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经济:收紧政策仍将持续

时间:2022-05-24 05:42:53

内地经济:收紧政策仍将持续

经济维持强劲势头

中国内地经济继2010年第四季度增长9.8%后,2011年第一季度继续稳步增长9.7%,强劲内需抵销了贸易赤字的不利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继前一季度上升23.9%后,今年第一季度攀升25.0%,而同期零售销售增长则由18.7%放缓至16.3%。尽管出口在第一季度继续强劲增长26.5%,但同期进口增长更快,攀升32.6%,导致贸易出现11亿美元的小额赤字,为2004年以来首次。

国内生产总值各个组成部分的分析显示,消费开支及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两者共占第一季度经济增长10.2个百分点。相反,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则拖累整体经济增长减少0.5个百分点。

通胀持续攀升

通胀持续上升,已成为市场日益关注的问题。内地消费物价继1月及2月份分别上升4.9%后,3月份因食品、住房及进口货物价格持续上升而急升5.4%。

食品价格通胀由今年头两个月的10.7%攀升至3月份的11.7‰而同期非食品价格通胀亦由2.5%加快至2.7%。我们预期,撇除供应短缺不计,食品价格通胀将于第二季度进一步上升,然后在今年下半年逐渐减慢。

尽管食品价格或将见顶,但由于国内因素产生的通胀压力,预计将保持强劲。首先,房价于2011年第一季度继续上扬。目前的房价仍接近或高于2010年4月份高峰期的水平。然而,房价增长速度正放缓,意味紧缩措施已开始对抑制房价增长产生作用。在统计局调查的70个主要城市中,房价按月上升的城市数目,由1月份的60个及2月份的56个,下跌至3月份的50个。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内地各地方政府于今年3月底前公布其房价调控目标。在已公布2011年新房价格增长目标的城市中,北京是唯一以房价下跌为目标的城市。包括深圳、上海及广州在内的几乎所有其他城市,均以住房价格温和上升10%至15%为目标,目标升幅与地方生产总值或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一致。据媒体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有关目标并不满意,并要求各地方政府根据民意“适当调整”其目标。

另外,工资压力预计将进一步加剧。实际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继2010年第四季度增长8.7%后,今年第一季度实际增长7.1%,而同期农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则由7.6%上升至14.3%。由于剩余劳动力将在未来数年减少,预期收入上升的趋势将会持续。

除由国内因素产生的通胀压力外,内地还须应付进口商品价格的持续上升。由于中东、北非政局不明朗,加上美国联邦储备局计划如期完成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商品价格可能会继续高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全球食品及能源价格将在今年第二及第三季度急升20-40%,然后在第四季度始放缓。

多货币紧缩措施可期

由于通胀风险仍在上升,预计人民银行会继续收紧货币政策。自今年初起,人民银行已两度加息,及四度上调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一年期存款及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3.25%及6.31%,而大型银行及中小型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分别为20.5%及18.5%。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最近一次加息后,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仍为负数。

尽管紧缩货币政策似乎对经济活动影响轻微,但它已导致货币总量增长放缓。内地广义货币供应(M2)增长自20lO年10月以来呈下降趋势。尽管M2增长由2月份的15.7%轻微回升至3月份的16.6%,但其增长仍低于2010年12月的19.7%升幅。然而,倘若内地政府要实现其2011年M2约16%的增长目标,更多紧缩货币政策或会于未来数月出台。

内地政府或会以进一步加息及调高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高资本充足率及调低贷存比率、或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等形式收紧货币政策。自今年初起,人民币兑美元已升值约1.9%。我们预期,人民币兑美元将在未来数月进一步升值,并于今年底升值至6.25附近。前景预测

尽管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保持稳定,但预计未来经济增长趋于温和,不仅因为政府的紧缩政策可能会减慢内地投资增长,亦因为全球经济充斥着众多不明朗因素。外部需求或会放缓,主要因为先进工业国家的消费开支,可能会因能源价格上涨、政府加税或降低开支以减少财政赤字而受影响。日本近期发生的地震,亦可能对全球供应链构成不利影响。话虽如此,但我们仍预期2011年内地经济,将在消费开支增长加快下上升9.3%。

通胀风险仍将处于高位,主要反映房价上升及工资增长,以及进口成本上升。我们预计,全年消费物价通胀将由去年的3.3%上升至4.5%。

由于通胀持续上升及住房价格依然高企,人民银行预计将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我们预期,人民银行将会再度加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及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三次,每次50个基点。到今年底,一年期贷款利率或会上调至6.81%,而大型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可能为22.0%。

免责声明

本档由恒生银行有限公司(“恒生”)提供,内含之资料,乃从相信属可靠之来源搜集,而当中之意见仅供参考之用,意见内容不一定代表“恒生”之见解。撰写本档之分析员证明于本档内所发表之意见,乃准确反映分析员就有关金融工具或投资项目之个人意见,而有关分析员过去、现在或未来之报酬,并无任何部份直接或间接与本文件内之特定建议或意见有关。本文件的内容并非(亦不可作为)买卖外汇、证券、金融工具或其它投资之要约或邀约。本档的任何部份均严禁以任何方式再分发。

本文件所栽之数据或只属指示性,并且未经独立核对。“恒生”对当中所栽之任何数据、推测或意见,或作出任何此等推测或意见之基础的公正性、准确性、完整性或正确性并无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担保、申述、保证或承诺,亦不会就使用或依赖本档所载之任何数据、推测或意见承担责任或法律责任。投资者须对本文件所载数据及意见的相关性、准确性及充足性自行作出评估,并就此评估进行认为需要或合适的独立调查。所有此等数据、推测及意见均可予以修改而毋须事前通知。

“恒生”及其联系公司可以其名义买卖,可能有包销或有持仓于所有或任何于本档中提及的证券或投资项目。“恒生”及其联系公司可能就其于本档所提及的所有或任何证券或投资项目的交易收取经纪佣金或费用。

本文件所提及之投资项目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投资者必须根据其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及独特需要作出投资决定,并在有需要时咨询独立授资顾问。本档并不拟提供专业意见,因此不应赖以作为此方面之用途。

本文件并无考虑任何收件人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定需要。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需注意投资项目之价值可升亦可跌,而过往之表现亦不一定反映未来之表现。本档并不拟指出本档内提及之证券或授资项目可能涉及的斯有风险。

上一篇:人民公敌\幼儿园\书虫 下一篇:股指期货不是“绞肉机”