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廉:慈善是心中散发的事业

时间:2022-05-24 06:07:48

王嘉廉:慈善是心中散发的事业

“生命就像一个旅途,做了什么远比为什么要做更重要,只要大的方向是对的,所有的过程我都会享受。” 说这句话的,是王嘉廉(Charles B. Wang)先生——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Smile Train)的创始人、国际联合电脑公司(CA)的前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一位刚强与柔软同在,丰盈睿智又不失个性的“行动派”。

集中精力

做一件对世界有影响力的事情

王嘉廉先生的性格中有追求极致的一面。在他眼中,事情只有“黑白”两色,而没有“灰色”的过渡。这种特质促成了他强烈的个人行事风格,以至于他一旦认定某件事,就会“倾其所能做到最好,并坚持到底”。

最好的例证便是,当人们问及他为何选择唇裂儿童作为自己慈善事业的着力点时,王嘉廉掷地有声地回答说:“为了集中精力做一件对世界有影响力的事情!”

然而,为了达到这一件事的臻境,他一倾付,就是14年的心力。

王嘉廉先生一直不遗余力地去做的慈善事业——“微笑列车”的英文名字叫做“Smile Train”,用王嘉廉自己的话说:“在英语中,train 除了火车的意思外,还有教授、训练、培训的意思。我们建设之初,就希望这个慈善组织能区别于其他的慈善组织。”

他说到做到。14年来,“微笑列车”从帮助唇腭裂患者进行初次、再次修复手术,到制定对唇腭裂患者的深度关怀发展策略,实施唇腭裂语音及心理治疗辅导,不断完善的背后,是“让唇腭裂患者拥有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机会”的宗旨愿景的、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而促使这项专业系统的慈善救助项目顺利实施的着力点,是“微笑列车”遍布全球的项目合作医院。仅在中国,就有397家医院与“微笑列车”开展了深入的医疗救助慈善合作,它们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这是“微笑列车”这个慈善项目“授人以渔,善用当地力量实现自助式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的显著成效。

为了发展壮大当地医院的救助力量,“微笑列车”倾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以保证每年定期召开数次规模不等的学术会议,并坚持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基层医院进行现场指导和教学。迄今为止,仅石冰、马莲、王国民、傅豫川、朱也森、徐勇忠、黄洪章等7名教授,就累计在中国境内开展唇腭裂专业化集中培训30多场次,小范围技术指导不计其数,为超过1.2万人次的医生、护士提供无数次免费的、系统的专业医疗培训,使我国在唇腭裂修复方面的医疗水平普遍提升,大大提高了修复手术的质量。

从来不派送外国的医疗团队到发展中国家实施手术,从来只是通过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当地医生免费培训以提高当地医生的治疗水平,进而让当地的医生给予患者优质的免费手术治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王嘉廉先生独树一帜的“慈善方法论”。

微笑,从面容到心灵的绽放

众所周知,唇腭裂缺陷在生理上是不致命的,“但在心理上它足以毁灭一个人的一生,更主要的是,它本可以治愈”。这是王嘉廉先生对唇腭裂患者温柔细致的关怀的感悟。这些感悟促使他反复思考如何让唇腭裂患者拥有正常、完整的人生。“唇腭裂患者深度关怀发展策略”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于是,便有了语音治疗训练、心理辅导,以及日臻成熟的序列治疗体系。

“对于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的患者,重要的是及时帮他们修复唇腭裂,但同时还需要做很多事情……因为他们的腭上有个洞,无法正常说话,所以我们需要提供语音治疗,帮助患者学习讲话;而且,由于患有唇腭裂,患者的牙齿可能有问题,所以需要对其牙齿进行矫正。我们基金会的任务就是,使那些唇腭裂的患者,拥有和正常人同等的机会。”王嘉廉如是说。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14年来,“微笑列车”在中国实施近28万例手术,为超过1.2万人次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平均每5分钟开始一例手术的高效高质运作,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之为“花费最有效率、产出最高的慈善机构之一”。这样的效率,让无数唇腭裂患者恢复了自信的笑容,恢复了人格的自尊,从面容到心灵,次第绽放生命的精彩!

始于心,亦终于心,慈善应如是。

以商业范式经营慈善事业

“在我的生活中,我一直都参与慈善事业,同时也参与盈利的商业活动。我想由于现在‘微笑列车’运作非常成功,所以人们会认为我只在做慈善事业;事实上,我在商业领域很活跃,但是也将继续从事慈善事业。这两件事是不同的。因为商业活动纯粹为了获取利润,有一定的范围,并要符合社会道德;而慈善事业实际上是为那些有需要的人服务。我想这是两者在本质上的区别,而我两者都喜欢做。”

作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帝国CA的创始人,IT和慈善的双重背景使王嘉廉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认识世界、内察自我的价值体系。这种体系给了他不一样的视角,使他能够更加立体地审视问题。

王嘉廉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保证的东西,如果说有什么(因素)使企业取得成功的话,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如果你看一看我周围的管理人员,你就会明白,是他们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希望。因为他们有那种尽心尽力去工作的心,他们确实非常关心周围的人,他们不断地给企业文化注入活力。”

王嘉廉以其非凡的领导力与行动力为“微笑列车”支撑起一方如何回报社会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平台背后,是脚踏实地的深度智慧。

王嘉廉说:“光有好的动机还是不够的。很明显,我们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运作模式来筹集善款,这就意味着‘微笑列车’像商业机构一样运营。所以,当我们工作时,我们就像在经营商业机构,并且将商业上积累的管理理念和技能运用到慈善工作中,确保这项事业获得成功。”

从出资培训当地医生,到为唇腭裂患者提供手术费用,再到为唇腭裂研究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王嘉廉言必行、行必果。用CA内部员工的话说,“只要他(王嘉廉)同意的事,一定能执行到底”。

王嘉廉认为:“‘微笑列车’工作效率高,这是依赖于工作机制,一个依赖当地的有能力的人的一种机制。我们不是派遣外国的医生,而是让当地的医生进行手术……我们在全世界募集善款,然后寻找当地的医生进行手术,照顾患病儿童,这就是我们与其他模式的不同之处。”

王嘉廉还补充道:“我们还有一系列的监督机制,例如董事会和不同国家的医疗顾问委员会,确保手术的质量和安全,并确保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宣传保持一致。”

思维作用于行动,形成了王嘉廉独特的慈善运营理念与方式。

“微笑列车”一开始运行,就建立了完整的项目管理模式。从2000年12月中华慈善总会在湖北武汉召开的“‘微笑列车’唇腭裂矫治项目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起,每年定期召开数次规模不等的管理工作会议就成了惯例。此外,作为全球最大的唇腭裂慈善救助基金会,“微笑列车”在全球近80个国家开展项目,到目前为止,其管理团队在全球不足50人;具体到中国,仅由3人扩展到5人。

“让每个为‘微笑列车’捐款的人知道他们的钱用在了何处,而不是让行政工作者去租好的大的办公室等”是王嘉廉的原话,也是这位奉行精简高效理念的行动者最引以为傲的原因所在。

科技引擎助力慈善

从对全国慈善会或定点医院负责网络管理的人员进行计算机网络培训,到实现电子病历网上传输和“无纸化办公”,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微笑列车”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这其中的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王嘉廉先生“交叉式思维”的睿智灵活。

“我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都非常局限。人们只是用信息技术使手工变成自动化操作而已。如,把信息技术只用于财会,财会能算得更快、更明确,但这只是一个起步阶段。我认为技术应该能用来帮助企业壮大自己的业务;而企业也应该能够从信息技术中获得更好的技术,从而使自己的业务不断壮大。”

具体到“微笑列车”,王嘉廉说,“我们利用高科技建立数据库,里面有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脸部照片。这些照片将上交基金会总部和当地医疗顾问委员会,用来确认手术质量是否过关。我们做了很多事,并努力做好,这样人们会信任我们,因为我们可以取得好的成果。”

“对于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的患者,”他补充道,“我们希望给予他们同样的机会,因此,我们开展了语音治疗。我们现在在中国启动了一个项目,就是培训语音治疗师,让治疗师教学生学习说话和发音。语音治疗是沟通领域的问题,我们应用高科技、尤其是先进的互动方式、互联网等,通过更多的途径向患者提供言语治疗,这非常重要。因为科技的应用缩小了世界,而我们拥有这些科技,我们现在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王嘉廉,一位科技巨子,亦是一位慈善事业的温柔守护者。当他身行合一地将跨领域资源力量最大程度融合时,他其实已在改变一个群体的命运乃至他们的世界。

慈善是你自己心中散发的事业

王嘉廉说过:“当我看到唇腭裂儿童,我的心里会不安,所以我做慈善是为了我自己。有些人可能以为,慈善家就得把自己的钱都捐出去,恨不得自己过乞丐的日子,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慈善。”

作为自幼移居美国的华裔,王嘉廉的内心深处流溢着东方人浓厚的回报意识,同时也坚持着一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在他看来,“慈善是你自己想做的,去帮助别人,从而感受到快乐,是一种发自真心的美好的事”,而不是一种“如果我不捐,使我看上去不好”的道德压力。他说,“我认为慈善是从你自己心中散发的事业,不应该有标准,也不应该由某人去告诉一些人该怎么做,不该有任何的约束。”

王嘉廉先生创造性地将科技力量、商业运营法则和慈善事业结合起来,开创了慈善公益领域的巨大成功。他遵从内心,并认为如果这是从心而发的事业,那么就会想尽方法调动资源,让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他曾感概地说过:“那些面部有畸形的孩子们备受歧视、总是躲到某个角落里,许多家长放弃了希望;而我们能用我们的软件和医生一起帮助他们找回他们的世界,所有人都应该告诉这些有缺陷的孩子,有很多人正在关心他们、想为他们做一些事情。”

从创始人及从业者对本项事业的表达上,我们可以洞察公益与慈善的正解。慈善是由心而发的事业,是在遵循事物规律和原则之上的发展;是一份对受助者拥有完整人生的尊重协助;是在面临困境和挫败时,来自坚定内心的驱动。

上一篇:急性阑尾炎穿孔腹腔引流管的选择 下一篇: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莉芙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