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有林可持续管理评价探讨

时间:2022-05-26 03:55:43

社有林可持续管理评价探讨

摘要: 在介绍森林可持续管理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社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着重介绍了社有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国外的成功案例。通过对国内外社有林管理的成功案例的研究,分析适合我国社有林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criteria and indicator for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t community level,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level criteria and indicator and the succeed cases of overseas,aims to anlyse the approachs and methods of community level for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that right for China.

关键词: 社有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

Key words: community ownd forest;sustainable management;criteria and indicator

中图分类号:F3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315-02

0 引言

从上个世纪开始,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世界上的发展模式呈现出一种“高增长、高消费、高污染”的状态。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很大的响应,并成为国家或地区发展共同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从1964年的《寂静的春天》到1972年的《增长的极限》无不说明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

在中国,社有林占据了中国林业的半壁江山,在全国林地中集体所有占了58.40%。

相对国有林而言,社会对社有林业需求的目标更全面,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

而在实践中,这三大目标常处于矛盾之中,导致整个社有林业发展不尽人意,蓄积量仅为全国的32.4%。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开始实施“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林业改革政策[1]。

所以结合当今林改政策,如何使社有林管理达到一个可持续的状态,如何评价社有林的可持续性成为目前我国林业研究的一大热点。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对社有林的管理作了一定的探讨,通过对国外社有林管理的成功案例的研究,分析适合我国社有林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1 社有林可持续管理的相关概念

对其内涵的理解主要取决于对“社有林”、“可持续经营”和“社有林评价”这3个概念内涵的界定及正确理解上。

什么是社有林。

社有林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通过作者对文献的整理研究认为,社有林是在法律规定林地所有权归于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林农和私有经济组织对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不同程度地拥有的林业经营形式。

即社有林是当地村社居民所共同拥有的,可以从中进行实践活动、林产品的加工、经营管理活动等一切与当地村社部落有关活动的森林资源,它属于集体林的一类林地所有形式。

社有林管理有以下一些特点:主体与参与、假设与实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与制度化过程,社有林管理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对林业发展需要做出调查研究,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社有林管理强调明确农民对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采取农民广泛参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方法,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增强了农民的自主性与参与性,加强了农民参与规划和实施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林业那种自上而下行政领导式的森林经营方式,社区林业坚持参与式管理,以社区农民为主体,强调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社会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民主管理。

什么是森林可持续经营。

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可归纳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什么是社有林管理评价。

社有林管理评价是基于森林可持续管理的基础上,强调了社区当地人在森林管理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当地人自身对可持续性的理解与定义,具有很强的现实实践性[3]。

2 社有林管理评价的现状研究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在国际、国家及区域3个层次上进行的。

迄今为止,己有150个国家和9个大的组织或团体参与了制定和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活动。

而中国自1995年开始研制国家级及亚国家级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

2002年10月,《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正式实施。

这一指标体系共包括8个标准72个指标。

目前,中国区域水平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已制定完毕。

对于经营单位水平和应用分析研究也正在进行[4]。

而关于森林经营单位,世界林业研究中心(CIFOR)将其定义为:具有清晰边界的森林地区,其森林经营活动是按照长期的森林经营规划和明确的经营目标进行的。

在九大指标体系当中,制定了森林经营单位标准与指标的主要有热带木材组织进程(ITTO)、塔拉波托(TaraPoto)倡议和中美洲进程。

而今各国都在开展着相应的森林经营单位的研究。

3 基于当地社区传统知识的社有林管理研究现状

依前文所述,社有林的管理离不开当地人的知识与决策,而“局部控制”则是当地人在森林管理中的作用的体现。

一些关于社有林管理的假说认为,

①一个独立的“社区”存在,可以作为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管理的指示;

②移交或下放权利、责任,一定程度上出现在具有国家权威的森林社区中;

③森林利用可能会以一种生态上可持续的方式发生,并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兼容;

④加强局部控制会使更多健康森林和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的森林被良好利用;

⑤加强局部控制增加了当地社区与森林和森林管理相关的利益[5]。

4 森林可持续经营存在的问题

4.1 政策支持体系 近年来世界上林业发达国家经验充分证明,林业作为一个兼有服务功能的产业部门,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及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在以直接经济效益为主要价值评判标准的商品经济环境中林业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同时由于政策决定着经营者对森林资源经营的权力,调节着森林资源经营者的利益分配,进而影响着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程度。

4.2 实证研究 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增加了在实践中应用的难度,因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动态过程;

②指标体系在实践中应用较困难,可操作性较弱,因为各地自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

③指标体系复杂繁多,大多仍停留在理论层面。

4.3 决策过程与方法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包括森林经营和管理者、林业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因此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运行与协调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作为森林经营的主体——群众却始终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这样难免会出现不符合实际、不能真正反映大多数群众的需求,使得最后的决策出现较大的偏差,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

4.4 利益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有利于森林综合效益的发挥,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三大效益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森林经营者和森林受益者等,存在诸多矛盾。

为此,如何调整合理的利益结构,使之优化,这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6]。

5 对我国社有林管理的思考与展望

对我国社有林的发展提出了下面一些建议:

①加快经营单位水平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制定、应用。

②重视当地人在社有林管理中的作用,把关注的焦点从资源发展为使用者,进而把当地人的知识和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能够服务于标准与指标的制定。

③建立有效的决策运行与协调机制,探讨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决策过程和方法,应努力探索群众参与决策的方式方法,应充分重视群众在决策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以提高群众参与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6 结束语

目前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在食品,燃料,木材的需求上,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下,使今后有效的森林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应该对社区和森林管理市场主体进行更深入的关注,将林权下放政策落到实处,使最有效的管理所有制形式发挥作用,以此应对未来的森林管理的更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郑盛文.林权改革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影响的分析—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D].福建农林大学,2007.

[2]洪志生.我国私有林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7,(84):39-45.

[3]M.C. Adam ,D. Kneeshaw,Local level criteria and indicator frameworks:A tool used to assess aboriginal forest ecosystem values[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55 (2008):2024-2037.

[4]雷静品等.中国区域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4):228-233.

[5]Arun Agrawal.Ashwini Chhatre. Changing Governance of the World’s Forests[J].Science, 2008,320(5882):1460-1462.

[6]韩伟.社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3):102~106.

上一篇:提升中老年人体育参与因素的分析与建议 下一篇:特种加工综合实验中心建设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