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法解析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

时间:2022-05-25 07:55:01

基于SWOT分析法解析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

摘要:近年来,重庆市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重庆市政府及各高校面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困难和压力将创历史新高。本文从重庆高校大学生的最新就业现状着手,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毕业生存在的自身优势、劣势,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用人单位、政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SWOT分析法;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

2015年重庆市有毕业生的61所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20.07万人,比2014年增加1.75万人,增幅为9.55%,这就意味着大学生需直面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本文试图运用SWOT分析法对重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资源进行全面剖析,旨在为毕业生就业探讨出更多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SWOT分析的内涵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其中,S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O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SWOT分析法属于管理学科的企业战略决策分析法,也同样适用于大学生就业情况及问题分析。

二、重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优势

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和培养,具有较高学历。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同时,大学生精力充沛,有较强的自信心和独特的个性。在面对激烈竞争时,通常表现出他们积极勇敢的一面,敢于追求成功。大学毕业生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企业可根据需求进行定向培养。用人企业选择大学毕业生促进了企业人才结构的良性循环。因此,高校毕业生在招聘时倍受青睐。

(二)大学生自身的劣势

大学毕业生因长期生活在象牙塔中,就业最大的障碍是缺乏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另外,大学生缺乏成熟的自我认知,常常盲目乐观,自身定位不准确,片面追求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体面的大企业及高薪酬的岗位。在种种不理性的心态的影响下,许多毕业生不是有业不就,就是待业在家。再者,大学生大多缺乏娴熟的社交技巧,综合能力相对较低,尤其是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和企业看重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些便是其劣势所在。

(三)大学生面临的机遇

重庆转为直辖市以来,进入重庆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为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重庆市先后推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小额贷款、对本地和外地生源平等开放就业资源及就业市场等措施。重庆市地方政府已经进一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政府出台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和指导等诸多方面,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就业促进计划,全面落实贫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基层购买一批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优先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等。

(四)大学生面临的威胁

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人口密集,尤其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庆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渝就业。因此,除重庆高校毕业生之外的劳动力占据就业市场很大一部分比例,另一方面由于重庆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重庆市201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显示,2015年重庆市有毕业生的61所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20.07万人,比2014年增加1.75万人,增幅为9.55%。2015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的占79.97%,其中重庆占64.17%,四川占7.47%,其他省区占8.33%;到东部及中部省区、港澳台、其他国家就业占20.03%。以上因素是威胁毕业生就业的外部隐患,使得就业压力尤为突出。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应落实完善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规范就业市场

首先,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不断规范就业市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和措施,针对自身薄弱环节,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并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监管。其次,各级人社部门要有针对性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创业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专项保障。最后,政府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尽可能地为高校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和有效的就业指导,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二)高校应强化服务意识,大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应以市场为导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高校要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在教育管理的同时,在软件、硬件方面均提升指导和服务水平。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就业工作制度,就业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并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高校应具备配套就业服务的硬件条件,要利用好就业工作专项费用,引进先进信息设备及软件,不断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就业工作信息化、规范就、专业化。

(三)大学生应与时俱进,提高综合素质适应需求

大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四大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心理品格素质是关键,政治思想素质是主导。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责任感的毕业生成了首选目标。而科学文化素质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求职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已成为人才竞争的物质资本。因此,大学生们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用人单位应实行人本化管理,建立健全公平的用人机制

各用人单位应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做到不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应结合实际选择最适合的优秀人才。在用人过程中,要不断培养人才,造就人才,把使用的过程变成培养人才的过程,要从长远考虑,要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只有用人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本化管理,真正做到岗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高校毕业生就不会求职无门或频繁跳槽。

参考文献:

[1]重庆市201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EB/OL].http:///Item/18026.aspx.

[2]温亚丽.浅论新形势下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和措施[J].河南教育(中旬),2011(02):45-46.

[3]孙杰.对我国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反思与启示[J].职业教育,2011(04):175-176.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2015年度科研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KYY006)阶段研究成果。

上一篇:课程设计及其理论基础 下一篇:新HSK中日交集汉字词与对日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