客将能跟随高清数字图像进行洞窟的实景漫游,有望将“文物遗存”移出洞窟外,解决敦煌莫高窟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再次,政府制定政策确立重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地位,加大保护拨款,积极申请国际相关组织的认证与保护经费;再其次,在开发利用上可将接待服务区的经营权租赁给旅游企业,严格限制隔离区、核心区的开发。

(二)省、市、县级常规保护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河西走廊省、市、县级常规保护类旅游资源数量多、保护要求高,如阳关、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锁阳城、酒泉公园、黑山岩画、长城第一墩、张掖钟鼓楼、黑水国遗址、山丹军马场、武威海藏寺、天祝小三峡等,此类资源可以承担一定的经济生产性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以平衡,是“资”也是“源”,两者可兼顾,利用上应坚持“分区经营、核心区外开发利用”的原则。核心区严格保护,限制开发进入,而核心区外的缓冲区或经营区则可以开展旅游活动,使得保护与利用平衡,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是使用权、经营权可下放到地方甚至旅游企业,利用指向于宣传信息源、文脉、科研、教化、旅游接待、游览休闲、多种经营开展等,利用措施上可以走“国有民营”的道路,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利用中逐渐向生态性、可持续性旅游发展。具体做法如政府拥有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承担核心区的保护职责,聘请资源规划单位做出科学的资源规划设计,明确保护与经营的地理界限,旅游企业与政府共同出资建设景区,企业取得经营权,进行市场化运作获取收益,而政府可以分得一定利润作为保护基金。旅游企业亦应承担保护资源的义务,可通过建立激励责任制和税收返还政策,刺激企业在利用资源受益时也能够承担资源保护的义务。评估方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对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评估,要检测旅游经营区接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否有损于核心区的保护,要为核心区的保护筑起一道防护墙。

(三)非重点、经营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河西走廊非重点、经营类旅游资源数量丰富,包括沙漠探险旅游区、部分湖区、森林公园、草原、古城遗址遗迹、园林广场等,具体如山丹草原、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探险旅游区、明海大漠凤光旅游区、嘉峪关黑山湖、焉支山森林公园、桥湾古城等。此类资源大部分属于级别较低的经营性旅游资源,面临的局面十分尴尬。一方面,它们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生态价值,能够为走廊的旅游业所利用,但在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政府、企业、社会力量都没有参与其中,此类资源被无限期地荒废搁置,资源价值最终没有实现;另一方面,河西走廊大多数非重点旅游资源已经处在一个极端的环境里,它们的自生自灭很难引起人们太大的关注,保护对这些资源来说遥不可及,处境尴尬。通过合理的开发能够使非重点旅游资源获得新的生命力,当此类旅游资源成为旅游景区景点,也会连带着改善小区域的基础设施与周边环境,促使资源历史文化价值得以挖掘,因此,应该确立走廊非重点旅游资源经济效益第一的地位。政府要以政策、税收优惠措施加以鼓励扶持。利用权限方面可以确定为“完全利用”,可以大规模开展旅游经营活动,保护方面只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可。非重点、经营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积极试点“国有民营”、“民有民营”的开发模式。通过民间资本的注入能够实现走廊非重点旅游资源的新生,也为进一步探索走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开了新途。

[参考文献]

[1]邹品佳,王生鹏.甘肃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策略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7~70.

[2]鲍洪杰,王生鹏.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6~69.

[3]何爱红,庞振刚.甘肃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布局选择[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3):194~200.

[4]董锁成.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定位与战略模式研究[J].开发研究.2007,(2):91~96 .

[5]程胜龙等.甘肃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空间结构研究[J].人文地理.2008,(4):105~111.

[6]王生鹏,孙永龙.甘肃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战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2,(3):95~100.

[7]朱国锋,石培基.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3):188~193.

[8]刘丽娟.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及其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8,(6):56~59.

[9]毛笑文.生态旅游是甘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134~137.

[10]南宇,李兰军. 中国西部旅游资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内观,峡谷里神圣的静默 下一篇:简论消费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