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学跳舞等

时间:2022-05-25 11:15:02

老妈学跳舞等

老妈去年退休,上了大半辈子的班,突然闲了下来,好像很不适应,老公还在上班,我又是在外地工作,每次给她打电话,她都在电话里说:“一个人在家呆着太闲了,真有点不适应。”前几天老妈又打来电话,不过语气中没有了以往的那种失落,她兴奋地跟我说:“我参加了咱们城区举办的中老年人舞蹈队,现在每天没事就去学跳舞,都是一些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人,大家在一起都很谈得来。现在我在学跳藏舞,每个人还有一套藏袍,过一段时间还要去参加市里的比赛呢。”听着老妈在电话里开心的话语,我也不禁笑了起来。

记得小时候,妈妈就很喜欢跳舞,她经常放着音乐在房间里随歌起舞,我也傻傻地跟在老妈的屁股后面扯着她的衣服转圈,逗着妈妈直笑。后来我上学了,妈妈就把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我的身上,每天一下班就钻进厨房,好让我一放学回家就能吃到热腾腾可口的饭菜,然后还要做一大堆的家务,从那时起就很少再看到老妈跳舞了。

人们都说母爱是最无私的,为了子女再苦再累她都从不计较。想着,我眼前浮现出了老妈穿着藏袍起舞的样子。我想跟老妈一起学跑舞的也都是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们,她们辛苦了大半辈子,该好好的享福了。那么多伟大的母亲在一起,将是一道多么亮丽的风景。

摘自《保健时报》

与腰鼓结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我呢,可以说没有。整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不会娱乐,不爱活动。看到别人爬山、垂钓、打拳、舞剑、打麻将、玩扑克,甚是羡慕,但我就是没有兴趣。如今退休了,到儿子家,除了照看孙子和料理家务,如何过好晚年生活,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也是我所极力寻找的。

小区里有老年朋友自发组织健身活动,我向她们学习打太极拳,跳健身舞,但始终不能坚持。后来,得知公园里有一支腰鼓队在活动,我怀着好奇心和试探的态度申请参加。腰鼓队的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委派一名动作规范、认真负责的老队员当我们小区十几个老年朋友组成的新队伍的老师。从此,我和大家一起与腰鼓结下了不解之缘。

学好腰鼓得从基础开始,就是腰鼓的9个鼓点。因为我们都是初学者,一时还没有掌握窍门,所以手脚不协调,要么同手同脚,要么踏着步子又忘了敲鼓,弄得自己都哭笑不得。老师耐心安慰我们:不要急,慢慢来,多练,熟能生巧。只要“9点”打好了,以后学花样就容易多了。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全身心投入其中,经过一个月的练习,终于掌握了基本动作和套路,可以和老队员一起配合动作了。说来也怪,太极拳、太极剑,不播放磁带,我是完不成套路的,而打腰鼓学起来就那么得心应手,不论“9点”还是“花样”,我总是先学会,有时还能给她们做示范。大概这就是我与腰鼓的缘分吧。

参加腰鼓队已有一年半之久了,至今每次练习我都没有落下。学习腰鼓的过程,也是我获取乐趣的过程。腰鼓套路中《莲花出水》、《碧波荡漾》、《凤凰展翅》、《雄鹰亮翅》……不但名字优美,动作更是大方、舒展,当大家整齐列队,在锣鼓的指挥下,完成一个又一个动作时,我们所有的烦恼、牵挂甚至病痛,都统统抛之脑后了。

腰鼓队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用我们的鼓乐起到宣传的作用。如社区开展“献爱心”活动、“见义勇为”表彰活动等等。连一些商场开业、新楼盘奠基仪式也会请腰鼓队去捧场。当我们列队表演时,个个内心都充满了自信,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代。

在腰鼓声中,我们得到娱乐;在腰鼓声中,我们得到锻炼。许多老年朋友通过打腰鼓精神振奋了,腿脚灵活了。我喜欢打腰鼓,它是最适合我的一种娱乐与健身的项目,我一定会持之以恒,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充实,更快乐。

文文 摘自《三九健康》

陶玉玲:给生命加油

1993年11月15日,星期一:口腔上腭左后部,小涎腺肿瘤。

1993年12月12日,星期日:昨晚睡得很好,昨天是我发现病至今整一个月,也是生日,希望痛苦与时间一起过去。

1993年12月14日,星期二:要拼搏求生,不能坐以待毙,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以上短短几行文字,摘自《陶玉玲病中日记》。

耳顺之年,恶性肿瘤降临

1993、年11月15日。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60岁的陶玉玲来说,这个日子令她终生难忘。那天她正在拍摄电视剧。戏拍到三分之二,她的牙出了毛病,当天下午,陶玉玲就在丈夫黄国林的陪同下赶往301医院。

没想到一到医院就走不了了,得住院。检查结果很快出来――这个包非同小可,不像她自己所说是吃饭烫的,而是口腔腺性囊状瘤,属恶性肿瘤,必须手术。这种手术按照常规需从口腔外开窗,这就等于毁容,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与其毁容还不如不动手术。在容貌与生命的选择之间,陶玉玲痛苦地徘徊着。医生们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决定从口腔内实施手术,为的是保证陶玉玲术后得以保持正常的容颜。

除了生孩子休产假,陶玉玲从未请过假,可这次她不得不面对人生中重要的挑战。“我什么苦都吃过了,就不信斗不过癌症,即便是死也要和癌症斗一下。”凭借这样的信念,她很快调整状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一切治疗;1993年11月22日,陶玉玲被推进手术室,仅一个多小时就顺利完成了手术。然而5天后,切片结果却报告了一个可怕的消息:此瘤已癌变!陶玉玲需要再做一次手术。

面对癌症,依旧笑靥如春风

第二次手术比第一次更痛苦、更艰难。这次手术中,陶玉玲换了一个人造上腭,此后的40多个日日夜夜,她无法张嘴说一句话,也无法吃一粒粮食,只能靠输液维持营养。陶玉玲过上了炼狱般的生活:周身疼痛,尤其是切除部位如刀刮一般,口腔、胸腔、脑子里像爆炸一样嗡嗡乱响,汗水湿透衣服。黄国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无法替代她,只好为她买来一块小黑板,让她能够用笔与别人进行交流。

时隔多年,医生谈到此情此景依然感触尤深:“因为这个病在口腔里边,口腔是很敏感的部位,非常痛苦;又是恶性肿瘤,更痛苦……两次手术完了以后,要输液,不能吃饭,但是她从来没有说过疼,也从没有流露出痛苦的表情。”当时护理过陶玉玲的护士长说道:“在她住院的四个月时间里,她的心情总是那么好,每当我们到病房,她都是笑脸迎接我们。每次输液的时候,她的眼睛总是在笑,她从来没有愁眉苦脸的时候。”

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那时那刻,展现出了比她的笑容更加灿烂的精神力量,那是一种无往不胜的信念。我们平时嘴里长一个口疮都痛苦得不行,更别说是肿瘤。陶玉玲所经历的肉体和心理上的折磨,我们无法去体会。但她依然乐观,乐观到医生和护士都对她肃然起敬。在口腔几乎丧失全部基本功能的时候,她通过书写的方式与人交流,并写下厚厚的日记,记录下生命中最重要、最艰难的心路历程。

抗癌十年,告别瓶瓶罐罐

出院回家后,陶玉玲很快结识了附近的癌症患者,她与他们探讨抗癌经验,并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抗癌之旅。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陶玉玲浸泡在中药的苦涩和病魔的痛苦之中;不输液的时候,她就做一种“吸吸呼”有氧健身操,这套以走路为主要形式的操,陶玉玲每天要做几个小时,并且一直从医院做到家里。抗癌路途中之苦乐,只有她自己能够体会;抗癌路途中之酸甜,也成为她人生中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70岁那一年,陶玉玲终于从弥漫着苦味的瓶瓶罐罐中解脱出来。“我也觉得自己了不起!”陶玉玲这样说。从罹患癌症至今十多年。她让医学创造了一个奇迹,让生命创造了一个奇迹。如今,作为明星的陶玉玲,依然像二妹子一样朴素,像春妮一样可爱。

雪莲花 摘自《中老年保健》

上一篇:七个小改变带来大健康等 下一篇:“无毒”才是好男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