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趋势研究

时间:2022-05-25 12:51:40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趋势研究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保证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已经成为新的时期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队伍专业水平及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在2006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保证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已经成为新的时期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队伍专业水平及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强化高校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是高校乃至全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以上情况的出现,要求高校辅导员必然沿着职业化的道路前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阐释:第一,高校辅导员有相对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就是所说的社会化。高校辅导员作为一个有着明确职业特点、标准和行业发展的职业,只有具备了能够将辅导员作为终身职业的发展方向,和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地位的行业,辅导员队伍才能具有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主动性。第二,高校辅导员有专门的职业技能。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高校辅导员需要学习管理、心理、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到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情况,明确学生需求,并有效的采取相对应的手段和措施,保证在校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第三,有作为终身制职业的发展前景。在辅导员职业化程度不高的阶段,很多人容易将辅导员这一职业当做临时性的工作,自身缺乏工作的动力和对工作本身的热情和重视。因此,高校辅导员职业化需要建立与社会、高校发展,及辅导员本身情况相适应的职业发展规划。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重要性

在当今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背景之下,国与国之间的各方面的竞争都趋于激烈,人们开始深刻的认识到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性,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领域的变化趋势更值得高校辅导员去进行指导和纠正。尤其在国内社会转型时期或多或少的出现的诸如贫富不均,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加之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对其进行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引导,后果不堪设想。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对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党性修养上,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引导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辅导员也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部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给辅导员个人的发展提供一个从制度到环境各方面都规范、合理的平台,对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信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要求

第一:党性修养。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要特别注意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这首先就要求我们的高校辅导员自身要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正确认识社会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不能妄加揣测,在学生面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观点。

第二:职业道德。任何一项职业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体现的是个人修养,也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其首要的职业道德就是热爱学生。这种热爱在辅导员的言行举止中都会表现出来,能够消除师生间存在的隔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从根本上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情感世界,呵护他们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学生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辅导员要避免在工作中以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出现,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内心感受,耐心沟通、细致地做工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和分析。并且避免武断地对学生进行判断,或者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偏袒或者歧视学生。辅导员这个职业有着光荣而悠久的历史,为高校稳定发展、大学生成人成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个行业中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才。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社会的前进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高校辅导员要敬忠职守、勇于追求进步,要有甘于奉献的意识。这是一个需要远离名利心的职业,需要辅导员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以强烈的责任心去关怀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把学生时时刻刻放在首要位置。

第三:职业能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到学生思想、学习、就业等方方面面,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也需要较强的工作能力。第一,管理能力。作为学生事务的管理者,高校辅导员需要有较强的制定和执行工作计划的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特别是在大量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事务中,需要对基本建设和其中的突出问题常抓不懈,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有的基础性事务可以放心交给学生处理,通过合理的授权,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干部队伍,也能使高校辅导员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以把握全局,处理疑难事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高校辅导员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在这种环境下,可以采取多形式、多角度的沟通方式,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谈话。谈话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情况,谈话前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准备工作;谈话中辅导员要有较强的把握能力,需要有合适的切入点,正确的语言、态度,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要善于积极的倾听,并给与适当的建议和意见。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字、互联网或者集体活动等形式与学生沟通,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辅导员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有的辅导员与学生说话时声音小、辞不达意或者没有重点,而且没有目光上的交流,会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高校辅导员作为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不能停留在以往的知识、能力基础上,需要结合当今大学生特别是90后大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这不是简单直接的工作总结,而是实践研究的理论升华。

上一篇:从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谈美术批评与改革 下一篇:改变,从家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