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黄海波:熬了十年 美好才来

时间:2022-05-26 04:11:36

2010年,没有什么比现代生活类型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更火的了,憨厚的经济适用男“余味”成就了黄海波,简单质朴的毛豆豆的成就了海清。这两个本就在北影科班出身的同班同学,又在电视圈内共同合作奋斗的荧屏夫妻使人们铭记在心。在此之前,他是《新上海滩》中的丁力、她是《蜗居》里的海萍……这个小眼睛、不那么帅的男演员和温柔质朴的女演员一步步走得踏踏实实,但他和她却说,“我算是运气比较好的,是一直受到上天眷顾那一类。”细细品来,正是因为他们无比真实的本色出演才变得更有滋味。

黄海波

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空话

夏日的私人飞行俱乐部空场,闷热得肆无忌惮,拍摄的大队人马个个汗如雨下,倒是坐在房间里的被裹上皮衣又裹西服的黄海波,一直淡定地任由我们摆布,不吐一字抱怨。这跟看起来有些玩世不恭的“坏小子”来说,还真是有些意外。当他不太满意自己造型的时候,却又看到了黄海波颠覆性格的另外一面,“一丝不苟”对他来说,是工作的全部。“我要把头发洗掉,凉水就行,我没那么多事儿”。

身在娱乐圈,我每天都在说真话

在房间里化妆的黄海波,与我们侃侃而谈,一会是家长里短、一会是谈一些他对枪的喜爱。在戏里,他可以是任何一个人;生活中,他只做自己,于是忍不住问他:“在娱乐圈说真话,难么?”他反而疑惑:“我每天都在说真话,没觉得难啊,谁觉得难了?”

很多人看过黄海波演过的种种角色,于是有了这样一番评论:“无论是黄海波还是他饰演的余味、丁力,在性格上都有一种豪放与刚强的特点。”这很符合他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性格特点。

黄海波的星路从12岁便开始了,他第一次拍戏便遇到了第一次执导的张元,在《妈妈》这部电影中主演男一号,该片荣获了法国南特电影节最佳评委会大奖和日本东京电影节评论奖。从此,黄海波凭着真实无杂质的表演,在中学就有一年一部戏的惊人成绩。考上电影学院后,他扎扎实实地修炼自己的基本功,学校任何一场有表演的机会都不放过。在大三便接拍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黄海波在部队大院成长的环境使得他塑造军人形象得心应手。

“只要是我喜欢的,想拍的,对这个人物有感觉的,我一般都能演好。有三类题材的可能会永远拍下去,一就是战争的,这个跟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有关系;还有是偏于江湖的,因为每一个人男人心中都有相当老大的心愿;再有就是现代家庭剧,像《媳妇的美好时代》就更适合我了,我上了四年大学演了四年戏,很喜欢。而且我在大三的时候拍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我算是运气比较好的。”

回过头看,从2001年毕业至今,十年过去了,他始终骑乘着梦想前行。他对于自己的演艺从来都很随性,但从未松懈,亦不偏离轨道。“好的演员要具备表现力、想象力、感受力,方方面面,如果想要提高的话,就需要有理解力了。就像《媳妇的美好时代》,谁也没想到它能那么火,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有了这样的化学效应。”他的水到渠成自然有一定的自然规律。这个“有戏”的演员一直在平和而恭谦地努力着。

每一部戏都是一个饭碗

对饭碗好一点饭碗就对你好一点

从小在军队大院长大的经历铸就了黄海波演绎军人角色的天分,在张艺谋执导的《十三钗》中,黄海波变身气势如虹的硬汉国军。对于战争题材的戏一直都很有兴趣的他,自曝这次是主动向张艺谋请命参演的:“真的,我真的是死乞白赖要去的,我觉得要去,一定要去,我觉得中国的男演员都应该去开开眼界,和这些国际拍战争戏的团队合作合作,尝试尝试!”正是因为他的善于思考以及不断努力才得以使他的戏路宽广,能够塑造多种角色,带给观众不同感官,给自己和别人意想不到的尝试,他在自我突破的路上还在努力前行。

“我属于胆子比较大的那种,没演过的、剧本好的我就敢接,当然也要有好的发行平台、合作演员和导演。当然有时也要看感觉,如果《乱世三义》不是刘江导演导的话,可能我就不一定会接了。关键是要有一些债要还,去年本来答应跟刘江导演一起合作一部戏的,后来因为春晚就搁置了,现在我得还了,因为你想赖也赖不了啊,我这钱都拿了。”他贸然尝试自己不熟悉的戏路不但没有迷失自己,反而突破了自己本身擅长的风格。

“你最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演员?”

他想了想,给了我一个极尽朴实的答案:“演好每一部戏、每一个角色这是饭碗,对饭碗好一点饭碗就对你好一点。”他的回答如此简单易懂,同时又回味无穷。

“当时我跟海清拍《媳妇的美好时代》的时候,我就跟她说我们演得要比真夫妻还真夫妻,并且我们做到了就行了。我们是一对不可替代的夫妻。现在我最高兴的是,我每一类题材都接触过,所以我走的路可能会宽一点,现实喜剧、年代战争、江湖帮派的我都很拿手,完全没问题。其实最终还是以塑造人物为主,但是有时,演员又会遇到一些比较难掌控的东西,就是要塑造人物还是迎合观众?因为有些人物不是所有人都能喜欢的,如果既塑造人物了又迎合观众了其实最准确的说只有“余味”。

“那作为一个演员,是不是需要具备很多多面性?”

“我只能说人跟人不一样,我不想评价我的同行,他们也在为他们的工作努力着、付出着,最起码也是为了生活在不停地奔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追求,我喜欢那种真实感。我更愿意我演的人物更像你身边的谁谁谁。我需要塑造出一种亲切的真实感,这就算是成功了。其实《媳妇的美好时代》是违反了所有的创作规律,我们只是以剧本为基础,有一种创作叫做即兴创作。也加上我跟海清有很高的默契程度,经常拍戏的时候我说了上句不知道下句我要说什么,我也完全不知道海清会说什么,就是我们俩在碰。导演做的一项工作就是通过我们俩的即兴创作脑子里飞快地进行剪辑,这是根本无法复制的。”

拧巴、轴、较劲、琢磨

这几个词会一辈子伴随着我

也许自从他接下《媳妇的美好时代》以来,这个年轻的演员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戏路如何开展。尤其他又是一个“全能”的演员,对观众负责是他对自己事业直接而彻底的感悟。

当我们谈到他走到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的时候,他告诉我:“可能一辈子会有几个词语永远伴随着我,拧巴、轴、较劲、琢磨,我不太喜欢随波逐流的生活,我要有定向。如果所有人都这么干的话,可能就要坏事了。观众肯定会审美疲劳了。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突破。其实直到现在每接一部戏,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其实就跟商人做生意一样,每谈一次生意都是新的开始,但是也要研发一个问题就是经验主义,就比如说原来有一些成功作品,抱着原来的经验来对待下一部正在拍的或者准备要拍的,那肯定不行。”

其实好的演员应该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表现派的心理学家。“演员这辈子没有别的,研究自己,研究别人,想要塑造人物必须要研究别人,在研究别人的同时把别人的感觉借过来再研究自己,就可以往上提升。最起码在我脑子里面永远有那么几个词汇是一生不可撼动的,真实、自然、生活,无论是年代戏还是古装戏。”在黄海波看来,他不介意有角色的定位。“做我们这行的,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绝不是喊口号。因为拍戏塑造人物就是让观众看的,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那我们尽量做到的就是让80%的人都喜欢。我为多数服务,不为小众服务,这一点我自己很清楚。再有就是对得起人家付给我的片酬。认可了更是件更好的事情,但并不代表我就固定了。在这个基础上你还可以有很多的创新。”

不工作的时候,黄海波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思考,按照他的话说就是“琢磨”。当我们聊起生活和未来的时候,他很沉着地对我说:“何为生活?我妈说,生活就是一杯白开水,喝下去以后你觉得是什么滋味就是什么滋味;我爸说生活就是一本词典,等你把里面的词读懂了,认明白了,人生也就结束了;朋友说生活就像骑自行车,一不留神就会摔。我觉得生活就像骑三轮车。起初你可以有支撑点,到了最后需要你完全撇掉他,独自行走。”

没有更多的念想和奢望,更不需要谁来表扬,能够演好戏,并全心地服务于观众是这个男人的质朴追求。

海清

谁说我只是“媳妇专业户”

海清真的火了,并火得那么默默无闻。凭借诸多“媳妇”的角色,荣膺“金鹰视后”;与陈凯歌导演合作拍了《赵氏孤儿》,并转战大荧幕;大尺度拍摄杂志封面……对于诸多角色和身份的转变,海清说道,“外界的一切都是别人给予的,评价也是别人说的,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我做好我该做的,把戏拍好对得起喜欢我的观众;继续做公益帮到更多的人,带动大家改善我们的生活,这就够了。”

我只做该做的,其他的与我无关

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取得了超高的收视成绩。从《双面胶》到《王贵与安娜》再到《蜗居》,她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观众喜爱的家庭剧女演员。海清,一个温柔而真实的女子,就这样火了,并获奖无数。而自从她荣膺“金鹰视后”后,媒体对她的关注似乎就一直没有断过。然而,她依然故我的认真拍戏,依然坚持做慈善公益事业。海清说:“《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毛豆豆是最像我的。这个媳妇特别可爱,她大大咧咧,而且心眼儿特好,即使吃了亏也不好意思去跟别人说,跟海萍和安娜的精明计算很不一样。毛豆豆是我演得最得心应手的,我平时就和她一样,都是那种永远不知道自己钱包里有多少钱的人,我和豆豆挺心灵相通的。”她说这话的时候,那种真情流露实在值得去征服每一位观众。

海清在18岁时以中戏应届文化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戏1997届表演班,成为黄磊的学生。她凭借不懈地努力和出色的功力,她的事业一步步渐入佳境,逐渐和大牌合作。海清在与陈凯歌导演合作出演的电影《赵氏孤儿》中,她扮演的还是“媳妇”,“夫君”是葛优。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海清对于演喜剧见长的葛优的评价是“很严肃”,但迅速补充道:“剧本也要求他严肃。”不过,这一次演过媳妇之后,海清不打算再尝试“媳妇”的角色了,她解释说:“类似的人物身份难免会雷同,而我已经塑造过这么多种性格的媳妇,应该很难再在媳妇这个领域有突破了。”

演戏的日子,她兢兢业业,收工就回家;不演戏的日子,晚上11时睡觉,第二天一早起来打太极拳,海清说自己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其实每一个行都有自己的辛苦,只要不觉得自己辛苦就不会辛苦。我看到医生、护士,还有上班族的人们每天都在重复着很多事情,要比我辛苦很多。哪一行不辛苦呢?人生下来就是要劳动的,我们都要在劳动中过完此生。”

人生是一趟旅行

我正在继续完善飞行路线

越来越红的她用了“一根筋”、“不善与人交往”等词语来形容生活中的自己。早睡早起、深居简出、不爱应酬、不曝光私生活――海清这一切的习惯,似乎都与她目前的职业与名气格格不入,她笑着表示:“我不怕做个娱乐圈的异类。”

当我们谈起这次拍摄封面主题的时候,她漆黑的双眸灵动无比。“我很喜欢飞行,并且跟飞行项目有着很大的缘分。在尼泊尔博卡拉的时候,我特地空了一天的时间,专门用来进行滑翔伞项目。如果有时间我完全可以自己练,七天以后就可以自己滑,其实三四次以后就行了,最大的难度在于对起飞和落地时的掌握。”

海清形容,她曾经做梦梦到过自己飞起来。一个在梦里和现实里都没有恐惧的人,才会有梦想成真的飞行力量吧。十几岁的时候,她从当时已经成为台柱的江苏省歌舞剧院离开,只身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身为南京姑娘的她就这样开始在北京落地,她形容这样的“北漂”是一趟人生旅行,“有时人就像是候鸟,无论飞到世界哪个角落,心里永远不会忘记离开的家。”看着她没有成为“著名演员”前不算短的日子,让人都为她觉得着急。毕竟作为女演员,海清的成名之途算不上典型。没人能一手排演或者复制出这样一条飞行路线,这里面有赏识她的导师、曾经拒绝她的剧团、被认为没其他女演员漂亮而滑过的机会,跟她钟爱的滑翔伞一样,当速度和升力慢慢大过阻力,就能使滑翔伞产生前进的速度,然后驾轻就熟到云里去。

说不清到底是《蜗居》里的“海萍”;还是《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毛豆豆”,还是任何一部别的戏,都被她“演开了”,让人看着也跟着开怀起来。梦想、欲望、私心、生活的零七八碎,恍然成了一组同类词,心里真正想做的事,原本就是再合理不过的。

面对媒体的如影随形,和街上热情观众的问长问短,海清还在寻觅着那个“人际关系平衡点”。她不怕被称为娱乐圈的异类:“大多数演员我都不了解。我的朋友多是圈外的,朋友们聊天说起圈内的谁谁谁,然后问我八卦,我一律说不知道。我不知道别人的路,我只知道我一路是这样艰辛、快乐地走过来的。”

上一篇:莫小棋:我的身体与灵魂一见钟情 下一篇:分子厨艺,当科学进入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