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性”的允诺与虚设

时间:2022-05-24 06:13:47

摘要: 本文以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为解读对象,力图通过强调批判的意义,并对“红龙井”的各项命题详加分析,以此来呼唤地区性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的迫切性。

关键词: 地区性;批评性;大理红龙井;基本属性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111-03

1 关于“地区性”

从建筑的地点性来看,所有的建筑都是地区建筑,由于建筑与生俱来的一个特性是其一旦建成便不可移动,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文化环境。但是地点性又并不等同于地区性。就如张彤在《整体地区建筑》和单军在《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中所认为的建筑的地点性是其地区性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笔者较为同意单军在《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一文中对“地区性”的总结:“①地区性的概念具有时空维度。从空间看它具有相对于某个整体的局部性,从时间看,它是一个时段内相对稳定的现象。②地区性是以广义的人类聚居概念为前提的。③地区性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动态发展的过程。④地区性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多样性,它提供一种观念,而最后的答案都需要再具体、真实的语境中寻找。”①总结来说,地区性的一个基本本质:建造活动与其所在地区必然存在某种适应并互动的动态契合关系的属性。

2 当前研究地区性建筑的主流角度

2.1 三种视角 按岳邦瑞和王军在《地域建筑与乡土建筑研究的三种基本路径及其评述》中对地区建筑和乡土建筑的研究路径大致总结为三种视角:

2.1.1 “建筑本体路径” 用一种“是什么”的视角去关注研究对象自身,回归到研究对象本体上以期达到挖掘建筑地区性的目标。具体操作是对研究对象各个组成构件加以描述,但由于这种描述往往受研究方法的制约,所以其结果也会趋于唯方法论来判别。

2.1.2 “外部学科路径” 用一种“为什么”的论调去揭示研究对象的各方面属性,以除建筑学以外的学科为视角来看待研究对象回答“关系”为主体性答案。但由于对各外部学科的认识程度的不同和各个学科适应范围的不同,其结果也是良莠不齐,而其检验标准学术上未有定论,这种论调往往只能是种尝试。

2.1.3 “建筑创作路径” 用一种“怎么办”的语言去探讨研究对象的创作规律和理论,强调了本体创作在建筑活动中如何体现其地区性特征。但由于各个创作主体思想程度的不同和研究者个人喜好,所以这种研究呈现出个人主观色彩浓重,其结果玩往趋向于大而范的结论。

2.2 自明视角出发 本文的研究视角从作者上文的“地区性”定义出发,用“是什么”、“内核学科”、“怎么做”三点来定义自明视角。所以作者预设两个体系:“建筑——建造活动——地区”的基本建造关系和“建造主体——内省评价——地区”的基本评价关系(这里的建造主体包括了建筑师、施工方、业主和场地本身)以期通过建筑学自身学科——使建造主体重新认识建筑本身,从而使地区性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

3 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的批评性解读

3.1 大视角下:空间肌理和空间规划设计 “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地块位于大理古城红龙井片区,临博爱路和复兴路,总用地37亩,地块内功能构成是由星级酒店、星级俱乐部、民居客栈、商铺、旅游步行街构成,分为休闲度假区、商业中心区、特色民居院落和街坊区、庭院式星级酒店共四个部分,规划方案总建筑面积约为1.9万平方米(如图1)。

“红龙井”规划的整体呈现出的是典型的民居肌理,为传统小尺度街巷和少数组合院落式样建筑群,但是对比大理古城原有肌理和现有肌理就会发现,由于基地承受着地产经济的沉重包袱,实体部分偏多或密,从整个图底中会发现整个“红龙井”片区相对于周边肌理是呈现出集中感和密度性。

3.2 小视野里:平面形制和典型建构的批评性 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借鉴当地典型院落“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店后院”的传统空间形态,将建筑化整为零,使尺度符合传统院落特点。项目中的单体建筑以不同的围合方式,形成院落。各个分区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其商铺开间3.9米,进深多为5.4米,这是由于其下商上住的功能要求,其标间大多为3.9*5.4的标准关系。笔者特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中E号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以此能达到一种批评性。

3.2.1 概况:大理红龙井E号院位于大理红龙井片区,临红龙井水系,位于水系南侧,毗邻红龙井中心广场,且位于中心广场大青树东侧(如图2)。E号院建筑为局部一层,其余二层的低层建筑,为大理白族民居式样院落。该民居院落主体共四个单体,为下商上住,上下住及会客娱乐室的功能配置,另有景观休闲及服务配套部分。其经济指标为:占地面积是342.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是538.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451.26平方米,阳台及走道建筑面积为174.28平方米。

3.2.2 平面形制分析:从一层平面(如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平面形制不是严格的三坊一照壁或是以坊为单位的平面构成,而是比较自由的形态构成。从其总图位置来看,E号院毗邻复兴路和中心广场,其商业价值是可见一斑,所以设计将底商上住,前商后住的模式贯穿到底,E号院从其空间组织上可以分成两大模块:一是作为中心广场的边界部分底商上住的模式,其空间是外向的,似乎要脱离主体本身,还好其二层的进入需要先进入E院落,再通过一把室外楼梯进入,这是绝妙的流线描写;其二,其主体部分是面对主街的底商上住和全住的L形两层体量加中间院子边的一层院子构成。

3.2.3 山墙物语:E号院和整个红龙井片区,其山墙面(如图4)的处理是富有变化和时代感的。原有的民居山墙由于其内向型的院落组织,致使其山墙面几乎是不会开窗,就是一堵三段式的墙体设计,而红龙井片区由于其外向型空间的规划设计,建筑本身能在民居尺度和民居形式下达到一种通透,也是一种追求。但是纵观山墙面的处理,其处理无外乎以下几种手法:其一,还是完整再现第一段式的山尖和山花,而是在“腰带厦”部分做处理,要不留白和民居一般,要不就是将“腰带厦”和两个边柱通过玻璃形式脱开;其二,在面对有三层的时,将第一段式完解成玻璃构架;其三是在面对中心广场或是商业可能时,其山墙多为玻璃的通透处理。而无论是玻璃构架或是玻璃分隔本身,在其山花部分的理解都是有些被完解,且其意义被销毁,也显示了设计者的无助。

回到原点,回到当时2004年12月到2006年,那样的日子里有这样山墙构成实属不易,且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批评性应该是一个共时性的眼光来看待其特点,而不是历时性的得出所谓的是与非或是功与过。

3.2.4 结构假面舞: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的E号院落其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为单跨布置,其抗震性能是较差的,且上文已指出其墙体结构中的清水石墙是其一大施工特色,由于当时未有对石头墙的明文规定,所以部分墙体采用了直接清水石墙的垒堆,如E-1、E-5、E-14轴线的墙均有石头墙,其墙面的真实性是完全在逻辑控制之内的。而对于柱网和墙相遇的地方,就做的反而比较小心翼翼,是一种石材贴面的做法,这样其结构性保证了,从外观上看仍是某种真实性的再现。尤其在山墙面的墙体材料处理中,设计者采用了相对中庸和以及乱真的套路,将山墙面构筑成两种建构手法的集合:其一,是柱外包混凝土,在这其上贴石材;其二,是中间围护的墙体部分,大多清水石墙垒集,或是和第一一样的做法(如图5)。

而关于建筑的真实与虚假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首先是个悖论的命题,因为建筑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相对的,而虚假却是绝对存在的。绝对的真实建筑首先是一种完全符合力学原则建造,而只是体现了一种结构,没有建构,这样的构筑是不美的。但人们对建构的认同首先也是基于自己感官上的绝对真实基础上的相对真实,所以E号院或是红龙井在某些墙体的处理上是成功的。

建筑的真实当然也允许装饰,而且这样的装饰应该是一种基于建构逻辑控制下的适度(如图6)。但是如E号院中对商业面的过廊处理,多少显得有些唐突而有失分寸。整个红龙井片区的其设计逻辑在于:下商上住,商业面前形成过廊,其上的功能过程大多是外廊或是各个居所的阳台,所以其过廊的轴线控制为1500,从剖面图中可清晰辨识其上的阳台或是过廊是由建筑的主体结构悬挑而来,而与其复杂的装饰木构架无关。而在木柱和悬挑阳台间似乎缺少了某种过渡,而不是现在的直接相撞。因为对这种部分细节要素的合理限定是其他要素开放的基础,否则其合理性就会遭到质疑。

4 呼唤地区性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

有关建筑的基本属性的讨论无外乎两种:存在属性和原则属性。存在属性又分为:空间属性和实体属性;而原则属性一般沿用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坚固、实用和美观”。但是具体到某个建筑上时,这些准则就显得大而空,尤其是在今时今日,资本高度积累、技术快速变迁的时代。笔者在这里大胆呼唤地区性应该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从而为“中心——边缘”和乡土建筑的发展寻找到一个可供讨论的平台。当然,建筑的地区性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结果呈现,而是种“动态”的过程。所以当代建筑师们在努力揭示的是一种新的地区文化,而不是对传统乡土的简单再现。建筑的地区性无疑注定就是要再阐释和再分解的方法论过程,而建筑的地区性其存在的前提是地区乡土的延续性上。所以,在从乡土建筑到地区性建筑的可能转变中,地区性的研究更应注意其与传统或是现代的地区性之间的异同。或许可以用斯蒂芬·格林布拉特那种从“大历史”向“小历史”的转变,“一种进入社会边缘生活层面的历史的阐释。”

注释:

①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其他[J].建筑学报,2000(11):23.

参考文献:

[1]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其他.建筑学报,2000-11,23.

[2]岳邦瑞,王军.地域建筑与乡土建筑研究的三种基本路径及其评述.2007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588.

[3]弗兰姆普敦,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4]朱剑飞,编.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理论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

[5]曼弗雷多·塔夫里著,郑时龄,译.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朱剑飞著,薛志毅译.批评的演化: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时代建筑,2006-5.

上一篇:电气设计中公共安全系统常见问题的浅析 下一篇:工程质量管理频数分布直方图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