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理念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25 01:10:08

谈新理念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一个人的语言魅力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和学识的体现,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不能忽略。如今口语交际已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贯彻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缺少、也无法代替的功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要在教学中去发掘口语交际的丰富素材,也要在生活实践中巩固和延伸口语教学。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争取多说话。为此在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让孩子知道普通话好听

普通话作为我们各民族的共同语言,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接触中,都已离不开。低年级是学习普通话的关键时期,学好了普通话才能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我要求学生无论是上课时,还是课间与老师同学交谈时都要讲普通话,但由于我们是一所乡镇小学,农村孩子较多,回家返校后就又恢复成一口方言,于是我就借助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表明了我的想法,希望和家长们共同努力督促孩子养成校内校外讲普通话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渐渐觉得普通话比方言好听,懂得讲普通话的光荣,养成了用普通话与人交流的习惯,同时我还发现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可以及时地纠正他们不标准的发音和不恰当的用词,真是一举两得。现在大多数学生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地与人交流,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口语训练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让孩子爱上口语交际

课本中安排了一系列的口语交际,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训练。例如《学会做客》、《指路》、《学会道歉》、《我喜欢的小动物》、《我爱吃的水果》等等这些口语交际,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相似的情境,激活小朋友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与需求。我在教学《我爱吃的水果》时,课前让孩子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让他们通过看、摸、闻、尝等方式来“研究”水果,再指导他们从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用语言描述出来,进而通过一些句式训练,鼓励和引导学生描述得更准确、形象、生动。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句式训练“香蕉弯弯的,像”,顿时教室里热闹开了,有的说:“香蕉弯弯的,像个月牙”;有的说:“香蕉弯弯的,像只小船”……接下来孩子们都大胆地进行想象,描述手中的水果“西瓜圆圆的,就像一个大皮球”、“苹果红扑扑的,就像小妹妹的笑脸”……说得棒的,我就奖励他一个水果,孩子们别提多兴奋了,整节课的兴致一直很高,个个想说、爱说。在轻松的对话中,本课的口语训练目的就实现了,而且效果显著,可见,想让学生喜欢上口语交际,要多花点心思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让孩子在课堂上动起来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因为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科学有序的训练。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的口语交际,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的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听、说交往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如指导看图、回答问题、讨论、复述等,学生的这些活动都是在“听”了老师的“指令”后进行的。学生“学”得怎样,教师必须从他们的“话”中得到反馈,这就是“说”。由此看来,利用课堂训练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应该重视并加以利用的必要做法。低年级孩子喜欢“动”,那不防在课堂上也多给他们一些“动”的机会。例如我在教学口语交际《学会做客》时,邀请学生上台和我一起表演,再让学生邀请同学合作表演做客的情景,对表演得好的给予表扬和奖励,生生互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又如我在教学《打电话》时,设计好情境,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对,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改正、补充,进一步明确打电话的程序和说话的内容,再分角色练习打电话,在小组代表上台表演时,还发现了几种创新的表演,由此可以看出小组合作扩大了口语交际的训练面,还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能力得到了迁移,技能技巧得到了训练。

四、让孩子学会倾听

要想表达精彩,进行精彩的交流,还必须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易分散,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就尤为重要。课堂中我告诉孩子们随便插嘴打断别人发言或不专心听别人讲话是不礼貌的行为,我还鼓励学生听完针对他人的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来促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例如在我教学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时,不光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庭情况,还要学生说说从其他小朋友的介绍中你了解到了哪些同学的家庭,让学生明白在讲的同时还要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这样不但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五、正确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学生,激励每个学生交际的信心,具体做到:一要欣赏成功的学生,让他们感受成功。对于表达能力和欲望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发言表示祝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当成功被同学们所欣赏时,他们会感到巨大的成就感,也会看到自身的价值。二要鼓励沮丧的学生,让他们保住尊严。在课堂交际训练中,难免有学生答非所问,势必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在无形中他们的身心会受到伤害。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微笑着走到这个学生的面前,用手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面向全班同学,给他以鼓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回答问题很积极,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回答得很完美!”并暗示同学们为他鼓掌加油,这样,他不至于因一次回答失误而丧失交际的积极性。相反,他会激动不已,力争下次表现更积极,回答更完美。

《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使小学生能顺利地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并为他们融入未来社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等。

上一篇: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与发展浅析 下一篇:论女性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