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作文闪耀人性的光辉

时间:2022-05-25 05:40:48

让学生作文闪耀人性的光辉

作文是学生遣词造句、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的工具。在当下鼓励和倡导“自由表达”的浓郁氛围下,学生作文变得个性十足、精彩纷呈。但在这可喜的进步之中,也隐藏着一些令人忧心的现象。对于那些令人忧心的现象我们应当彻底摒除,让学生作文展现心灵之美,闪耀人性的光辉。

一、关爱生命:驱除空虚、回归本原

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以其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而存在。儿童期是人一生中弥足珍贵的驿站,是生命的起始阶段。作为学校教育应当真诚地去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发展。具有“言为心声”特殊功能的作文,演绎着生命的呼喊和心灵的歌唱,成为关爱并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极好途径。

曾看到这样一篇习作,题为《快乐的童年》,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这时,几只小鸡从山坡上下来,我迅速解开了系在阿龙脖子上的绳扣,阿龙吐出鲜红的舌头,喘着粗气,像离弦的箭般向小鸡猛扑过去。我拍着手,扯开嗓子大声喊道:“阿龙,加油、加油!”小鸡们吓坏了,一个个惊慌失措逃散开来……

这样的作文,虽语句通顺、描写生动,看似“快乐”,但传送出来的“情愫”却令人心痛。作文当以文载道,“毫无人性”的作文内容,任凭你写得再好,描写得再为生动,刻画得再为细腻,都是没有生命力的,都不能掩饰其内心的空虚。为此,我们必须强化学生作文的生命观,要求他们爱护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不以“发系蜻蜓”嬉戏,不以“线缚螃蟹”取乐,激发生命意识,回归生命本源;净化学生的文化生活空间,远离假丑恶、凶残斗,引领他们走进大自然,感悟生命的灵性,实现作文与生活的有效链接;优化学生作文的评改指导,进行有关生命的认真思索,实施有效干预,进而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彰显美好:融汇真情、富涵真爱

作文是学生对世界、对生活的一种个性化的体验、思考、感悟和表达。人世间是美好的,是充满真情、蕴含厚谊的。作为用书面语言表现自我精神、抒发心灵体验的学生作文,也应融汇真情、富涵真爱。

有这样出自同一学生之手的两篇习作,其一《我的爸爸》,写的是爸爸如何如何比妈妈好,比妈妈爱家、爱自己;其二《我的妈妈》,写的却是妈妈如何如何比爸爸好,攒钱养家、操持家务,最后积劳成疾病倒了。两篇习作均立意深刻、文笔流畅,应该说写得不错,但读来却令人惊愕、疑惑。老师将其叫到办公室,把两篇习作摊在其面前,询问其为何会出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内容。该学生理直气壮地说:“老师,这样写的目的其实很简单,第一篇写妈妈不好,主要是想衬托爸爸的好,第二篇也是这样。”再问及无缘无故写妈妈生病了,有何感想时,该学生更是得意地说:“这有什么可奇怪的,这不过是作文嘛!”

作文就该这样吗?就该摒弃真情而随意编造谎言吗?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在作文中根除此种弊病,首先是要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做人,不虚浮、不夸张、不矫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每一堂课,每一篇课文都要自始至终贯穿做人的准则,让学生时刻受到美的熏陶。这样,学生作文才能做到思想健康,显示出思想的光芒和感人的力量。

三、弘扬美德: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作文是记录生活,准确地将自己的真实思想再现给别人的载体,应该启迪自己、教化他人。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传送一个词,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窗;传送一句话,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门;传送一篇文章,就是把人领进一番新天地”。由此可见,作文的教化功能之大。

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尝试,针对靖江本地英雄人物、先进模范较多的实际,开展了一次“学时代先锋、颂靖江楷模”的作文实践活动。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们共读英模故事、共访英模故地、共诵英模名言,和英模近距离接触、心与心交流。大家为英模的事迹所打动,为英模的思想所感染,为英模的精神所折服。情愫激荡心头,才智澎湃胸中。最后,老师让学生把活动的过程用作文的形式真实记录下来,学生们以不吐不快之感、欲罢不能之势,写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或讴歌英模人物和优秀青少年追求真理、矢志不渝,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或表达自己见贤思齐、比学赶帮,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坚定决心。这样的作文教学生动有趣、情真意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弘扬美德,不失为一条“以德辅文、以文践德”的好路子。

帕思卡尔说得好:“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学生的作文之所以无视生命、失去真我,关键是因为他们在错误的作文观念下,心灵没有说话,思想没有说话,而当他们想说的时候,真实的思想与心灵的感受往往又被空洞、玄妙的言辞淹没了。为此,作文教学应力求对症下药,让学生找回真我。

上一篇:例谈高中生物教材对照实验的设置 下一篇:走片段作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