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明白”到“明白”

时间:2022-05-26 01:11:00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教师重视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重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积极创设“问”的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学生对自己的困惑既渴望质疑但又害怕“出错”,我们应积极创设“问”的环境,让学生“想问”“敢问”。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

在教学中应抓住一个“巧”,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

二、教给学生“问”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好问、好奇的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更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做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价值。

三、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想质疑,敢质疑,还要让学生主动质疑。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停止或处于消极状态时,要巧妙地进行激疑,启动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如教学“圆的而积”时,许多学生囿于课本的推导方法,而不思创新。达时我向学生激疑:“还能将圆拼割成其他图形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这一问,让学生跃跃欲试,并先后将圆转化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造,推导出了圆的面积。

四、做好学生的“质疑”主导人

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首先教师要把握质疑的时机,特别在讲授课时和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质疑。质疑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才能有所发现。还要防止时间不够,避免学生“问”无所得,或尚未“解惑”,流于形式;其次控制对象。质疑问难要面向全体学生,“好、中、差”兼顾,尤其要鼓励差生质疑,第三,控制范围。让学生的质疑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老师要做些思维方向的引导,不能漫无目的。

实践证明,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想问”“敢问”,还要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培养学生“问”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上一篇: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地方 下一篇:创新实践,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