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读书

时间:2022-05-24 08:56:12

今天,我们读书

著名特级教师王立根,现任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编委,闽派语文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从事语文教学凡40年,成绩突出,在本省乃至全国都不同凡响。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爱书读书,几十年如一日的奋发读书。

在福州市首届十佳教师颁奖大会上,王老师曾作了题为《一生中要说的两句感激的话》的讲话。他说:“岁月如梭,不觉已到退休年龄,一生中我要说的第一句感激的话,那就是:谢谢您,书!”他还说:“坐拥书城是我的梦想。”对书的感恩感激感动之情溢于言表。本文以他的《作文智慧》、《我说语文》等著作为蓝本,结合陈日亮老师《我即语文》里收录的王老师的文章,对他读怎样的书、怎样读书和如何做个好的阅读指导教师等方面,作简要的梳理和探究。

我们要读怎样的书?

现在的书种类很多,有工具类的书、思想类的书、技能类的书、生活类的书、文学类的书,等等。内容也是鱼龙混杂,好坏参半。我们该读怎样的书?王老师提出:读好书,读名著,读经典。

我们要读好书。什么是好书?于人有益的书便是好书,或可增长知识,或可愉悦性情,或可引起思考。抚卷读书,浸染墨香,只要对人有帮助的书,不误导人的书,都可以算是好书。好书,也因人因时而异,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呈现。王老师提出,“读书首先要读催人奋进之书。”正是强调了书的积极意义。在革命年代,读革命的书;在建设年代,读建设的书。

我们要读名著。“读书要沙里淘金,就是要选择,书的‘黄金’就是精品,是名著。”为什么要去读名著,因为“名著的内容无限广阔、深邃、丰富。”它包含和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热爱生命、尊重个体、向往美好的社会和人生等。“经典名著……千百年先哲们的智慧与经验皆蕴含其中。”“阅读名著,会让我们体验到人文的关怀,美的震撼,爱的温馨,情的涌动,思的沉静。鄙薄名著,会使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变得短视、庸俗、愚陋而失去文化远见。”我们要回到原点,回到名著。常读、多读这些人类的精品,就犹入兰室,久而其香自溢,养成浓郁的人文情怀。“名著往往如汩汩的流淌的泉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读名著应从小开始。“我们应该在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习惯和激情,要使其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使名著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这里首先要让每一位教师热爱名著,成为一个读书人。”对如何才能读好名著,王老师这样提出,“读名著要与学生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

我们要读经典。经典作品就是多数人已经阅读过,而且认为应该阅读的书。或者说,经典作品,就是一本长时间能给社会以印象的作品。“课外阅读应当追求高品位。经典作品总是‘直接打动人的心灵、意识和良心。’阅读经典,将使人的生命达到一种高峰体验,在与大师对话中会产生一种心灵的撞击,这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不仅对一般人而言,“阅读经典会使人感受到的是先进文化的魅力。经典永远是先进文化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青少年心灵将受到陶冶、净化,从而走进自己的感情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它能超越时空,“阅读经典还将让每一个人感受到世界向自己款款走来。我们读每一部经典,都是与大师对话,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是一种享受,‘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因此,我们不能沉迷于时尚的阅读,不要趋时,摆脱时尚的诱惑最好的方法是阅读经典。”对阅读那些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作品,王老师建议说,“多背经典,可以从不求甚解开始,但求熟背,那是终生受益无穷的文化储备啊!”

我们该怎样读书?

读书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走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用读――学以致用,现学现卖;聊读――探讨交流,共享启迪;等等。不管何种方式,读书都要有好的态度,好的方法。王老师是这样提的:

读书要专注。读书是心灵的对话和灵魂的交流,因此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用王老师的话说是“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去寻觅、去探索、去预测、去期待。”怎样才能使自己进入专注境界呢?排除干扰,运用好兴趣、目标、理智诸多因素都能帮助自己达成所需境地。

读书要开放。读书要全面地读,开放地读。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读书如读画,同于一隅终难有所得。”所以要注意联系,注意拓展。

读书要意会。意会是读书的重要方法。“默而察之,心领神会,强调阅读者的体悟、感通。”王老师还进一步指出,“意会,需要欣赏者伴随着作品的形象融进自己的感情,需要充满联想与想象,需要在美的享受中,进行形象的思考。”

读书要深入。读书要含英咀华。“我们要掀起遮眼的浅层,向深处进掘。”“读得认真,耳熟能详。深入钻研,乐思善想。所以指点之后,便有‘文心相会’之感。”这样才能帮助我们获得“新”的领悟。

读书要思考。读书是要投入灵魂的。王老师看到,“当前中学生阅读,大量的只是消遣性和应试性,前者抹煞了思考的价值,后者又陷思考于简单化之中。”他为这样的局面而担忧,“只思考不读书,思维就容易枯竭,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光读书不思考,不但不能登室入堂,还常常使思维陷入混沌状态。”导致精神生活边缘化。因此,他大力推广读书深思法。“深思,就是有心地去寻找和发现。对于好文章,更要深思,经过自己的深思,然后再借助他人的品评,比较、鉴别,以求言传出其中的精蕴。”

读书要反复。“我以为读书,尤其是那些蕴含丰富的名著,要强调反复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形象性与概括性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反复揣摩,渐得佳境。”让初读如重温,重读如初读,每次读都有新发现,反复中不断入新。

读书要消化。读好书需要形成系统,需要时间间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和回味。“提倡多读多写,多读书、读好书,当然不是提倡‘两脚书橱’,学富五车而下笔艰涩,而是要提倡主动地筛选、撷取和消化,这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读书要运用。读书学习是修身为政之基,是智慧力量之源,是创新实践之舵。看到多少才能知道多少,知道多少才能想到多少,想到多少才能掌控多少。王老师提出,“对好的文章,读得懂、记得牢、用得上。”他还哲理地总结说,“掌握知识是为了更新知识,掌握规则是为了突破规则。”

读书要结合经验。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王老师认为,“直接的生活经验往往是理解文章思想的酵母。”他强调阅历和经验在读书过程中的作用。“没有生活阅历,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甚至没有体验过忧患,就往往难以有

对文章的深刻了解。”

读书要养成习惯。王老师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认识到,“对语文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读书,语文教学的本真就是读书。我们通常把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叫做‘读书’,这就昭示我们,一个人在学校十几年的宝贵时光,最重要的就是培养阅读的兴趣和养成阅读的习惯。”他感触很深地谈了自己的读书体会,“‘手不释卷’这几乎成了我的生活习惯。人总是有嗜好的,最好的‘嗜好’莫过于读书了。”“我读书没有什么经验。要说经验,那就是养成了一种习惯、兴趣,有了这种习惯、兴趣,慢慢地就能摸索出读书的方法了。”

读书要会选择。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什么书就决定了成为什么人。对于所有的人,都有一本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在这浩如烟海的好书中,至少有那么一本是刚好适合你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培养爱读书的兴趣,形成习惯,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家作品。”至于读什么书,决定于你欠缺什么、需要什么,只能由你自己做主。要树立书籍分级的观念,让生命更贴近最好的书。

读书要有方法。王老师读书既注意了意蕴,也注意了形式,注意了内容,也注意了方式,他指出,“吸取思想和文章技巧,是阅读的宗旨和底蕴,做学问、求知识靠的是这种方法。”他还说,“读书要见其表,还要见其里,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追本溯源,查根究底。王老师概括了“阅读‘三辨审原则’:审主旨、审对象、审环境。”“阅读三感:一是感觉,二是感染,三是感触。”逐层而下,是“阅读的深化”。

读书要做好笔记。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阅读时,手中要有一支笔,对那些精彩的词、句、段要标出,做好笔记。这是一个直接积累知识的过程。要随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赞美的,批评的,联想到的,以及那时产生的写作冲动和灵感。”“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不仅要有计划地读,而且要看自己喜欢看的书。要学会一边阅读,一边摘抄,随时记下心得。”

读书要有好心境。读书是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寂寞灵魂也渐归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因此,读书需要一种意境。安详的心绪,宁谧的氛围,都可以将自己带入那种既恍惚空灵又旖旎美妙的境界中去。心境摇曳不可读书,功利浮躁不可读书,灵魂纷乱不可读书。读书需要静下心来,精气神贯注,心无旁骛,仿佛先人于树下禅定,风声鹤唳,雨声车声马声,无一人其耳;酒色财气,无一动其心。王老师“对自己喜爱的书,‘以最放松自在和不经意的姿势来消遣作品,以一种宁静而致远、空谷纳万境的心胸去拜访作者’。”

王老师把读书和成才紧密联系起来,“因为目标、计划而读书,因为读书而思考,因为思考而发现,有所成就,这就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经之路。”他其实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的成长经历正是他读书心得的最好佐证。

如何做个好的阅读指导教师?

如何从卷帙浩繁、浩如烟海的典籍世界选择适合自己爱好的书籍,以最大程度地汲取营养、启迪心智、提高效率、增强才干,学会读书无疑是首要且必需的先决条件。学生的读书层次不同,类别也不同。对于他们读书的指导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让学生学会读书,你就必须是个好的阅读指导老师:

教师自己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一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始于青少年时代,尽管从理论上说,课外阅读是一种个性很突出的行为活动,但中小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阶段,他们的阅读欲望需要激发,阅读兴趣需要培养,阅读方法需要指导传授,阅读习惯需要逐渐养成。“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怎能教出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在这点上,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读书的带头人。“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会思考、会阅读、会研究的人。”让阅读成为最广泛的学习实践。

教师要注意启动学生阅读的动力系统。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阅读动机系统是不一样的,原因主要应从中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条件方面去探究。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在中小学教育中,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的精力越来越集中在学科性学习和与中、高考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和教辅材料上,小学阶段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到高中阶段几乎销声匿迹。同时,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环境及学生内在的心理发展需求相互作用,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系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教师要深入分析,区别对待。“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自己要多读、善读,更重要的是要启动学生阅读的动力系统。”

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阅读的情感、思维。阅读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主观意志去审视、感受文本内容及思想感情进而产生联想或生成新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是需要经过感受、质疑、钻研、联想、感动这样一个过程的。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自己来感悟作品,达到自己和作品的平等对话,实现和作品的交流,进而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也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唤起某种情感的体验。所谓情感的体验就是发挥读者自身,通过对以往生活经验的联想和想象来补充和理解文章,把自己的情感注入文章之中。”引发其生活经历,让学生好奇地读,激活其审美动力,让学生人情地读,开阔其期待视野,让学生回味地读。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选择图书。教师的审美判断能力是选择优秀作品的关键。“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有限,但可以指导他们懂得选择,以窥一斑。”教师平时要留意有关读物的出版资讯,关注媒体上推荐的图书,关注获奖的图书,同时考虑专家眼光和学生兴趣之间的距离。他还进一步提倡,“训练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爱写字、会写字,爱说话、会说话,会写自己爱写的文章。让学生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匠气。”

教师不能用导读来代替学生读名著。近年来,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王老师深刻洞察了这一现象,一方面,他充分肯定了导的作用,另一方面,他指出了其危害性,“导读,‘导’是次要的,‘读’才是主要的。以读‘导读’来代替名著,是非常危险的事。”为这一现象敲响了警钟。

教师要正确把握阅读教学。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课堂的阅读和课后的读书应该是紧密联系着的。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示范应该是很重要的一点。课内学方法,课外作运用。王老师强调,“阅读教学要坚持文本的解读。”“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样的阅读教学都有助于学生学会读书。

最近几年,随着电子数码产品尤其是网络的普及,我们进入了“后读书时代”。但新传媒的出现并不能取代读书,电子出版物及影像资料仅仅是书籍形式的变化,而内容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不管是去图书馆还是通过网络,最终的目的都一样。“读”是一种非常精细化的精神活动,电子出版物及影像资料更多是一种粗略浏览式的“看”,后者不能代替前者。文本阅读还是最重要的。

王立根老师的读书观全面深刻而辩证,对读书各个不同的层面都有不同的概括。让我们再次重温王老师的读书观吧,以虔诚的心打开一本弥漫墨香的书,无论是古代典籍,还是现代著作,让那些文化和精神力量弥补我们生命的不足,照亮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一种意想不到的喜悦和幸福,让生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上一篇:读者主体\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和调节(下) 下一篇:读书铸造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