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中老年教职工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05-24 11:37:48

中国地质大学中老年教职工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 478.2R 194.3R 589.2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6-0568-02

【关键词】 血脂异常;患病率;全体教工,院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群血脂水平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危险因 素之一。为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有效预防高校教职工心脑血管疾病,中国地质大学2005 年4-5月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对其中40岁以上的教职工进行了血脂普查,现将结 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中国地质大学40岁以上教职工1 771名,其中男性988名,女性78 3名。

1.2 检测方法及内容 清晨静息状态下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部 指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HEMIX-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标准 按照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99 7),TC≥5.72 mmol/L为升高,TG≥1.70 mmol/L为升高,HDL-C≤0.91 mmol/L为异常,LDL -C≥3.64 mmol/L异常[1]。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t值、 F值和P值。

2结果

2.1 TC检测结果 TC水平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1);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5.72 mmol/ L检出率女性组(16.60%)高于男性组(12.04%),以女性60岁年龄组为最高(29.08%)。见 表1。

2.2 TG检测结果 TG水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 性组水平高于女性组,以50岁男性组为最高,为(1.71±1.40)mmol/L,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TG≥1.70 mmol/L检出率以40岁男性组最高(32.31%),其次为50 岁男性组(30.28%);女性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男性组(28.34%)高于女性组(16.86%) 。见表1。

2.3 HDL-C检测结果 HDL-C水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以40岁男性组最低。HDL-C≤0.91 mmol/L检出率以60岁男性组最高(24.20%),女性检出 率(3.07%)明显低于男性(18.72%)。见表1。

2.4 LDL-C检测结果 LDL-C水平女性随年龄增加逐步增加,年龄组间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3.64 mmo l/L检出率男女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见表1。

TC/HDL-C≥4且TG≥1.7 mmol/L检出率男性随着年龄增加逐步降低,以40岁男性检出率最高 (21.88%),女性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升高。男性检出率(20.24%)明显高于女性(8.56%)。见表1 。

3讨论

有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会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2]。中国地质大学 中老年教职工TC和LDL-C水平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与有关报道相一致[3]。 女性教职员工60岁组TC≥5.72 mmol/L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各组,与有关报道不一致[4] 。该校是一所地质院校,女教职工野外工作时间较多,工作压力较大,同时与女性生理特 征相关[5]。由于血浆胆固醇或LDL-C水平升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群中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的正相关[6],因此 ,女性教职工采取健康行为控制血浆胆固醇水平,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十分重 要。

此次体检TG≥1.70 mmol/L检出率为32.31%,高于有关报道[4]。TG水平以50岁男性 组为最高(1.71±1.40)mmol/L,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量研究结果已 表明,血浆HDL-C水平低下已被公认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浆三酰甘油浓度升高也逐渐被 认为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6]。

Castelli认为,TC/HDL-C≥4且TG≥1.7 mmol/L是致冠心病的危险因子,该校男性教职工检 出率高达20.24%,高于有关报道[7]。

针对教职员工目前的身体状况,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预防工作。首先,要开展好健康教育工 作;其次,应当加强体检工作,对中年教职工尤其是40~50岁年龄段的教职工进行1a1次 的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培训、讲座,从理论 上、思想上引起教职工本人及其家属的重视,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增加有氧运动,形 成以低脂饮食为主,营养平衡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四五十岁的教职工。总之,通过积极有效 的手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以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4参考文献

[1]方圻,王钟林.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5.

[2]陶寿淇,吴锡桂,周北凡,等.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作用特点的前瞻性研究.中华 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58-61.

[3]杨旭峰,黄洪,秦光明.杭州市健康成人血脂水平调查.江西医学检验,2005,23(1):69 -70.

[4]陈开初.宜兴市2011例干部职工血脂情况调查.职业与健康,2005,21(1):74-75.

[5]叶任高,主编.内科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30-849.

[6]赵水平.血脂异常与冠心病防治.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2):70-73.

[7]蒋利君,杨柳光.3 162例人群血脂、血糖体检结果.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6(2) :141-142.

(收稿日期:2006-09-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常用氟化物局部防龋特点及研究动态 下一篇:推广学生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