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艺术特色

时间:2022-05-25 08:32:22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本文以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造型特征和文化内涵的相互印证为分析方法,归纳和阐述了这一时期玉器的艺术特色与历史地位。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玉器 造型 文化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动荡与变革。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都呈现出空前的剧变而焕然一新。

在政治经济方面,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手工业者摆脱了奴隶主的统治而独立出来。生产工具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个时期,在冶金、陶瓷、染织、漆器、玉器等工艺领域中产生了大量的精美绝伦,富于创新的工艺品。在思想文化方面,社会思潮和文化艺术的兴盛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从而促使了工艺艺术的风格呈现出巧思、新颖、活泼的艺术特色。其中,玉器艺术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高峰,集技、形、神、意于一身。

关于玉的概念与内涵是极其深广的,且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意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此处,是将玉的自然属性与道德品质联结在一起,去比喻和要求君子应具备的品德,即仁、智、礼、乐、忠等各种品德。故而玉器不仅仅有可触可观的形态,还蕴含着可思可品的文化意味,可谓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春秋战国时期是玉器发展的辉煌时期。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还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西周玉器的特色,但已经基本上脱离了商周时期那种简单古朴的风貌,呈现出精致、华丽的艺术风格。形成这一风格的因素包括物质与精神两大方面,首先,在物质上,铁的出现与铁器的大量运用,不仅改进了以往的琢玉工具,大大提高了玉器的雕琢技艺,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琢玉艺人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在这一时期,商周以来的神学思想发生了动摇,重民轻神的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开始盛行,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对于人们的审美意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使得玉器的造型巧妙、大胆而富于变化,以不同造型的礼玉作为区分贵族等级身份的标志之物。此时的玉器工艺精巧,纹饰繁缛、华丽,逐渐具备了审美娱乐的文化内涵。

在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造型特征也具有不同时期的演变,主要可以划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一.春秋时期。这一时期的玉器还延续着西周的一些特色。早期仍然运用双阴线来刻划纹饰,在装饰形式上依然多以单独纹样和交缠同体的“形中有形“的表现手法为主。中期以后,这种阴刻的装饰手法逐渐减少,被斜刀的雕琢工艺取代。到了晚期,浅浮雕技法开始盛行,工艺技术的精湛,使得玉器造型看上去精细华美,摸上去光滑温润。浅浮雕技法所形成的高低起伏的形制结构,使得玉器造型从平面走向了立体,视觉效果更加丰富。从整体上看,春秋时期的玉器造型虽然较为灵巧浑圆,并且运用了许多抽象变形,解构重组的纹饰,但是较之战国时期,还是略显呆板,缺乏动势与灵气。

二.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与儒家赋予玉的各种道德文化内涵,使得佩戴玉饰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以佩挂玉饰来标榜自己是有“德行”的仁人君子,故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此时玉器较之春秋时期的品类更加丰富。在器型规模上,除了一些小件的装饰物、随葬品以外,还出现了大型的玉磺、玉璧、带钩等。制作工艺更加先进与精湛,镂空与浅浮雕的技法更加流行,整体形制较之春秋时期更加刚劲有力,线条刻画得干净利落,装饰纹样更加丰富多变,主要有谷纹、云纹、螺璃纹、花叶纹等,纹饰构图较为稀疏。从整体上看,战国时期玉器显示着一种生机勃勃、意气风发的气势,富有强烈的动感与灵气,这也体现了战国人的气质、思想与文化以及这一时代的内在精神与风貌。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经历了诸子百家的文化晕染以及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赋予了玉器人格化的内涵和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佩玉风俗即由此盛行,直至发展至今,成为中国人爱玉、赏玉、玩玉的精神寄托。它的超自然力的内质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显示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精髓与精神内核。

(作者单位:蚌埠学院。本文系参与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淮河中游春秋战国时期器物造型及纹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sk481)

上一篇:在反叛中开拓 下一篇:论假定性下的戏剧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